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啦啦操课程教学模式改进研究

2018-08-11韦海琼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14期
关键词:啦啦操改进策略教学模式

韦海琼

【摘要】本文在分析传统啦啦操教学模式利弊的基础上,围绕着啦啦操运动项目的基本特点,在现代教学技术的辅助下,根据学生参与啦啦操运动的需求,创新啦啦操教学形式,从而全面提高啦啦操课堂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啦啦操 教学模式 改进策略

【中图分类号】G8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4-0249-02

在落实新课程教学改革理论的基础上,应当从学生学习啦啦操运动的需求出发,丰富和创新啦啦操教学模式,使用科学化的啦啦操教学方法,切实满足学生的啦啦操学习需求,全面提高啦啦操教学的质量和有效性。

一、传统啦啦操教学模式的利弊分析

1.专业啦啦操运动队模式

专业啦啦操运动队模式主要由学校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啦啦操运动员的选拔,由学校安排专业能力较强的教师对啦啦操运动队员进行统一系统的训练。这些学生的基础条件较好,学生可以更好的接受啦啦操的高难度动作,可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快速成长发展的目标。而且,专门组织的啦啦操运动训练队容易在各类比赛中获得奖项,提升啦啦操运动的影响the。但是,啦啦操运动队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的广泛参与,不能在学校范围内进行有效推广,因此影响了啦啦操运动的普及性。

2.学生团队自发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主要由学生自发组织实施,学生主要在啦啦操课堂上学习基本的动作套路,然后根据兴趣爱好由学生自己组织啦啦操团队进行练习,同学们可以在啦啦操社团自由发挥特长、一起学习,构建了有效啦啦操交流互动学习氛围。但是,这种模式缺乏教师对学生的个性化指导,不利于教师与学生保持良好的沟通,学生自主开展的啦啦操训练模式还存在一定安全隐患,需要加强教师对学生社团的有效指导。

3.模仿指导模式

传统的模仿指导模式主要在体育选修课或日常体育课教学中加入啦啦操项目的内容,由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指导演示,由学生模仿教师,学习动作套路。这种模式适于大规模的教学,但是教学的趣味性与个性化不足,不能根据学生身体条件推广适宜的啦啦操动作套路,而且只适用进行基础项目的训练,没能达到有效提高学生啦啦操运动水平的目的。而且课堂教学的内容相对枯燥,学生的学习积极较低,不利于充分的展示啦啦操运动的乐趣和美感,影响了学生参与啦啦操活动体验。

二、有效啦啦课堂教学模式特点

1.协作性特征

啦啦操运动是一项集体运动项目,啦啦操运动对团队人数、节目内容,以及队形等都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啦啦操教学应当以团队教学的模式开展,注重由教师对团队进行全面的指导,同时在团队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个性特色。只有从促进学生之间的配合出发,发挥课堂教学模式在鼓励学生相互信任方面的作用,才能发挥啦啦操教学模式的价值。因此,啦啦教学一定以啦啦操团队为基本单位,注重对团队内所有成员的培养。

2.活動性特征

啦啦操是充分展示学生活力与个性的运动项目,啦啦操教学要从展示啦啦操运动员的健康美、自信美出发,因此啦啦操课堂教学强调展示出学生的身体美感,注重增加学生的审美体验。力求通过教师的引导激发学生的美的强烈共鸣,并且引导学生自主追求展示青春美与健康美。啦啦操教学在关注美的同时,还要融入趣味性空间,注重以游戏性的情境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充分的调动学生参与啦啦操运动积极性。

3.个性化特征

啦啦操课堂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业压力是不同的,学生的身体条件也有所不同,教师选择的教学模式与训练强度要从学生的身体状况出发,注重啦啦操教学模式与学生的情况适应,从而提高啦啦操教学的安全性,更好的满足学生对啦啦操教学的运动需求。首先,啦啦操教学模式的强度要适当,符合学生的身心需要。其次,啦啦操教学的方法要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要做到难易适当,在激发学生自信心基础上,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啦啦操教学质量。

三、啦啦操课程教学的改进模式

1.小团体模式

小团队模式是在社团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强调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探讨、练习的时间,教师可以将参与啦啦操运动的同学以兴趣、身体条件、啦啦操经验不同分为不同团队,根据不同团队的特征分别传授啦啦操套路,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小团队竞赛的方式鼓励各个团队不断的进步与创新发展,从而达到促进学生不断提高训练水平。教师还要在小团队教学中处理好师生关系,恰当的对学生进行指导,并且使用启发式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内部纠错和自主反思,切实激发学生的内驱动力,从而提高小团队教学有科学性与有效性。

2.微课翻转课堂模式

微课与翻转课堂模式主要针对传统啦啦操教学模式不足而开展的啦啦操教学活动。它主要在信息媒体技术的辅助下,由课前用微课形式对学生进行啦啦操教学指导,引导学生在网络视频环境下自主学习练习啦啦操动作,然后促进学生反思学习中的问题。在课堂上使用翻转教学的模式,由教师集中解决学生的共性问题,并对啦啦操自主练习中的问题进行个别具体指导,这样有利于节省啦啦操课堂教学的时间,有助于教师与学生充分交流,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满足大规模开展啦啦操教学的需要,而且有助于教师收集学生情况,合理的控制教学活动。

3.多元化教学模式

多元化教学模式主要在学生现有啦啦操运动水平的基础上,使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反思,全面提高啦啦操教学有效性的模式。例如,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进行预习,注重帮助学生做好自主学习的准备工作。其次,组织学生合作提问,引导学生在良好的氛围内进行反思总结。第三,由教师对学生进行全面指导,促进学生巩固提高。这一过程可以使用情境教学模式、任务教学模式,以及互动教学模式,切实提高啦啦操教学有效性,解决传统啦啦操教学互动性与创新性不足问题。

转变啦啦操教学模式应当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在促进啦啦操推广的基础上,丰富啦啦操教学样式,提高啦啦操教学趣味性,在满足学生个性需求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啦啦操教学有效性,解决传统啦啦操教学问题。

参考文献:

[1]杨明燕.合作学习在高校啦啦操教学中的实验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6:11-13.

[2]任淑慧,单姣.高校啦啦操教学探析[J].镇江高专学报,2015(3):106-108.

猜你喜欢

啦啦操改进策略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现状与改进策略
初中英语“写作入门”摭谈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