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驱动教学法在地理高考复习中的运用
2018-08-11赖焕元
赖焕元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8-0177-02
很多考生平时学习基础扎实,知识面广,也拥有足够的思维能力与应用能力,可是在高考中面对众多创新题和陌生题,在模棱两可或似曾相识的题目上,失分严重。真有投入多、产出少、效益低的无奈,还有“茶壶里的饺子倒不出”的郁闷。其实,考生失分的根源在于用学习思维代替考试思维,而未能有效地解读命题用语又是考生失分严重的直接原因。
学习思维是考生考取高分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平时学生习惯于学习思维,虽然它是必要的“强健的身体基础”,但若没有经过考试思维的培训,缺少考试思维这一技艺,往往不能及时地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原理和规律,会产生答非所问、似是而非的结果,甚至影响答题情绪,产生意志崩溃的状况。考生运用学习思维代替考试思维,是平时学习基础好、学习勤奋扎实的考生无法正常发挥出应有水平的深层次原因。
高考命题在立意、情境、设问形式上不断创新,但万变不离其宗,命题走势、素材、问题指向、考查层次、答题暗示、信息的呈现方式等等还是有规律可循的。理解命题用语是考生解答试题的基础,对用语及其组合进行深度解读,从而准确揣摩出命题者的考查意图,决定着考生的答题品质和得分率。而对命题用语漏读、曲解、误判、模糊不清,是导致考生失分的重要原因。
常见的命题用语有:“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暗示考生要借助的知识和获取信息的材料源头,要紧扣所提供的材料,提炼出有用的地理信息,其中隐含着解题的思路及方向。
高三平时应注意培养学生在《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四大能力,其实也就是命题用语和考试思维的培训,其主要步骤如下:
一、“三审”:审文字材料、审图表、审问题指向(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文字材料之中,可以获取很多与问题相关的有用信息,一开始先精读,不轻易放过任何文字,待熟练后可先快速浏览,直接先审问题指向,然后再回过头来带着问题与目的来筛选和提炼文字材料中的有用信息,做到有的放矢,防止漫无边际不得要领或漏读误判两种倾向。
图表是地理学科最富有特色的一种表现形式,其中包含着丰富的地理信息(线条、图象、单位、数据、文字、符号等等),有显性和隐性之分,要注意对显性的信息进行充分利用,不轻易放过图例与图示中的每一个信息,对隐性信息应培养其敏感度,找准方向进行提炼、建立关联或深度解读,答题拟出草稿后,检查是否遗漏图表所呈现的哪项信息,想方设法与问题指向建立起内在关联,反复推敲直到最充分地应用为止。
问题指向(设问)分为:行为动词、中心词(也叫指向词——行为动词的宾语)、限定词(对问题中心词起限制作用的词句,是中心词的定语)。行为动词决定了答题的方式与详略,中心词是答题的核心方向及答题范围,限定词是对中心词的范围的补充与制约。
二、根据中心词(指向词),列出“答题模板(框架)”(调动地理知识的能力)
对以上问题,激活平时储存在大脑中的相关知识(调出相关的知识网络),草拟出答题模板或思路模式;
三、仔细“筛选”与建立关联(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根据限定词筛选;根据题目提供的材料筛选;(注意用好用足图例、图表、文字材料等信息)根据所在地區筛选(调动和运用所在地区相关的储备知识)。
建立起问题指向与平时所积淀知识之间的逻辑关联,注意紧密结合所提供的材料,提炼出有用的地理信息,把平时所学的一般规律与题目中的特殊情境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思维的灵活性与深刻性特征,挖掘大脑中内在的潜力,完成思维的深加工和创新过程。
四、酝酿和斟酌“语言”,书写答案(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
通过以上步骤,作出结论的文字表达,要求先主后次、序号化(分点)答题、逻辑清晰、层次分明、要点全面、文字简洁、措词准确、多用术语、字迹工整、卷面整洁。选择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填涂。
五、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渗透于解题的每一环节,平时上地理课多进行问题探究、设置一系列问题链,层层递进,深入浅出;也要注重学生地理观察、动手、调查等方面能力的训练。
举例:[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附)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物质含量。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影响浮游生物量,与水温共同制约鱼类资源数量。图5所示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冻土发育,河流众多,沼泽广布。
