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观性教学在小学美术“造型·表现”领域运用的实践分析
2018-08-11谢芳红
谢芳红
【摘要】随着现代经济的逐渐发展,我国的教育需要保持高速的发展,以此来最大限度的满足社会发展对于社会的需求。在小学的美术教学过程当中,需要保持高度的重视,从而实现审美教育的提升。本文对美术的特点进行概述;其次对小学美术“造型·表现”领域要重视直观性教学进行分析;最后,对于小学美术“造型·表现”直观性教学与小学生创造力培养的方式和措施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直观性教学 小学美术 造型表现 实践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8-0280-01
一、美术的特点
美术,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存在着直观性和静止性的特点。在此种情况下,对于其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直观性对于具体物象本身的观察和分析需要实现最大限度的观察,从而实现对美术作品的本身的全面欣赏,对于物体本身的造型联系能力也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锻炼,进行直观视觉形象的表现。在美术的教学过程当中,审美性的美术需要根据一定的教学原则和形式的应用法则来进行实现,利用特别的手段和方式,从而塑造出一定占据空间位置且给人带来美感的整体视觉形象。因此在教学的过程当中,需要对审美意识和审美情感视线不断的渗透。在小学美术的教育教学过程当中,利用感官将最终的整体形象来进行充分的转化为信息,将其信息传递到大脑之后,对于感情上的共鸣和思想上的共鸣可以引起联想,最终根据实际情况来产生一系列不同程度的审美心理活动。学生在整体的教学过程当中,需要实现对艺术形象的有效感知和理解,实现对美感的充分满足,在这个过程当中,美术教学主要是以审美来作为主要的前提条件。因此小学的美术主要是造型技术的表现形式。
二、小学美术“造型·表现”领域要重视直观性教学
在美术教学当中,属于一种视觉艺术,也可以叫做形象艺术,其中直观形象性可以说是美术学科的主要特点之一。在上文当中提到了美术课堂的教学要比其他学科更重视直观性教学,也就是说需要实现在教学过程当中充分的培養学生对于外界事物的有效感知能力,对模型的有效表现,从而形成一种描绘性的语言来进行学习对象的形容。直观性教学,对于学生本身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可以起到最大限度的促进作用,对于学生发展观察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可以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的同时,还可以有效的减少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困难程度,有效的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可以为教师们定下一则金科玉律。在可能的范围内,一切事物都应该尽量地放在感官的眼前。”因此在美术教学当中需要对直观性教学保持高度的重视,在我国的当代美术教育的著作《美术教育学新编》指出,“美术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视觉感知能力之上,通过直观的形象传递信息和印证事实和原理。”《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最大限度的强调了学生学习兴趣激发的重要性,实现对教学的有效性教学。
在小学美术的造型表现领域方面,对于直观性的教学模式可以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其中包括语言直观、实物直观、模象直观以及演示(示范)直观等四种形式:
在语言直观方式当中,教师在教学教育的过程当中,需要充分的应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来进行造型表现对象的充分描绘,利用直观性教学来对学生进行情感色彩的感染,从而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对于“造型·表现”对象的兴趣和动手创作的欲望。
在实物直观方面,需要教师在教学当中,在现实真实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多角度的观察和感知,并且对其作出特征的分析,进行某种表象或者概念的有效分析,在分析的过程当中,需要包含实物、标本、教具、模型等,也包括自然、社会环境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在模象直观方面,需要借助于图片、图表、幻灯、电影、录像、电视及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来充分的引导学生本身的直观感知。利用此种方式可以充分的满足学生的静态感知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本身的动态感知技术。
最后,在演示直观方面,需要借助于教师本身的示范性作用,来对学生所获取的知识技能进行全面的提升,包括美术工具的使用、绘画、制作的程序等。
三、小学美术“造型·表现”直观性教学与小学生创造力培养措施
在小学美术的造型表现直观性教学过程当中,需要在强调直观性教学的同时,保持学生本身的创造能力。在学生个人创造思维能力提升的基础上,不断的发现新事物,有效提升创造新方法的能力。在这个过程当中,需要利用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和想象力的不断丰富,进行直观性教学思维的有效应用。利用此种方式,对于学生本身的认知可以起到一个有效的丰富作用,积聚艺术素养为创造力培养提供“营养”。
其次,需要不断的鼓励和规范的训练,从而可以锻炼学生本身的创造能力,不要过分的强调个性的放任现象。与此同时,还要不断的增强对事物感知的形象性分析,使得学生对于事物形象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积累,在已经存在形象的基础上可以展开丰富的联想,其中需要将丰富的想象来作为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核心因素。
另外,还要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在教学过程当中,多让学生参与,对其进行认真观察、发现特征,展开想象和联想,发挥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在这个过程当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对教学内容进行规定,使得学生原本存在的水平进行一定程度的改变,其中可以利用技法课的方式,实现边直观示范边讲解的方式,最终可以使得学生可以通过直观的示范内容来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的理解。对于创作或者写生来说,需要进行直观的讲解来对学生的热情进行激发,提高学生的信息的同时,可以提高教学的良好效果。
最后,还要和其他的教学方式进行相结合。直观性教学的过程当中,在客观事物、图像或教师动作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展开,在其过程当中,需要实现生动的讲解说明,从而完成和学生的讨论与模仿,以及师生间的问答互动。在此种程度上,可以充分的利用讲授法、讨论法、质疑法、模仿法等相互结合的方式来实现,最终做到相辅相承的效果,才能相得益彰,显示成效。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美术教育教学的过程当中,利用直观性的教学来进行小学美术的造型表现的领域科学应用,使得学生可以在提高审美水平的同时,也可以不断的增强对美术的兴趣能力,使得小学的美术审美水平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加大了小学生对于美术本身的认知和情感,逐渐在心灵深处增强对美术审美的欣赏能力,最终建立起对美术的信心和使命感。
参考文献:
[1]叶莹.直观性教学在小学美术“造型·表现”领域运用的实践探索[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4,1503:121-123.
[2]陈爽.中小学美术教学中直观教学手段运用的研究——让民间美术走进课堂[J].美术教育研究,2014,12:141.
[3]孙永惠.美术教学不宜从临摹入手[J].美苑,1985,03: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