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实践为导向的高职课程改革与创新

2018-08-11曾妮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14期
关键词:实践导向改革高职

曾妮

【摘要】课程是教学改革的落脚点,课程建设与教育质量提升具有密切关系。实践导向的课程改革和创新最终目标是帮助学生形成能胜任工作岗位所需要技术技能的实践能力,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吻合。因此,高职院校开展实践导向的课程改革和创新对解决当前高职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提升高职教育人才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实践导向 高职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4-0060-02

一、高职教育课程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课程设计与职业岗位能力需求脱节

首先,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脱节。由于课程内容编制并没有从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出发,学生毕业缺乏核心就业能力。高职院校教师是编制课程内容的主体,依然存在重理论和学科化倾向等现象,忽视课程内容与就业核心岗位能力的联系。其次,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学模式简单、教学策略缺乏设计,课堂教学存在教师围绕教材机械备课,按照教材内容播放课件,缺乏讨论、实物展示和制作等现象。最后,课程评价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忽视过程评价,评价内容以知识掌握程度为主,缺乏对技术技能操作和知识运用的评价,导致高职毕业生缺乏核心岗位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课程建设缺乏高职教育特色

高职教育的生命力在于突出其类型特色,即职教性。高职院校与企业、学生学习与企业工作实践存在紧密的联系,这种本质属性决定了高职教育课程的“跨界”特质,也决定了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具有自身的类型特色。高职教育课程应该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课程,课程内容有其独特的课程结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融合是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的关键。

由于高职院校教师大多数是“校门到校门”的背景,缺乏企业生产实践经验,目前高职院校教师下企业锻炼大多数是流于形式,或以带学生赴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为主,高职教育课程开发又缺乏企业技术人员参与等原因,导致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不够深入,高职教育课程与企业生产联系不够紧密,课程缺乏类型特色,导致高职院校毕业生不受企业欢迎。

二、实践导向下的高职课程改革与创新

(一)构建课程体系

高职教育专业课程建设的理念和内涵与普通高等教育不同,其区别在于普通高等教育按照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体系,即“学科——知识——课程”;高职教育以职业岗位核心能力为重的理念构建课程体系,即“岗位——能力——课程”。高职教育专业课程要求突出“职教性”,培养学生就业核心能力,其中专业入门课程要求“会”,专业核心课程要求“精”,专业提升课程要求“懂”。

在构建体现职业岗位核心能力的专业课程体系中,高职院校要组织职教专家、专任教师、企业技术人员等,从职业岗位的能力需求出发,对产业链中职业岗位进行差异化分析,明确适合于高职学生工作的核心岗位,并根据核心岗位分析其核心能力,再由核心能力确定专业核心课程。可以说,分析职业岗位核心能力是系统设计实践导向的高职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逻辑起点。

(二)优化课程内容

现在高职院校的教师普遍知识水平较高,但是实践能力相对较弱。尤其是在高职院校中,部分教师并没有参加过实际的工作,所以实践操作的能力不高,在教师课程讲授的过程中,多是讲授一些理论知识。为了改变这种情况,高职院校一方面可以引进一批实践能力较强,并且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人参与到课程内容设计中,他们对于实际工作需要的知识点更加清晰,所以在课程内容改革的过程中需要借鉴他们的工作经验。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还可以开展相关的产学研合作,为企业的发展培养一批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学生,让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深入参与企业的生产活动,在实际的应用中提升对于课程知识、课程内容的理解。高职院校应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适合学校发展的课程改革策略,保证在课程内容改革的过程中优化整个教师资源,促进学生实际能力的发展。

(三)编写校本教材

高职院校教材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环节,也是实践导向的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的主要落脚点之一。高职教育实践导向的课程改革与创新的教学成果要固化成教材,校本教材是高职院校继续推进课程建设的重要载体。适用于实践导向的高职教育校本教材要以培养学生实践操作的技术技能为目标,既要注重一定的技术知识介绍和技能技术操作训练的内容,更要注重技術知识和技术技能的融合,将二者内化成职业能力的内容,体现出高职教育专业特色、课程特色和校本特色,满足高职教育课堂教学“学中做、做中学”的需求。教材编写过程中,一方面要求高职教师具备编写教材所必需的教学经验、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另一方面鼓励行业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实现教材内容与生产实践对接。高职院校教师要深入到企业中去,研究具体的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组织教材内容;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要把企业的诉求反馈给教师或者直接参与教材内容编写等。

(四)深化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影响着高职院校的长久发展。高职院校必须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这个过程就离不开企业的参与。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生产性实训基地、“厂中校”、“校中厂”、“驻企工作站”、“大师工作室”等平台,紧紧围绕实训基地建设、实践教学、人才培养、企业参与度、技术研发、地方政府政策保障相关建设要素,出台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运行标准,深化校企合作。企业全程参与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促使教学内容与工作内容一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推进“教学做”一体化。整合学校已有的实训基地教师资源,通过送、培、带、引、聘等方式,建设一支高水平专兼结合的实践教学团队,提升其服务企业,研发、推广高新技术的能力,进一步夯实校企合作长效共赢的基础。

综上所述,实践向导的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应该满足高职院校学生“职业发展、个性发展、全面发展”的价值诉求。课程的改革与创新把实践应用能力和专业知识学习相结合,以学生的学习特征和习惯,及个人对职业岗位的适应能力为标准,为高职教育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重要的途径。

参考文献:

[1]陈兴廷.高职院校课程考核改革的实践探索[J].考试周刊,2017(98):45-45.

[2]李向群.实践导向下高职教育课程改革路径研究[J].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28(2):28-30.

猜你喜欢

实践导向改革高职
改革之路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瞧,那些改革推手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