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下的中职生思想政治教育

2018-08-11何凤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14期
关键词:中职生思想政治互联网+

何凤

【摘要】在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当今时代,互联网科技已经广泛运用于社会各领域。在“互联网+”正式走进人们生活之后,“互联网+”模式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人们对互联网的认识也在不断提升。当互联网与教育相结合时,互联网在教育变革方面也表现出一定的优势。在中职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信息传递功能,使互联网和教育得到有效的结合。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 中职生 思想政治 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4-0232-02

一、“互联网+”时代下中职生思想政治概述

二十一世纪是互联网日益兴盛的时代,在互联网这个大背景下,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变得更加通畅。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有利有弊。在互联网两面性的引导作用下,中职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愈加复杂。部分中职生受互联网开放性、多样性的引导,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新思潮、新观念的形成。一方面,受网络负面信息的影响,部分学生道德观念、法律意识淡薄,聚众打架、吸烟、逃课、早恋现象时有发生,甚至还有些学生借助于社交软件结交校外社会青年,枉顾校规校纪,最后走向了成长的歧途,这对自己对家人都是极不负责任的表现。另一方面,由于时代的影响当代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互联网成为了他们长久的陪伴,这表现在低头族人数越来越多,手机不离手已经成为了墨守成规的准则,中职生在人际交往、为人处世方面也就显得略有不足。

二、当代中职生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

1.思政教师水平参差不齐

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中职院校教书育人的一个重要环节,已经得到了教育部门和学校方面的诸多重视。但是饮水思源,归根到底,思政教育工作水平的高低,教师是决定因素。但当前的教育部门,只是片面的强调思政工作的重要性,要求学校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但是思想政治教育究竟该如何改善呢?目前学校的思政老师数量较少,且水平参差不齐,别科老师兼任现象时有发生。大部分思想政治老师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系统的培训,也没有深入学习过相关专业,在授课技能和备课水准上存在较大缺陷。

2.校园网络监管不到位

中职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群体,他们自身的文化程度较低、校园管理又相对开放,自身缺乏警戒性。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对反映学生们思想动态的网络信息监管不到位,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思政教育工作的难度。学生们借助于互联网这个平台,各类活动、互动十分频繁。校园公众号、校园新鲜事、学校贴吧、微博微信等校园官方互动平台屡见不鲜,学生活跃在多个社交软件上,借此发表自己的看法、意见。在这样一个多方互动的大环境里,学校对这些社交软件了解、关注度不够,没有安排专人负责监管学校网络的最新动态,各种互动平台缺乏相应的的制度规范,各类信息鱼龙混杂,学生们处在一个混乱的信息社会里。这一方面使得学生暴露在不正当信息的视野下,也使得高校难以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并加以引导。

3.中职生缺乏实践

学生们的思想变换不应该是以思想为依据,而是应该表现在行动上。以行动来反映、佐证思想,从而达到纠正中职生思想,促进学生思想健康向上的良好作用。然而,目前的中职院校多是以教授技术为主,忽略了校园文化的构建和培养。这表现在中职院校职业技能课安排量过大、学生课余时间少、比赛活动、校园实践、文化宣传等课外活动十分少见。学生们的思想被束缚,被动的思想政治教育难以起到正确的引导功效。

三、提高中职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具体对策

1.加强思政工作队伍建设

提高中职生思想政治教育首先就是要加强思政工作队伍建设。好的课堂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二者协同发展的。尤其是对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的中职生来说,正确的教师引导对于学生的思想健康发展作用匪浅。因此,中职院校要重视思政教师队伍建设。一方面,定期的引進优秀的年轻老师,不断给教师团队注入新的活力与生命力,保证教师队伍的新鲜血液源源不断。另一方面,学校要加强教师的培训和选拔。通过与兄弟学校互动交流、展开教师讲课评比、外出学术交流等形式,不断丰富教师自身的技能,提高教师的授课水平,将思政教育工作队伍发展壮大。

2.加强校园网络管理

第二点则是学校要加强校园管理。一方面,学校要安排专人负责学校的网络舆情监督,实时关注各种互动平台,了解学生们最新的思想动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并第一时间进行引导,给予学生所需的帮助。另一方面,中职院校要适量开展有益学生身心健康的校园文化活动。如运动会、演讲比赛、爱心帮助等等调动学生建设校园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中塑造学生们健康向上的思想,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

3.采用“互联网+”教育模式提高学生的活动积极性

在中职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主动进行中职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室的创设,用主动积极的姿态来将学生的信息进行及时的反馈。可以通过学校吧或者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专题的创建,将学生关注的一些社会道德事件在平台上定期发布,相关的负责人或者群主,可以将学生广泛讨论的问题进行收集,并且有针对性的发布一些有正面引导作用的观点,让学生的道德观点受到碰撞,体现出交流的及时性和真实性,保证思想道德教育的互动性以及开放性,使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得到增强。另外,也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像最美人物评选、各种征文活动等网络文化活动,充分利用网络优点,通过对网络途径的宣传,积极吸引学生的眼球,使活动场所得到扩大。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网络的即时性,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知识竞赛,通过网络接收学生的参赛作品,能及时对各方面的点赞、投票以及评论进行更新。再者,因为网络具有互动性,不管是参赛者、阅读者,还是评论者、投票者,都能在网络平台上互动交流,这样一来,学生的活动参与积极性能得到有效的提高,使学生的自觉主动性得到增强,积极参与到班级以及校园的管理中,让学生能对自己是学校这一大家庭的一份子有充分的认识,使学生是国家未来栋梁的地位得到真正的体现。

四、结论

总的说来,在“互联网+”时代下,中职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应该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线上线下教学,做好学校网络建设和管理工作,坚持贯彻网络道德教育,使中职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得到切实提高,为中职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创造新的发展平台。

参考文献:

[1]李紫灵.“互联网+”背景下如何提高中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6,(44):122-123.

[2]冯凌.“互联网+”时代下的中职生思想政治教育[J].改革与开放,2016,(22):86-87.

[3]韦岳良.网络环境下中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分析和对策[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6):103-103.

猜你喜欢

中职生思想政治互联网+
如何在语文课上提高中职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如何创新文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问题探析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