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朽木可雕,让顽石低头

2018-08-11梁玉玲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14期
关键词:优点惩罚后进生

梁玉玲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4-0216-02

魏书生认为:“班级像一个小社会,也有一个管理问题,管理得不好,大家在堡垒里拼命战斗,内部先在窝里斗得头破血流。管理得好,大家在集体中形成合力,互相协作,合力大于分力之和,每个人都在发挥了潜力,多做了事,集体增强了实力,超越别的集体才成为可能。”管理是班级生存的根本要求,对后进生的管理更是这一根本要求的关键所在。一个班如果对后进生管理得好,就等于解放了班集体,如果对后进生管理不到位,就等于毁灭了整个班集体。但如何管理后进生呢?

一、情感引导,以人为本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人是有思想有意识的高等动物,情感交流是人际交往中不可缺乏的行为,而情感投入则是人际交往的原动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通过情感的交流,以达到彼此的信任,从而在自己的周围形成融合的氛围,干起事来必然事半功倍了。

根据不同的后进生的特点进行情感引导,可以成为激励学生觉悟和行动的动力,对道德、实践起支持和推动作用。没有情,教育教学就失去了号召力,没有理,教育教学就失去战斗性。情是桥梁,理是目的,要搞好教育教学活动,教师的情感投入是不可缺乏的。当然,教师的情感投入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投入的时机和场合应以人为本,不能眉毛、胡子一齐抓,盲目的情感投入只会适得其反。

1.当学生感情受到伤害时。学生感情受到伤害,也是感情最脆弱时,这时最需要别人的帮助,班主任及时且适当地进行情感投入,就能化解学生情感的郁结,融合彼此间的感情,从而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这样能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2.学生遇到困难、挫折时。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的,总会有挫折,学生也是如此。然而,学生心灵比较脆弱,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往往会失去自信。对此,班主任要在爱护和关心他们的基础上,投入更多的情感,多与学生聊天,拉近彼此间的感情,从而使自己投入的情感到达学生的心灵深处,使学生乐于接受班主任的影响,产生积极效果,从而奋发图强,战胜困难,争取更大的胜利。

3.学生取得成绩时。学生在取得一定的成绩时,其心理状态往往最佳,信心最足,最容易把师长的期望值化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从而焕发出更大的潜在力量。这时候,老师应在鼓励学生的同时,还需捕捉时机,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用自己的喜悦情感分享学生的情感,以达到彼此更深厚的友谊,从而为学生争创更高目标起到一个催化作用。

4.学生有逆反心理时。现代小学生讲究以自我为中心,注重自己,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和观念,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当老师批评他时,也难免会有逆反心理,在这种情况下,吵吵嚷嚷的说教只能使师生关系更僵化,到头来,不但难令学生认识到错误,改正错误,而且可能使师生变成仇人。学生有逆反心理时,可先别谈纪律,而是改由拉家常,聊天开始,与学生谈谈心事,谈爱好,了解其情感世界,舒缓其逆反心理,以达到彼此的信任后再进行适当的情感教育。

二、处罚方式,以人为本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则认为“没有惩罚的教育不完整,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负责的教育。”的确,后进生犯错是“家常便饭”的事。迟到、旷课、不交作业,这是小儿科的病症;吸烟、酗酒和上课睡觉这是重感冒;打架、偷窃和参与‘黄、赌、毒则是疑难杂症。犯了,抓;抓了,罚;罚了,再犯。真是令人心力绞碎。不处罚又难以令后进生真正转化过来,有些处罚又不见其效。我们应在了解其中原因的基础上,做出不同的处罚,令后进生克服他们的‘老毛病。

1.屡教不改者,采取逐级递减法惩罚

有個别后进生一天一个错误,多次教育还不见成效,有的甚至把犯错误作为一种习惯,仿佛上学不犯错,就会觉得生活枯燥无味。于是,他们想方设法弄点问题来犯。在这种情况下,班主任除了引导外还需要做出相应的处罚。当然这种处罚不是一时三刻的处罚,要按时段、按要求来递减。如我们班的小何开学一个月打架三次,我处罚他扫一个月教室,把四周作为监护期。若在第一星期内有再犯的则加多加一个星期处罚,若改正的则减少一周,但监护期计为四周,如此类推。若在监护期后一周内再犯则惩罚三天,两周后再犯则惩罚两天,如此类推,让学生在无时无刻警醒自己不犯错误。

2.偶有违纪者,进行点到即止式惩罚

“人非圣贤”,人有时也会有犯错的时候,但犯了错就要明白到自己应该为自己的言行负责。对待一些偶有犯错的学生,我们也应该有所惩罚。但这种惩罚要点到即止。毕竟教育不是改造人,是唤醒人,唤醒人内心中沉睡的巨人。我们对偶有犯错的学生首先要肯定他是一个好孩子,再指出他的错误,并指明他的错伤害了别人,让他了解到自己应该改正,应该为自己的过错负责。在他认识到错误之后,警告他下次别犯同样的错误,如有再违纪,则要累计本次的错误一并处罚。这样,即令学生认识到错误、改正错误,又能培养他们的责任心。

三、激励机制,以人为本

现代的小学生有自己的思想与尊严,如果我们一味采取批评性教育,就会令他们觉得老师在针对自己,同学会看不起自己,于是产生一种反正已破了的沙锅,不如再破些的心理。后进生中,有很多是想学好的,只是缺少了勇气、信心而已。我们用激励的方式来引导后进生转化,必定收到好的效果。但激励机制也应以人为本,以转化后进生为目的。

1.依人的能力来激励。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和小之分,对待一些能力较小的后进生,我们应让其树立一个小目标,而能力较强的则树立大的目标,若他们达到目标,就应表扬他,并按超过目标多少进行奖赏。例如,班上有几个双差生,我先给他们一个短期目标:第一次测验(100分制)要达到40分以上,以10分为一个等级,每一等级加德育分1分,当他们都达标了,我又给他们定新目标,期中考各科要达50分以上,结果他们在尝试到第一次测验的成功感后,期中考试他们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了。

2.依人的优点来激励。每一个学生总有其闪光点,我们要善于利用学生的闪光点来激励学生向上。同样,最差的后进生也有其优点所在,我们若能充分利用后进生的优点来激励他的转化。例如班上的小丽,学习懒散,在班上除了睡觉就是整天讲话了。与他谈心,她说自己除了睡觉、讲话就没有优点了,只是奉父来上学。我抓住她口才好的优点,加以表扬,鼓励她像香港明星曾志伟那样,靠口才赚钱。并安排她与同学在班里一起搞每周的时事摘要广播,让她有奋斗的目标。半个学期来,她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态度都端正了,学习成绩也不断上升,她还说到将来要当一名播音员呢!

对后进生的管理不应追求表面上的轰轰烈烈,而应坚持以人为本,在充满爱心的前提下,让“朽木”可雕,让“枯枝”发芽,让“顽石”低头,让“铁树”开花。

猜你喜欢

优点惩罚后进生
《如此优点》
我的优点是什么(上)
我的优点是什么(下)
神的惩罚
Jokes笑话
惩罚
如何对待后进生
真正的惩罚等
“后进生”逆袭成第一
后进生也有真知灼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