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戏趣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2018-08-11倪恩凤
倪恩凤
【摘要】园本课程的建构需要结合幼儿的兴趣、特点、需求与本地区的传统文化。在“继承优秀民族文化遗产、立足当今幼儿发展需要”理念的引导下,本园的戏趣课程应运而生。戏趣课程的实施既促进了幼儿多方面协同发展,也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教研观念。本文将介绍戏趣课程的产生背景与研究历程,并从理念与实践两部分进行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幼儿园 戏趣课程 开发 实施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 18-0077-02
一、课程背景
1.幼儿的兴趣
《指南》中认为: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他们充满了无限的潜能,他们不断的在社会中学习、发展。我园的孩子善良、淳朴,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转换,很多父母外出打工,由祖辈负责教养孩子,导致了隔代教养的问题。因为以上种种原因,在家庭里没办法提供那么多机会给孩子表达、表演。另一方面,隔代教养使得很多祖辈经常带孩子去看戏,也给孩子提供了接近戏剧的机会,对戏剧产生兴趣。我园一直在寻找一个载体,填补、引领孩子发展中的需要,发展农村幼儿的各项能力。我们尝试过儿童戏曲、布偶戏、儿童话剧,影子戏。在探索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单一的戏种没有办法满足孩子的需求,因此我们将儿童戏曲、儿童话剧、影子戏、布偶戏相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戏趣》课程。
2.章安古郡历史悠久
章安古郡历史悠久,自西汉昭帝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建回浦县,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东汉光武帝时开始改名章安,三国吴少帝太平二年置临海郡,章安作为郡县治所,一直延续至唐高祖武德四年,期间700多年,历史上曾是浙东南沿海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素有“海疆都会”之称。章安古郡的文化底蕴深厚,我们希望寻找一个载体让章安的本土文化深入幼儿心中,因此我们认为“戏”是一个很好的课程形式,以“戏”为载体,以“本土文化”为表演内容,开设了园本课程《幼儿园戏趣课程》,将传统文化和本土文化有机融合,让幼儿在自己感兴趣的表演游戏中,能够促进幼儿全方位的发展。
二、研究历程
第一阶段:“戏曲传承”
一开始,我们旨在传承“台州乱弹”,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发现戏曲表演的游戏成分不高,不够自主,幼儿重模仿,表演范围比较局限。同时戏曲表演更多涉及的是艺术领域,对技能要求较高,无法体现孩子综合能力的发展。
第二阶段:“影子戏”和“布偶戏”
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孩子们都很喜欢手上拿着东西进行表演,于是我们思考有没有哪些剧种能让孩子借助东西来进行表演、表达。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学习兴趣,最终我们选定影子戏和布偶戏两大剧种。在实施过程中,我们确定了两种表演形式,一种拓宽“戏”载体,确立了小班以“布偶戏”为主,中大班以“影子戏”为主的操作模式;同时在原有的戏曲传承中,我们也开拓了“儿童话剧”这一分支,增加表演的游戏性。
第三阶段:戏趣课程
到了研究的第三阶段,我们发现单纯的戏曲表演和影子戏、布偶戏已经无法满足幼儿的表演欲望,经过共同讨论、教研活动,我们将戏曲表演和影子戏、布偶戏整合成《幼儿园戏趣课程》,确定了适合幼儿的表演内容,确立了表演模式,提出了相应的支持策略,形成了系列墙面展示、游戏案例、表演视频等,推进幼儿表演游戏的学习与发展。
三、课程价值
1.促进了幼儿多方面协同发展
幼儿在不断的制作、彩排、表演时,正是在自觉地发展着肌肉的协调性、灵活度、手眼协调能力以及空间方位感知等。制作道具过程中手部合作能力和小肌肉活动的准确性为幼儿握笔能力提供了准备,同时还为幼儿的语言表达提供了很好的环境,为后续的读写活动积累经验;由于道具的分割、连接与操作中的空间方位都与科学、数学密切相关,使得幼儿在游戏中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和预测,逐步发展着自身的科学素养;制作与表演的过程也是幼儿的艺术创造活动的过程;在课程的实施中,为幼儿学习分享、协商、谦让、轮流、合作等社会性交往技能提供契机,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同時幼儿从简单的复述儿歌、绘本到改编、创编故事的过程中,发展着幼儿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另外,在游戏过程中幼儿的自主性、自信心、抗挫能力以及积极尝试等自我情绪方法也得到了发展。
