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断开发新的教学资源促进地理教学改革

2018-08-11李磊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14期
关键词:洋流水循环课标

李磊

【中图分类号】G434;G623.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4-0093-02

一、教学背景

作为一名参加工作多年的地理教师,多年来我积累了较丰富的网络及多媒体素材,并在教学中尽可能的使用多媒体资源授课,为本课的设计和实施提供了资源及技术保障。

随着课改不断深入,要求我们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改革传统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努力开发课程资源,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创造更多的空间。教师不仅仅是课程的执行者、实施者,教师更应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依托各类教学资源设计教学过程,在课堂上应充分发挥学生潜力,让学生积极思维,勇于探究,善于表达和展示,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成长。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教师生动的开展高中地理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高一学生已经掌握了大气运动、水循环等相关知识,这对学生了解本节内容打下了基础,结合本节教学内容特点,我开始构思教学思路。水循环和洋流是高中地理中较复杂的问题,概念抽象,知识横、纵联系多,有深度,描述的地理事物宏观、抽象,需要学生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因此,我就以课本知识为依托,设计多媒体课件,将教学内容尽可能进行直观呈现,并以问题为引领,层层深入,使学生的思维活动也能随之层层递进,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归纳、发表见解,逐步将知识系统化、深刻化,最终能归纳出洋流的分布规律,并掌握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二、课标要求

课标对《水循环和洋流》一节的要求有: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能量转换和地理意义;通过比较、分析,归纳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本节课程的第一部分水循环部分学生已经学完,这次课主要学习洋流这部分内容。根据课标要求,本节课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还要求学生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树立相互联系的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观。同时,课标说明了本节内容的教学方法,运用图片对比及学生参与活动,让学生对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形成更深刻的认识。

三、教学操作(片段)

片段一:导入:播放影片《玻璃樽》片断,引出漂流瓶的故事。(呈现海浪的图片,并配合背景声音——海浪声)生活在海边的人,每天聆听着大海波涛奏响的乐章,感受着扑面而来的海洋气息,信步海岸在不经意之间还可能拾到意想不到的惊喜。请看这个小女孩发现了什么?创设新课情景,为探究洋流埋下伏笔。(指导思想:设疑导入,激发同学们的求知欲和探究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搭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平台。)

片段二:全球洋流分布规律:观看flash世界洋流模式图,思考下列问题:南、北半球中低纬海区的大洋环流各呈什么时针流动?请同学上来为其成因“配音”。

学生讨论后,一名同学在板图上补充洋流并讲述其形成过程,圆满地完成了“配音”的任务。(将幻灯片、flash短片与板图有机结合,配以由浅到深的问题,完成洋流分布规律的教学。

学生通过观察动画,绘图并讨论,充分展示了自主探究的实力。走上讲台的同学条理清晰,讲解精彩赢得了全班同学的喝彩和掌声。)

片段三: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播放洋流流经沿岸地区景观图片、海上原油泄漏图片、世界著名渔场、郑和下西洋路线等图片,让学生思考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展开讨论并且总结出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四、問题探讨

本课教学基于开发课程资源而设计,教后我也发现了存在的问题,在此进行反思并与大家探讨。

1.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做才最好?

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转变为学习的指导者和学习伙伴。教师的教学过程已经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备教材和备学生,而是在明确教学背景(包括社会背景,教材背景,学生背景,教学资源的设置背景等等)的基础上,因势利导地构建学习平台,全方位立体设计教学过程,帮助学生优化思维结构,以达到教学目标的过程。在这样的课标要求和教学要求下,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仅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熟悉教材、教法、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还要运用最新的心理学观点及其他各学科的知识来丰富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以适应现阶段的教学要求。

2.学生的主体地位应该怎样去体现?

通过开展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增强了学生自主参与意识,学会对地理知识进行分析,对所学内容形成深层认识和新的观点,并能恰当的方式准确地表达出来,实现了对知识的综合理解和意义建构。这种获得知识的手段和能力比知识本身更重要。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所获得的知识和能力远比教师强加、灌输的知识要理解更透彻,掌握更牢固,有效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3.教学资源如何最佳利用?

借助教师利用多媒体构建起来的课堂意境,学生迅速地进入学习状态。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并运用自身积累的知识在课堂上进行积极的展示,学生在教学过中得到同学们和教师的认同,在课堂上体会学习的愉悦,获得了成就感,进而转为对新知识点的渴求,形成一个良性的认知循环过程。学生要想获得成就感,还需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及时进行表扬,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表扬时要做到表扬适时适度且有深度,避免肤浅和简单化。同时,通过多媒体呈现教学目标,帮助学生迅速了解教学要求。在教学内容方面,通过多媒体展示,学生能快速、直观的了解到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更深刻的掌握学习内容。

4.发现的问题与今后的努力方向?

这堂课虽然经过精心设计和充分准备,但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一些不尽人意之处。如教学中设置了探究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引导学生明确任务,但仍有部分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所以在探究中显得不知所措,合作探究时参与度不高。以后的教学中,要进一步扩大学生的参与面,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进步。

猜你喜欢

洋流水循环课标
硫酸法钛白粉水洗及水循环膜处理工艺
依托课标 夯实基础 精准备考
翠鸟博士的科学指南:水循环
你认识洋流吗
跟踪导练(五)6
一类洋流运动方程的显示行波解
基于课标“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
水循环高效矿井乏风热泵系统分析与应用
太阳能水循环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