(1)分析西西伯利亚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
(2)分析叶尼塞河泥沙含量较多,而鄂毕河泥沙含量较少的原因。
(3)通常,大河河口的鱼类资源丰富。但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相对较少,说明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较少的原因。
如果漏读“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答题必然会不切题意、漫无边际甚至答非所问;而漏读或曲解“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附)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物质含量。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影响浮游生物量,与水温共同制约鱼类资源数量”文字之中隐含的信息就无法解答第(3)题;若曲解或对“分析…原因、说明…原因”等行为动词的内在含义模糊不清,答题思维及其表述必然紊乱不堪;若对图1所示的显性、隐性信息无法进行充分的提炼与筛选,建立起与问题指向的内在逻辑关联,答题的准确性与全面性就无法得到保障。
命题驱动教学法,即培养和训练学生考试思维的一种有效备考的教学方法。它从考试命题思维入手,让学生站在命题角度,深入剖析考题结构,了解题中每个素材的功能与作用;让学生学会如何创设命题情境,依据情境确立命题立意,选用命题素材,处理图文信息,选取设问形式,选用提醒、暗示、限定等命题用语,以及如何规范组织答案及合理赋分等命题知识与基本技能。
让学生自主命题、同伴做题,自己命题考同伴,同伴命题考自己,互命互考。在“命”与“做”角色中频繁互换,不断感悟与深化,在对照试卷与预设答案过程中反复推敲,查缺补漏,使自己的地理思维能力不断得到检验与磨砺,日臻缜密。
命题驱动教学法,直接从命题视角切入,让学生直接置身于命题情境中,用命题思维引导和贯串复习全过程,建构与完善学生的答题框架,有效地解决了学生平时复习与高考命题相脱节的问题。
学生自主命题,需要深层思维,在思索的同时,找到了新的思考方法,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增强了命题学生的学习责任感与自豪感,同伴在解题过程中亲近了考题,有利于消除考生对考试的神秘感和畏惧感。
实施命题驱动教学法,在高三第一轮时不时地尝试,到二轮复习可经常性地反复使用,循序渐进,如:开始尝试对典型题目进行小幅度的改造,自主命制小设问,添枝加叶,从不同角度提出相关问题,同伴做题;然后自己命题考同伴,同伴命题考自己,互命互考;让学生自己分组找题、磨题,小组代表上讲台说题(说立意、说情境、说设问、说素材、说答案及评分标准等等),其它小组成员挑“刺”,变式与改造题目,目标是找准素材基本原创性地命制好几道综合题或一道选择题的串题。
举例:[2014·浙江卷]根据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下圖为世界某区域略图。
材料二荷兰是世界著名的“低地之国”“风车之国”,围海造田的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七分之一。2009年荷兰实施一项“退耕还海”工程,位于其南部西斯海尔德水道两岸的部分堤坝被推倒,原来围海造田得来的300公顷土地被海水淹没。
(1)北海是世界上重要的油气产地,简述北海油气田开采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2)若图(a)中P处发生原油泄漏,其扩散的方向是____________,原因是受________影响。对受影响国家造成直接危害的产业部门是________。
(3)简析图(b)区域围海造田有利的自然条件。
(4)简述荷兰实施“退耕还海”的生态意义。
学生通过学习小组讨论后,小组代表上讲台说题,其它小组成员挑“刺”,分别说出自己变式与改造过的题目如下:
(5)分析图(a)中P处附近海区形成世界著名的大渔场的原因。
(6)分析荷兰风力发电产业开发的有利条件。
(7)荷兰的鲜花享誉全球,被称为“郁金香”王国、“鲜花”王国。分析其发展花卉业的有利条件。
(8)比较图(a)中P处海区海水温度在3月和9月份平均值的差异,并分析其成因。
(9)荷兰的鹿特丹港为世界著名的港口,评价其建港的条件。
(10)比较北海沿岸地区3—5月份的平均气温与9—11月份的平均气温差异,并分析其成因。
(11)分析英吉利海峡风浪的冬夏差异及其成因。
当然,影响考试得分率的因素是错综复杂的。但平时学习思维偏重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体系的逻辑建构,即建构起坚实清晰的答题思路或答题框架,而命题驱动教学法的实施,抓住了问题的关键,能够显著改变“投入多、产出少、效益低、会学不会考”的现象,不失为一种实用、有效、高质量的复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