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情视角的初中写作教学实证研究
2018-08-11姚玲美
姚玲美
【摘 要】初中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体现,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鉴于目前初中生作文中存在的缺乏写作素材、胡编乱造、没有真情实感等现象以及写作教学中遗留的不好教、教不好的问题,从学情角度进行初中写作教学实证研究,旨在提高学生写作兴趣,让学生有话可说,让教师有“法”可依。
【关键词】学情视角;写作教学;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2-0004-0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一直以来,写作是老师与学生努力想要攻克的领域,但在实际的初中写作教学中,学生写作兴趣不高,多出现假大空的应付式写作现象,甚至无话可说畏惧写作;从教学层面来看,无论是重视程度还是时间分配上,教师的写作教学课堂与阅读课堂相差甚远,长期处于低效率的教学状态,这已经成为了语文教学的一块硬伤,鉴于传统的初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困境,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加以反思,提出了初中写作教学应该以学情视角为基础这一观点。
一、学情视角的内涵
从传统教学观念来看,学情分析主要指的是教师在正式上课之前对自己所执教班级学生的基本情况的估计与预测,但在新课标中强调以学生为本,学生这一主体贯穿在课堂前、课堂中和课堂后,因此,学情视角不只是教师在备课环节的提前预测,而是勾连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反思这一全过程之中。从课堂的实施过程来看,学情视角应该包括了学生的学习起点、学习状态和学习结果。学生的学习起点即为教师教学课堂的起点,包括对学生的心理分析、学习需要,学习状态主要为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是否专注、是否认真做笔记、是否有思考有疑问、是否参与小组讨论等,学习结果为学生在一堂课结束时所取得的收获。
二、目前初中写作教学的概况分析
目前,大多数基础教育学校将中学生的写作训练固定为每一学期八次作文,教师执教八次,并纳入考核,但是从教学现状来看,教师四十分钟到四十五分钟的指导对于学生的帮助少之又少,学生掌握不夠,仍然出现指导之后无从下笔的现象,教师容易忽视学生的起点,课堂中未能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多数学生的作文没有流露出个人的真情实感,在作文中爱说假大空的话语,作文渐渐出现模式化的现象,对于写完的作文多数教师给予评价打完分数之后就完成了写作训练,缺少对写作结果的分析,写作教学目前现状堪忧,对写作感兴趣的学生为少数,写作教学对于学生的写作实际帮助收效甚微,教师在写作教学课堂的效果并不是十分明显,写作教学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三、基于学情视角的初中写作教学实践
1.把握学生需求,注重学习起点。
把握学生的真实需求是写作教学设计的起点,这有助于教师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也只有充分认识了学生的现有作文水平,才能找到发展起点,需求教学支架。在一次 “温度”的命题作文入学测试中,满分50分,从试卷分析来看,全班42名学生,有8名学生达到了40分以上,有10名学生未写完,其中包括了4名学生交上了白卷。写作环节令人堪忧,通过调查,发现60%的学生表示不知道温度一词该如何构思,一部分学生反映没有适合的素材,只能拼凑字数,完全没有动笔的学生为“习得性无助”状态,长期以往均是如此,学习态度有待提高。其次,学生对写作文甚至是学习语文缺乏兴趣。因此,在接班的第二天为学生布置了一份特殊的家庭作业,让学生为我送上一份独特的见面礼,要求学生将我介绍给学生家长,或者将自己介绍给我,不限制字数,但要求做到具有深刻性,能让家长记住我,让我记住他们本人,这才算作业完成。从上交的《自我介绍》和《我向您介绍新来的语文老师》情况来看,我感到异常欣慰,每一个学生都做到了去写,去介绍,无一人没有上交作业。其次,在众多自我介绍中,出现了一篇文言文自我介绍,做到了足够独特,令人眼前一亮,其内容摘录一部分如下:希宇者,潭州人也,字石木,号海山居士。性情中人,好读书,不求甚解,少有会意,常懒而不食。易怒,少人为友。偏执,以至师不喜,亲不爱,友不亲,年方二七,无人爱慕。因其贫且贱,少有人喜,却因有涂画之乐,而为人知,技虽不佳,却有羡者,实乃幸哉。在向家长介绍新来的语文老师时,学生掌握了把握人物的明显特征,重点突出,层次分明,如:她的课堂也十分幽默风趣,常常将一个词或一个字的意思采用联想法来帮助我们记忆,原本班上顽皮的几个同学在语文课上也听得津津有味,这大概是新来的语文老师的魅力吧;她做了一件很牛的事情,震惊全场,她竟然抓住了“王者荣耀”这个游戏来促使我们进步,将游戏中的升段和英雄话语搬到课堂,让我们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亲密,也有了共同语言。
抓住学生的需求,将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将平常一板一眼的先教写作知识再读范文这一方式转化为根据学生需求,联系生活实际、思想实际以及教学目标,为学生创设特定的生活情境,促使写作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更富有生机与活力。