2.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教研观念
通过本课程的研究和实施,提升教师表演游戏的组织和指导能力,同时转变教师的教育观,从关注如何教转到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经验获取以及幼儿的“哇时刻”。教师在活动中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游戏的核心价值观,在活动中不断解惑、归纳、总结,改进教师教育行为,提高教师高质量观察、支持、分析、反思技能,促进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园内教师多项课题、多篇论文在不同级别内立项及获奖。幼儿园戏趣课程的实施在全区范围的同行间交流、观摩实施成果,形成了区域性的示范效应。
四、课程理念
1.在想象的空间里自由创作
旨在让孩子感受传统戏的特点之后,创作出属于孩子自己的戏,包括剧本的改编与创编、角色的制作与创作等。
2.在表演的海洋里积极表达
在表演的过程中,孩子们能尽情地扮演角色,通过肢体动作、语言来表达角色的情绪情感,旨在让每一位孩子都敢于表演、乐于表达、善于表现。
3.在艺术的世界里体验快乐
戏趣课程集做、说、唱、演为一体,具有浓厚的艺术气息,孩子们在制作角色、表演剧目的过程中,感受艺术活动带来的快乐,收获表演成功之后的满足。
五、课程性质
本课程具有四大性质:游戏性、艺术性、创造性、综合性。
《纲要》中提到:“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只有在玩中学,幼儿才不会感到有学习任务,没有心理压力,在快乐中获得成长。幼儿的各种游戏,是幼儿寻取欢愉的主要途径之一,有了游戏,幼儿便有了自发和自主,便有了自我满足。戏趣课程是幼儿运用角色演绎“故事”的一种表演游戏活动。它以传统戏曲为基础,以游戏为形式,以表演为手段开展的活动,是介于游戏性、艺术性之间的一种艺术游戏活动。在表演活动中,除了规定的戏曲节目和道具制作之外,幼儿还可以根据已有生活经验,自由创编节目和道具,因此,本课程也具有创造性。
该课程涉及语言、艺术、社会、科學、健康等各方面领域,因此毋庸置疑,该课程是一项综合性的课程。
六、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在课程设计与开发过程中,设计者对所设计的课程的总体理解,也是作者对幼儿在一定学习期限内的学习效果的预测。在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过程中,目标处于核心位置,它既是课程设计的起点,也是它的终点。文章主要从幼儿的兴趣与发展需要、社会化过程及个性形成等方面的规律与特点出发,制定了一套切实可行的目标,以下是戏趣课程的总目标,我们还根据实际制定了一整套切实可行的各领域具体发展目标。
1.培养乐表演、善表现、懂沟通、会创造的自信儿童。
2.传承古郡文化,激发身为章安古郡小公民的自豪感。
3.不断更新儿童观、教师观、教育观,提升专业素质。
4.打造一支团结的、积极向上的、拼搏奋进的教师团队。
七、课程内容
1.戏趣课程内容分类
根据农村孩子的特点,我们将戏趣课程分为舞台上的“戏”和幕布后的“戏”,同时我们将戏趣课程的种类从题材内容和场幕结构两个角度来划分,如下图。
2.各年龄段游戏内容例举
八、幼儿园戏趣课程实施
幼儿园戏趣课程属于游戏课程中的微型课程,在实施过程中主要有五种类型,而这五种类型每天在不同的时间段出现,保证孩子每周都有参与的机会。幼儿园的具体安排是:
(一)主题背景下的表演活动
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按照建构式教材中,选定部分主题,确立表演内容,幼儿在影子戏小剧场、班级小舞台、乡村大舞台、影子戏大剧场、影子戏制作室围绕表演内容进行制作、彩排、表演,中间有自由延伸和发展。教师在其中观察分析幼儿的游戏过程,并记录幼儿的精彩时刻,寻找哪些发现是预料之中的?哪些发现是意料之外的?教师是否需要进行正式的教学以提升幼儿的经验?
教师在选取内容之后,需要对整个流程做个全面有计划地安排。整个活动的预设也是非常重要的。
(二)自由生发的表演活动
在实施的过程中,幼儿喜欢新鲜事物,对于规定的、表演很多次的活动并不感兴趣,因此孩子们会在游戏中生发出各种新的主题,教师在其中观察分析幼儿的游戏过程,并记录幼儿的精彩时刻。
九、幼儿园戏趣课程的评价
在戏趣游戏中观察幼儿,是加深教师对幼儿活动兴趣、个体需要以及发展水平的了解,帮助教师更深刻地理解幼儿,以决定如何协调环境,并采取应有的态度配合儿童成长的需要,同时调整自己的儿童观和教育策略。
1.学习故事,记录幼儿游戏中的精彩时刻
观察中,我们采用“学习故事”的形式,记录幼儿在游戏中的精彩时刻,教师给予识别、回应,了解在游戏过程中发生了什么样的学习,思考后续的推进策略。
2.影音记录分析评价法,解读幼儿游戏水平
教师在表演活动中,用照片、视频的方式记录幼儿在游戏中的过程,事后对幼儿的游戏行为进行解读,对幼儿的原有经验进行分析,并对接下来的活动进行反思与调整。通过这样的形式,可以让教师更好的了解幼儿的游戏水平,并进行持续地推进。
总之,通过开展生动有趣、丰富多彩的戏趣课程活动,促进幼儿在语言、艺术、社会等方面全方位均衡的发展,为幼儿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让每一位孩子敢于表演、乐于表达、善于表现。
参考文献:
[1]朱幕菊.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