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反思”在中职外科护理教学中应用

2018-08-11杨鑫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14期
关键词:教学反思实验课中职

杨鑫

【摘要】中职的学生普遍学习兴趣不浓、参与性不强,我们教师需要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多种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的目的。

【关键词】教学反思 中职

【中图分类号】G434;R4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4-0058-02

从事教学十四载,从一名青涩的教师,成长为如今的讲师。一路上,我参加辽宁省职业教育师资骨干教师培训、辽宁省中高职院校骨干教师教改背景下微课制作与教学应用等多项培训来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水平;到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进修提高自己的临床实践技能;同时作为抚顺市红十字会的急救讲师团成员在抚顺市普及急救知识等;各种角色的锻炼,已经让我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战士”。我不断的探讨并反省,取其精华;从而不断前行。下面是我个人在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反思,希望与大家分享:

一、大胆展示自己,让学生更加自信

中职的学生在学习中不主动、普遍缺乏参与感。所以我们的教学不只是单纯的教师讲授,学生倾听,更多的应该是学生的体验、感悟。并且在教学中应该给学生足够的舞台、足够的空间、足够的平台。例如,在某个班级上课时,对于枯燥的医学理论讲解,学生普遍关注度不高,听课兴趣不够浓厚。这样适时的让他们讨论一个在以后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静脉输液,初起,正常排气、回血等。二十分钟后手“鼓包”了,问问都有哪些可能性?学生顿时都精神抖擞,有努力查找原因的,也有想知道答案的,“可能是患者手乱动了?”、“可能是护士技术不过关?”、“可能是?”,顿时学生们的小眼神一个个都看向我,那种期待,那种求知欲,终生难忘。然后等学生讨论结束后,给出答案:本输液器的末端针尖处有个针尖大小的小突起,在进针时损伤血管,造成“鼓包”;给出答案后大家恍然大悟,还可以出现这样情况吗?概率很小,但是如果你是当时的责任护士,你能正确的处理吗?同时也留给学生一个思考。看到学生认真的参与,积极的状态,日后的课程中我都会准备一些有没有答案、让学生脑洞打开的小问题来讨论。最后学生勇敢参与讨论的,不管对错,都给予鼓励肯定。这样既提高学生的专注力、又活跃了课堂。同时也充实了他们的“小宇宙”。

二、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非常大的一部分都要走进卫生服务行业的一线去工作,所以对动手能力的要求很高。这就要求我们平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都围绕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上来。并且,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学习能力才能不断的巩固、提高。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教师会经常上网查阅资料、去医院进修学习、案例分享等多渠道收集资料,上课时分享给学生。同时也鼓励学生多关注生活,或者通过布置作业等形式让学生了解疾病,體会疾病。相关的病例也会让学生在课上分享,对学生组织语言、提高表达能力也是一种锻炼。在实验课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更是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在实验课上,我们教师多指导,学生重复操作,教师手把手指导,并且通过讲授——指导——练习——指导——考试——复习等方式巩固学生所学,不断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作为引导者,应指导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以下是我常用的一些方法:

(1)分组学习讨论

例如在上外科心肺复苏的实验课之前,先把学生分组,确定组长,让学生先预习相关内容,然后用小纸板把预习的内容画出来或者用简洁的语言表述出来。在下节课上课的时候分别派代表分组展示,其他的同学负责纠错,挑毛病,最后教师对每组的作品进行点评并总结。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氛围非常好。每组根据表现分别加分,最后分数最高的组的成员会在平时成绩里加分。尽管这种方法,不适合所有的学科,不适合这门学科的所有章节,但是我们教师依然要不断的探索,积极的努力。这样既能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提高了,学习兴趣就更浓了。

(2)激发学生的“小宇宙”

现在特别流行的一个词就是“圈粉”,如果让学生成为教师忠实的粉丝,那课堂就容易并有趣的多了。所以我们要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并充实他们的“小宇宙”。我们或许通过直观演示、或病例分析、或分组讨论等多种形式,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比如在学习急性化脓性腹膜炎之前,我都会问的一个问题:请问在日常生活中,哪些你看到、听到、搜到的疾病会“肚子疼”呢?下面的学生特别热情,答案也是脑洞大开——“女生的痛经”、“肠炎”、“阑尾炎”、“胃炎”、“肝癌”等等,学生当时真是太可爱了,有时候他们也会反驳别人的答案。总之只要你的问题“接地气”,学生的可爱之处,认真学习的劲头马上就会显现。这种方法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过程也就“变苦为乐”。在学生的心理都有一个能量库,等待大家去开发。

四、多种教学手段的联合应用

一节课四十分钟的时间,单一的教学法会让学生陷入枯燥的情绪,所以我们一定要多种教学手段的联合应用。例如讲授止血章节时,我首先让学生看一些自然灾害或外伤的视频以及图片,借助多媒体的方式让学生有感官的认识,并意识到止血的重要性。然后借助教具——橡胶止血带,在老师示教止血带止血的过程中,学生认真学习,然后学生之间相互操作;在这过程中教师手把手指导。操作结束后,教师指出出血部位,让学生实际操作止血、教师点评。结束后放微课——学姐应用止血带的操作视频,让学生查找差距,并认清努力的方向。总之就是让学生在各种教学手段的变化中记忆更牢固。

以上是多年的教学反思,希望和大家批评指正。

猜你喜欢

教学反思实验课中职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自由”的实验课
上实验课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一堂实验课引发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