2.把握课堂阵地,关注学习状态。
课堂是学习的重要阵地,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状态是学习效率的重要表现,而学习状态的评定在于是否满足了学生的需求。我们应该注重在写作课堂中,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进行交流、对话、讨论,而不是教师直接灌输写作知识点,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激发学生的认知,引发思考,营造出一种探索、发现的探究氛围。
继第一次开学见面礼物的写作训练之后,学校布置了一次省级杂志征文比赛,以“接受”为话题,鉴于学生对于写作的恐惧心理,在上课时并没有将写作文提出来,而是采取了迂回的方式,在刚开始进入初三时,我们都遇到了一个难题,压力更大了,学习氛围更加紧张了,但是过去了两周时间,我慢慢开始接受了这一残酷的现实,不知你们心里接受了没有?学生有些起哄,有人说没有接受,有人说接受了,更有人说不能接受。将接受两字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自由联想,进行头脑风暴,写下自己所能联想到的与接受有关的话题,三分钟后,出现了以下题目:放弃是另外一种接受,你会接受我吗?接受现实,接受自己不能接受的,接受命运,接受初三,接受自己,接受失败,论接受等。紧接着,从自己拟定的题目中挑选出自己最中意的一个题目,并选用典型的素材,写下提纲,做到心中有数。学生边写,我开始巡堂,有一位学生写到了接受死亡,它选用了诸葛亮去世和自己奶奶去世这两件事,将中心句确定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很明显,此文问题较大,于是我借此机会,明确告诉学生将自己的中心句划上波浪线,所有选用的素材都应该要紧扣中心,如果有不当之处及时订正,以此帮助学生发现自己写作中的问题,一位平时不爱动笔的学生主动向我请求指导,因为他平常酷爱踢足球的经历,让他回忆在踢足球中遇到的难忘的事情,经过引导,他最终确定了接受失败并不可怕,坚持过后依然是晴天这一主题思想,师生之间的互动有效解决了学生无话可说的现状。
在本堂写作课堂中,没有直接讲授写作的知识点,而是放手让学生去大胆地写,去发现问题,去修改问题,通过诊断学生的问题给予一定的指导,以边学边教的方式去鼓励写作,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关注他们的课堂体验,给予充分的自由和创作的空间,让学成为课堂的关键,
3.把握个体发展,考察学习结果。
对于初中写作而言,结果不应该仅仅只是最后呈现出来的一篇作文,还应该包括口头上的呈现或其他形式的呈现。
首先为最直观的作文呈现,可以考察学生的字迹、书写、错别字、段落分布等基本情况,从行文思路来分析他当时的写作状态,如在《千秋诸葛我评说》一文中,我采用了学生民主参与评价的方式,其中一名姓何的学生评价道:“此文语句优美,观点鲜明独特,语句衔接自然,但缺少历史资料证明,文中有空白之处,若能将课本知识与自己的积累相结合,必能锦上添花。”另外一名学生写道:“文章开头吸引读者兴趣,文中的排比句气势磅礴,突出了诸葛亮的聪明才智,并引用了《出師表》中的‘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学会了学以致用,唯一的缺点是文章字数偏少,没有达到基本要求,实为可惜。”虽说是点评,但其实在互评过程中,学生的作品进行了一次传递互动,有利于互相学习,互评完成之后,学生再修改作品。
或深度剖析作品,或发现欣赏佳作,或批判作品,或二次创作,这都是学习写作中的关键一环,我们不能将评价作为学写作的终点,而应该将它视为一个新的学习起点。只有走进每个特殊的个体,我们才能让学生对自己有清晰的自我认识、良好的自我定位,成为一个有目标、有方向、有动力、有信心的学习主人。
在新课改的路上,教师或许可以再次用全新的眼光去审视教师与学生在写作课堂中的角色,密切关注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个人的学情视角意识,根据具体的写作学情视角去设计写作教学活动,去开展写作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不断地激发学生的潜在认知,最终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隆升.语文课堂“学情视角”重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
[2]王荣生.写作教学教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3]陈隆升.从“学”的角度重构语文课堂——基于语文教师“学情分析”的个案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2(4).
[4]景洪春.顺学而教——作文教学的最佳路径[J].语文教学通讯C,2014(6).
[5]张菁.基于学情视角的写作教学内容的确定[J].现代教学,2015(19).
[6]王崧舟.例谈“学情视角”下的课堂教学设计[J].语文教学通讯,2014(27).
[7]陈隆升.基于学情分析视角的课堂教学转型[J].教育发展研究,2016(6).
[8]季正宏.以学情视角关注课堂“关键事件”[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6(20).
[9]钟昌馨.学情视角:教学不容忽视的原点[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6(22).
[10]朱锦涛.回归学情视角:让语文学习真正发生[J].江苏教育研究,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