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班级“精细化”管理之我见

2018-08-11龚学容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14期
关键词:小学班级精细化管理精细化

龚学容

【摘要】班级是学校教育的基木单位,而班级管理则是学校管理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着学校教育的功能与效果。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自然也适用于小学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其实学校的管理比其他行业的管理更需要细节的精心设计,因为学校的管理不单是要面对活生生的人,更为重要而且特别的是这些人都是需要呵护的未成年人。所以小学阶段的班主任务必不能粗放式地对待孩子、管理班级,一定要时时、事事从细节上精心管理班级。

【关键词】小学班级 精细化管理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4-0231-02

一直以来,班级管理工作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都是十分重要的任务,并且也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必然需求。在当前小学班级管理工作过程中,传统管理方法及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实际需求,为能够使班级管理水平及质量得以有效提升,应当对现代化班级管理方法进行应用,而精细化管理方法就是其中一种,本文就小学班级管理中精细化管理应用进行分析。

一、转变传统管理意识

在学校班级管理工作中,为能够使精细化管理得以实现,必须要积极转变传统观念,对管理理念进行更新。就当前实际情況而言,很多学校在班级管理方面仍停留于传统模式,不愿对学校管理模式实行改革,这对班级精细化管理及实现十分不利。因此,当前学校班级管理中十分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应当将精细化管理理念融入教师及学生思想中,从而使广大师生能够对精细化管理理念理解并接受,这是精细化管理能够得以实现的基础及前提。另外,教师应当注意自身言行,通过规范自身行为实施精细化管理,积极带动学生共同实现精细化管理,从而营造良好班级管理氛围。

二、人性化的进行小学班级管理精细化

在一定程度上,将班级管理制度进行适当弱化,多给学生带来一些人情冷暖,也是教师在小学班级管理精细化实践过程当中需要做的一项工作。班级制度可以约束学生的行为,但绝对不可以约束小学教育,所以人性化的管理必不可少。如果班级管理仅仅是依据几张学生行为评价表进行解决,仅仅是面向所有学生实行统一的管理标准,那么这样的班级管理精细化就会难上加难。这就要求小学班级教师要平衡人情和制度之间的关系,对于学生出现一些不良行为的内在缘由进行仔细的考察和探究,这样教师才能够确定学生的哪些行为需要及时的进行制度约束和管理教育,而哪些行为又是可以通过人性化的解决方式去予以合理的解决,将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带到班级管理当中,才可以使得小学班级管理精细化的实践过程更加完善。

三、作业布置精细化

教师所布置的作业要具有层次、探究和开放的特点。此外对于作业的量也要确保适度,学生的厌学和抄袭作业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教师所布置的作业量太大。通过适当控制作业量,可以让学生的负担显著降低,进而提高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在保证作业量的同时,还应当注重精选习题,确保所布置的习题可以增强课堂指导的针对性。对于那些非基础类的学科,所布置的作业应当具有创造性;学生的作业书写以及教师的批阅都应当有系统的规定,让作业体现其反馈功能,同时借助作业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制定精细化制度

建立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是成为一个优秀集体的前提。根据学校的规章制度,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确定班级的目标,拟定具体的班级制度。为了确保制定的班级制度更加完善,更加适用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反映学生的真实想法,涵盖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应当实施民主性的讨论,组织学生积极发言,总结有代表性的意见和建议,制定出一套细节化、易实施的班级制度。采用这种方式,有利于提高个人的参与感和责任感,可以在短时间内就能形成良好的班级秩序,明确学生做什么是对的,做什么是错的,从而约束自身行为,营造有序的班级纪律。小学生的自我约束意识薄弱,对班级制度的掌握和执行难度大,可以通过动手力强、易操作的事情进行培养。例如:班级卫生区域,每天由不同的人负责值班值日,轮流对大家的行为进行监督,将垃圾放在指定位置,时刻注意保持区域的卫生环境,对于违反制度的人进行扣分的制度,使学生潜移默化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制定班级制度,可以在短时间内促进学生形成守纪律的好习惯,增强班集体的有序性,极大地方便了管理。

五、考评机制精细化

在学校总是需要对学生的情况进行评定,比如学习、遵守纪律等方面,但是如果没有一个量化的统计,我们很难对其做出准确的判断,所以要制定适合班级的考评制度,就要规范、明确考评的标准,通过一个量化的过程,达到质变的效果。每周一次公布,每月一次总结,给学生指明前进的方向,激励并引导学生不断进步。摒弃传统的管理模式,形成规范化的规则体系,才能从根本上实现班级管理的精细化。应当根据学生在学校班级中各个方面的表现,如出勤情况、违纪行为等,由表现突出者作为各项负责人,进行每日检查记录,制作考核表,并及时将数据上报。考核数据每个月统计一次,并体现客观、公正的原则,对于文明和不文明的行为做出评判,评选出最优秀和表现最差的代表,公示在班级的告示板上,并将所有人的考评结果记录在班级的考评制度表中,让每个人都清楚自己的情况。由此一来,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自身的约束能力,增加责任意识。设立考评机制,其目的在于强调学生的主体发展,因此应以鼓励为主,惩罚为辅,这样有利于激励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指引学生前进的方向。

六、结语

我国小学班级管理精细化的过程当中,还存在着忽视小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管理过程不够人性化等实践困境,要想将这些困境进行及时的解决,就要求教师要树立起远大的,班级管理目标,人性化的进行小学班级管理精细化,只有这样,在解决小学班级管理精细化实践困境的同时,还可以对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习惯的培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海玲.小学班级如何实施精细化管理[J].社会科学:引文版,2017(1):00297-00297.

[2]丁元峰.小学班级管理中精细化管理的应用[J].华夏教师,2017(10):92-92.

猜你喜欢

小学班级精细化管理精细化
精细化管理的企业管理模式探讨
“精细化”全方位培养好参谋
房地产开发项目精细化管理研究
推行细节管理方法 提高综合管理水平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精细化浅析
小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小学班级非正式群体的管理策略
如何打造精细化立法产品
小学班级管理的艺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