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小学语文朗读教学
2018-08-11寇艺
寇艺
【摘要】小学阶段的学习任务非常重要,其为小学生今后的学习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朗读教学是小学语文中的重要内容。因此,本文首先从小学语文朗读的重要性入手,提出较为可行的策略,希望对小学朗读水平的提升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 朗读教学 意义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8-0217-01
一、小学语文朗读的意义
(一)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能力
语文学科最为基本的一项功能是促使学生形成顺畅流利的口语表达能力。因此,注重朗读的重要性,就在为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供契机。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可以更好的掌握口语表达方面的技巧,包括语气、语境、表达方式等等,从而将自身在朗读中学会的技巧转化成现实中的表达能力,使自身的表达能力在朗读的支持下不断的提升。
(二)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在小学语文学习中,所谓的语文知识包含很多内容,比如字、词语、句子、段落等等,这些都是学生逐步接触并需要灵活掌握运用的知识。朗读恰恰能够让学生不断接触学习新的字词、句式、段落等等,一旦学生将这些内容逐步掌握,其自身的知识就形成了系统,构建了属于自己的知识框架,也使知识储备达到了一定的程度,这对于学生更加灵活的运用知识提供了更多的方便。可见,朗读不单单是拿着课本将内容有声的表达出来,还会引导学生不断的积累各种语文知识,丰富他们的知识储备。
(三)强化学生的审美意识
语文作为最基本的文科內容,其承载着传承人文情怀的重任,其同样是促使学生形成审美意识的有效途径。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可以从朗读内容中对“真善美、假恶丑”有所感悟,会知晓自身言行举止是否得当。因此,注重小学语文朗读,能够为学生树立审美意识指出正确方向,促使学生在朗读中不断完善自己。不难看出,朗读不仅仅是一种学习方法,更重要的是一种提炼审美观念的有效渠道。注重小学生语文朗读势在必行。
二、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水平的策略
小学语文朗读的作用十分明显,其对于学生的学习、老师素质的提升,教学目标的实现等等都有着非常明显的影响。因此,着力提升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水平显得尤其重要,我们必须采取合理可行的策略,不断的强化朗读教学质量。
(一)在教学理念方面,老师要及时转变教学思维
老师是朗读教学的组织者和实行者,其在语文朗读教学过程中充当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老师在朗读教学过程中应当改变原有的思维,充分领悟新教育理念,不应再轻视朗读教学的作用,而是给予朗读应有的地位。毕竟,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语文教学的整体要求不断变化,使每个教学版块都及时做出更加完善的整合与改变。思想是实际行动的有效先导,老师必须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在思想上实现转变,才能真正意识到朗读教学对学生的重要价值,当然,这些价值往往体现在语言能力、知识储备及审美意识的树立等方面。老师只有转变教学思维,才能使朗读教学的作用发挥得更加稳定。
(二)在教学方法方面,老师要不断挖掘积累有效手段
首先,在朗读教学中,老师可以将朗读内容中字词句等单独强化,让学生在老师的强化过程中意识到字词句的精妙之处。比如,每个词语的运用环境都有所区别,近义词之间的意思有着细微差别,如果运用不当,就会破坏了文字内容所表达的氛围。老师可以在文字内容中将一些词语替换成近义词,让学生讨论替换后的语境效果,从而使学生在朗读中对字词句的学习得到有效的强化。如此,学生在字词句的学习中会更加自如,对于其综合能力的提升大有益处,这与朗读教学丰富学生知识储备的价值一脉相承。
其次,分角色朗读,互换角色朗读。老师可以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进入到朗读氛围中,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角色上有所区分,体验每个角色应当具备的语气、语速、语境等等,从而更加准确的拿捏角色的特征和内涵,使朗读的效果更加显著;当然,老师也可以在分角色朗读之后,让学生互换角色,让他们在互换角色后体验不同角色的特征,从而是使自身的情感更加鲜明,利于自身情感意识的培养。
再次,老师可以标准示范,鼓励学生带着感情完成朗读任务。很多学生认为,朗读就是把无声的文字通过有声方式加以表达而已。其实,朗读是一个学习语文知识,培养个人情感的过程。因此,朗读时一定要声情并茂,才能达到朗读的预期效果。老师可以进行示范朗读,用标准的示范去感染学生,让学生感受朗读教学的魅力,从而鼓励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三、在兴趣培养方面,老师要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
学习兴趣是学生积极投入学习的重要前提。因此,老师在朗读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和激发。老师可以通过多种手段为学生创设特定的情境,让学生在特定情景中产生想要朗读的欲望。如此,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学生也会在朗读过程中体会知识内容的实际价值,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更为深刻透彻的理解,原本枯燥的文字就散发了鲜活的生命力,能够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比如,老师在教学《长城》一文时,有很多学生可能没有去过长城,老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将一些关于长城的视频播放给学生,让他们在视频中加深对长城的认识。学生必然会被长城壮观的景观所吸引,从而想去了解一下关于长城的内容,这样朗读的欲望就会产生,从而会以良好的状态进入朗读氛围。老师还可以通过挂图、肢体语言、讲述亲身经历等方式来吸引学生,从而更加顺利的完成朗读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比如,学生没有去过赵州桥、趵突泉等景区,老师可以将挂图展现给学生,或者将自己的亲身经历讲给学生,让学生在朗读《赵州桥》、《趵突泉》时更有热情。
四、在课外学习方面,适当拓展学生的朗读量
说到底,朗读只是一种学习知识、培养情操的有效手段,而文字真正的内涵和背后的故事往往更能打动人。因此,老师要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适当拓展视野,让他们不断的积累一些与朗读有关的内容,明确朗读的意义,学习朗读的技巧等等。比如,央视节目《朗读者》就是一档比较出色的节目,其中的内容往往都很精彩。老师可以与家长沟通,让学生适当的观看这个节目,让学生在节目中通过文字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人物的命运、朗读者的情感拿捏等等,从而为朗读教学的顺利开展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同时,老师也可以在课后为学生提供一些课外朗读资料,让学生体会同一作者不同文章的精彩,让学生的眼界更加开阔,朗读量逐步提升。比如,李白的名篇《早发白帝城》,作者将流放途中遇赦后的愉快心情与壮丽多姿的江山融合在一起,诠释气势磅礴,流丽飘逸,给人很多想象的空间,老师可以寻找相关的视频来进行讲解,让学生体会千里江陵的壮。
参考文献:
[1]陈霞.如何进行小学语文朗读教学[J].成才之路.2013(20)
[2]王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J].考试(教研版).2013(1)
[3]林培春.提高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J].陕西教育(行政).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