APP下载

初中图书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18-08-11黄小琴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14期
关键词:初中学校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

黄小琴

【摘要】现如今,伴随高新科技的迅速发展,人类进入信息时代,初中学校是社会重要的知识型单位,也是九年义务教育的关键时期。通过开展图书的信息化建设,既可以对先进技术的有效应用,又有利于初中学生对各方面知识的积累,为升学打下良好的基础。然而,当前我国初中图书管理的信息化方面还存在较多问题,需要学校责任人引起高度的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初中校园图书信息化建设的意義,分析了当前我国初中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应对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学校 图书管理 信息化建设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251;G258.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4-0265-01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国家加强了学生对知识的积累与应用的重视力度。为了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很多学校的图书馆进行了信息化建设工作。图书的信息化管理有利于对各类图书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最大程度地发挥图书管理的功效。现阶段,我国有些初中学校开始关注图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然而,图书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比较缓慢。如何更好地提升图书管理信息化水平是相关工作者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初中校园图书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一)方便学生自主借阅书籍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与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引进学校的图书馆以后,初中图书实现信息化管理已逐渐成为大势所趋。极大地满足了广大初中学生的求知欲望,便捷地进行书籍的自行查阅,读者仅仅需要满足几个基础条件,则可以进行高效率地浏览图书。同时,图书信息化建设,可以节约了大量的图书管理强度,也提升了校园图书馆的服务效率。

(二)网络的便利性

图书馆的管理实现网络化,使得众多图书服务活动冲破了以往围墙式的局限。只要存在畅通的网络,无论广大师生身在哪个方位,皆可以顺利查找到所需要的图书资料或信息,进而达到了校园图书资源的共享,有利于提升初中阶段教学的质量与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我国初中图书管理信息化的问题

(一)工作人员素质整体偏低

现阶段,我国初中学校的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水平落后,特别是一些农村的学校。在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图书馆的管理者普遍缺乏专业的知识,通常是一边学习,一边工作的状态。并且没有定期进行相关技术方面的培训与进修。严重影响了初中学校的图书管理水平。同时,很多学校校长没有对图书馆引起高度的重视,以为添设几台电脑,或安装相应的配套软件进行管理就达到信息化标准了。忽视为对相关管理者信息化技能的培训,导致管理者的信息技术知识偏低,无法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

(二)电子资源、计算机网络设备较为落后

在我国,大部分的初中学校图书管理中,存在严重的管理资金长期投入不足的现象,不同于高校的图书馆管理,初中阶段的图书管理信息化一般刚刚处于起步阶段,馆藏的图书资源十分有限。电子资源因种类与数量很多,而且价格相对偏高,公办学校存在大部分的纸质图书,很少引进电子类刊物或书籍。所以很多农村初中学校还没有普及图书信息化管理,更谈不上电子图书管理了。且计算机网络设备比较落后,制约了图书管理的网络化、自动化进程。

(三)信息化建设不够完善

第一,尽管我国很多初中学校认清了传统图书管理的缺陷,开始逐渐关注图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但是,一般信息资源还停留于实物处理与简易的信息管理水平,很多有用的图书资料未集中在一起,影响了信息化管理的发挥作用。第二,信息安全工作不够到位,唯有建立完善的数据库,方可确保学校的图书馆实现自动化管理。可是,由于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缺乏专业的网络安全管理人才,计算机系统极易产生病毒现象,使得重要的数据信息缺丢,威胁了信息安全体系。

三、初中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策略分析

(一)增加建设资金的投入力度

初中学校的图书馆实现信息化建设,必须依托于充足的经费投入。为此教育机构领导者应当对此引起高度重视,将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一项视为重要工作,充分认识到广大初中学生是否查阅到需要的学习资源与知识,直接影响到他们认知结构的养成与学校教学良好的学习气氛,进而给予学校以有力的资金支持与技术指导,为学校图书管理的信息化建立提供保障。

(二)建立素质较高的专业人才队伍

初中图书馆信息化的建立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复杂性的工程。因此,需要专业素质过硬的人才队伍担当管理角色。他们不但要具备较深的文化素养,而且需要拥有极强的专业知识;既要拥有较强的心理素质,又要拥有现代化的管理水平,主要是熟练应用计算机与网络等技术,并且可以独立对信息进行综合处理的能力。所以,学校应当加强培养与提升现有图书管理工作者的信息化水平,尽量营造相关的培训机会,让其定期参加专业技能与文化知识的培训,并且特别组织他们进行计算机、网络、信息处理等技术的考核工作,切实提升校园图书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促进初中学校的图书管理从经验管理向信息化管理过渡,从事务处理到信息处理模式转型。

(三)不断强化图书信息资源的建设

图书馆是学校进行教育的一个重要构成。需要应用掌握的丰富资源,对在校初中生强化网络数据库相关知识的培训与学习力度,不断提升数字图书馆与初中图书资源中心的建设力度。针对已经建立局域网的学校,可以以某个中心学校或者教育机构的网络中心作为技术依托,构建图书管理中心。以防在数据库建设过程中,存在反复建库、消耗过多的人力资源以及资金的大量浪费等问题。相关教育机构可以进行必要的宏观干预与合理地监管工作,与学校进行良好的分工合作,促进数据库的建设工作更为合理,进而促进图书信息化建设进程。一般情况下,在进行学校信息资源建设过程中需要坚持以下三点原则:其一,实用性。初中阶段的图书馆一般面对的群体是广大学生,因此,图书馆可以按照本校学生的特征与实际需求,侧重于某方面的数字化馆藏建设。其二,系统性。在进行信息资源共享建设的时候,必须坚持系统性原则,即认真分析校园图书馆和外界社会的联系。其三,协调合作性。在计算机网络背景下,每个学校的图书馆仅是网络的某个节点,所有图书馆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以防信息资源的重复性建设。

四、结束语

总之,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初中学校的图书馆实现信息化建设顺应了时代发展要求,相关领导者应当秉承科教兴国的教育理念,针对当前我国初中校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逐一进行解决,加强与教育部门的合作力度,建立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加强馆内的信息管理意识,合理进行信息资源的建设,提升初中图书管理信息化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媛.浅谈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20(23):164-165.

[2]唐小龙.浅谈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办公室业务,2016(19):36.

[3]吴青.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的现状与对策[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34(08):233-234.

猜你喜欢

初中学校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
关于技工学校图书管理的信息建设研究
信息化条件下如何创新图书管理
谈数据挖掘为图书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弘扬传统文化教育,助力和谐校园建设
初中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有效开展的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