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2018-08-11刘娟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14期
关键词:词语课文阅读教学

刘娟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4-0185-01

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基础是阅读。有效的阅读教学能够开拓学生的眼界、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语言的应用能力,是语文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实践中,我总结出了以下几点做法:

一、创设情境,激趣课堂

纵观我们的课堂,有些气氛热烈活跃,学生兴致勃勃,有些课堂,学生沉默、无动于衷,两两比较,就会发现,原因在于在教学中有没有创设情境。缺乏情境,学生就完全成了旁观者,而生动的情境设置,可以调动学生大脑皮层的兴奋中心,使学生产生積极健康的情感。因此,在教学中,就需要我们教师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下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教学必然会事半功倍。如教学《皇帝的新衣》、《掩耳盗铃》时,可以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不同角色,或朗读、或表演,寓教学于活动中,学生很容易进入教学情境。而《苏州园林》、《观潮》这类以写景为主的课文,教学时,如果能借助视频、图片和音乐等多种多媒体手段,把书面的语言文字变成具体可感的声、光、形、色,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他们学习的兴趣会更浓,才会真正地在阅读实践中形成内在的学习动机。

二、质疑探究,参与课堂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因此,阅读教学中我们要激发学生自己质疑问难,并通过积极思考、讨论、争辩,达到释疑。这是比教师直接回答要高明得多的举措,这种方式不仅克服学生的被动情绪,使课堂气氛活跃,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还能使学生阅读的习惯和能力得到提高。

阅读教学中既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又要科学引导,把一些质疑的方法介绍给学生,提高质疑的水平。首先,可以从课题上质疑。如从《深夜摆渡》这个课题就可以提出“谁?”“什么时候?”“为什么?”等几个问题。教师适当整理就可诱导学生一步一步读课文,理清文章顺序及重点。其次,可以从字词入手质疑。教学朱自清《背影》一文,我就要求学生真切感悟到文中"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所表现出来的深厚父爱。"拣定"一词表明,父亲在为儿子安排座位时,是细心斟酌了一番,最后才选择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因为儿子带的行李多,又是一个人。父亲的细心、关爱通过"拣定"一词表现出来了。学生通过理解词语的含义,顺利地把握住了文本的深层含义。另外,还可以从句子入手进行质疑。《舍不得这棵树》一课中“这棵树一直种在我的心中。”学生围绕这个句子提出以下问题:“这棵树为什么会种在作者的心中?”“树怎么可以种在心中?”从而在探究中感受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当然,可以引发学生质疑的方法有很多,这就要靠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去摸索。

三、方法导行,掌控课堂

良好的学习方法,是学好知识的前提和保证,能使学生的学习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阅读教学中要使学生把阅读的方法内化为能力,并要做到能迁移运用,独立阅读。

以理解词语为例:要使学生掌握理解词语的方法,单靠教师的讲解是无济于事的。如果在教学中,教师教给学生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等理解词语的方法,并让他们动手实践,反复训练,这种方法就会提高他们理解词语、独立阅读的能力。

再如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单元阅读训练,如在学生学习了“抓住关键词来揣摩人物特点”的阅读方法后,及时引导学生总结学法,并放手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自学本单元其它课文。在学习过程中,又反复强调此方法,加以指导、点拨。这样学生不仅对人物特点的认识逐步加深,而且巩固了阅读方法。

总之,在指导学生阅读时,教师要努力为学生提供阅读的条件,注重方法的指导,保证阅读的时间,让学生充分思考和训练,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才能真正地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

猜你喜欢

词语课文阅读教学
容易混淆的词语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一枚词语一门静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