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自制竹玩具在户外体育活动中的运用

2018-08-11龙行燕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14期
关键词:适宜性多样性

龙行燕

【摘要】设计上体现“以人为本”在户外活动中,有趣的材料会引发幼儿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因此,我们在自制竹体育器械时首先会考虑:幼儿到底喜欢什么材料?喜欢什么样的玩具?这就需要教师细心地观察和发现。不同年龄段的幼儿,他们的兴趣关注点会有所差异,故而“以人为本”的理念在自制体育器。

【关键词】安全性原则 兴趣性 多样性 适宜性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4-0097-02

一、体育活动中的安全性原则

安全第一,没有安全,何谓活动的质效。安全性原则应贯穿于体育活动的始终,场地布置的安全性、材料的安全性、游戏的安全性、幼儿行为的安全性都是每位教师应考虑的因素。

1.创设的竹环境和竹玩具器械要安全

在活动前,教师加强安全意识,对体育活动的场景布置、玩具器械进行检查,是否存在不安全性,及时地排除运动环境中的不安全隐患。

2.竹体育活动中要建立良好的活动常规

竹玩具器械相对来说比较硬实,如果没有良好的体育活动常规,可想而知,孩子们在活动中必定会发生不安全的行为,肯定易出现磕磕碰碰的事情。所以我们在体育活动中要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运动习惯,建立体育活动常规,使幼儿有秩序地进行活动。另外,在活动中,也要注意培养幼儿的倾听习惯。老师提出的要求或要领,孩子们要认真听清楚,这样可以减少活动中因无知而带来的不安全事情的发生,还有通过认真倾听,使幼儿很好地根据老师提出的要求完成任务,从而提高活动的质效。

二、体育活动中的兴趣性原则

提供能激发幼儿活动兴趣的竹玩具。

1.竹玩具的趣味性

孩子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动力来自他们对活动的兴趣,而体育活动的竹器械玩具则是引起幼儿直接兴趣的重要因素。因此,在组织体育活动时,应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需求,设计并投放多种趣味性强、易操作的竹器械玩具,以激發孩子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使孩子在不同功能的竹器械玩具的引导下,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以达到锻炼幼儿体魄、发展孩子基本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的目的。竹玩具的投放应充分考虑小班年龄阶段幼儿运动和发展的需要,充分考虑个体差异的需要,使各种不同层次的幼儿都能在活动中,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能力来选择运动方法,从而满足自由选择、自主运动的需要。

2.竹玩具的丰富性

竹玩具的丰富性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吸引孩子的活动兴趣。小班孩子的好奇心很强,他们对新事物永远是想看想摸想玩,并在好奇心的带动下,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体验新的运动感受和积累新的运动经验。

3.竹玩具的多功能性

小班幼儿有自己的特点,在教师引导下,他们会对一物多玩功能的竹玩具表现得更喜欢,幼儿还会进行创新玩法。在探索玩法的过程增强了孩子的主动性,他们的成功体验,激起幼儿更强的活动欲望。如竹圈,幼儿会用竹圈当方向盘练习跑、练习当荷叶双脚并拢跳、当山洞练习钻、滚等动作,孩子们从运动中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了活动的质效。

三、设计的竹活动方案具有趣味性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易接受直观、形象的教学,他们会对一个游戏、一个情节所吸引,从而带着兴趣去游戏、去学习,使身体得到全面锻炼。所以在体育教学中则是更体现出游戏的重要性,我们要为幼儿创设游戏情境。如果一节课只是单纯的教授动作,语言讲解,枯燥的练习只会让幼儿感到乏味,没有兴趣。所以在体育活动中,应为幼儿提供多种形式、多种内容的游戏情境,让他们在扮演角色中,自然而然地进行运动,使幼儿身体活动的内容围绕自己想象的情节深入展开。有趣的游戏,能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让幼儿化被动为主动。

1.竹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要多样性

在体育活动中,应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有小组竞赛的;有个别探索的;有集体练习的;通过形式的多样化,引起幼儿对变化的关注,激起幼儿对活动的兴趣。这样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发展自己的动作和身体素质,也以此来提高活动质效。

2.体育活动中的渐进性与适量性原则

锻炼时要遵守人体机能活动变化规律,由相对安静状态逐步进入到一定的运动量,一般按适应→加大→再适应→再加大的规律控制运动量,当机体产生一定的疲劳,再使活动量逐渐递减,做到每次锻炼时必须作好准备,锻炼结束时,作好放松活动,防止运动创伤和产生不舒服的感觉。

集体活动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进行指导的体育活动,在组织、指导集中活动前,教师对于活动目标的定位、场景的创设、形式的运用、分层的指导、环节的转换等必须进行预设,并整体把握幼儿活动量的变化,即预设活动时对整个活动的活动量要有预控,这是前提。教师必须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难度适宜的动作,让孩子想活动,能活动并活动充分。同时,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还须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整,灵活地实施活动方案,科学、合理地调控幼儿活动量。

四、体育活动中的适宜原则

1.竹活动内容的适宜性

内容的选择要适宜小班年龄,活动内容设计不能太难,要围绕孩子的年龄发展目标而定。

2.竹玩具的适宜性

为小班多提供一些活动技能易于掌握、模仿性强、数量充足,能促进其平衡、走、跑能力发展的活动玩具。

五、总结

经过利用竹资源提高体育活动质效的园本科研的实践探索,我们组织的体育活动质效有了一定的提高。我们依照特点进行设计各种竹体育活动,活动中提供的竹玩具和设计的竹活动基本上都能吸引孩子的活动欲望和兴趣,并在把握运动量方面,也有明显的改善。

参考文献:

[1]在自制体育器械中感受快乐[J].王进.儿童与健康2015年09期.

[2]让自制户外体育器械“动”起来[J].本刊编辑部.今日教育(幼教金刊)2015年10期.

[3]巧手自制体育器械——幼儿园户外体育器械开发要注意的五大问题[J].杨雄.今日教育(幼教金刊)2015年10期.

[4]如何有效运用自制体育器械[J].杨雄.今日教育(幼教金刊)2015年10期.

猜你喜欢

适宜性多样性
某院心内科前列地尔注射液病历点评
基于GIS和AHP的避暑地产布局适宜性研究
利用网络教学多样性 开展有效教学
海洋微生物次生代谢的生物合成机制
舞蹈表演的表现形式多样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