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发掘现场文物损坏的原因及保护措施分析
2018-08-11徐浩
徐浩
摘 要:文物是专家和考古人员考察古代历史信息的基础,文物具备和体现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能够推动考古行业的持续发展。文章从文物的重要性出发,分析了考古发掘现场文物损坏的原因,总结了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措施。
关键词: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损坏
考古发掘现场是文物发现和出土的主要地点。文物保护工作的重心开始主要集中在实验室,主要是对文物进行入库保护和修复等。但是随着文物保护研究的不断发展,研究者发现文物受破坏最严重的阶段大都是文物出土后的那段时间,刚出土的文物更容易遭受腐蚀。为此,在考古发掘现场的文物保护就成为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考古发掘现场的文物保护,是文物保护工作者在考古发掘现场,在文物和其他考古材料被放置在大气环境中直到被转移到实验室之前,对文物以及考古资料进行样品采集、数据记录、简单后续处理等一系列工作的统称。考古发掘现场的文物保护工作的目标是为了确保出土文物资料的完整性,并通过现场保护技术的实施,为之后的实验室保护处理奠定较好的基础,以减少新的环境对文物产生的损害,从而达到在短时间内对文物进行临时抢救的保护。考古发掘现场的发掘工作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具体有温度、湿度、含氧量、微生物含量等。其中任何一项因素都可能导致文物的剧烈变化,进而破坏其完整性。再加上文物本身由于年代关系,难免会出现一些老化现象。为此,考古工作人员需要认真分析考古发掘现场文物遭到破坏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考古发掘现场的文物保护工作是一项系统性较强的工作,相应的保护理念和方式需要贯穿整个考古发掘工作。只有科学的保护方式才能降低外界因素和发掘操作带给文物的影响。而对考古发掘现场文物破坏的原因进行分析,有利于工作人员制订相应的保护方案,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进而确保文物的完整性,为后续文物研究和历史考察工作的奠定基础。
此外,在分析了考古发掘现场文物破坏原因,采取了相应的保护措施后,考古工作人员可以以文物信息为依据,进一步对考古遗址进行考察,并在做好文物保护工作的同时,做好考古遺址的保护工作。只有保护好文物和考古遗迹,才能为相关研究提供实物证据和可靠消息。
1 考古发掘现场文物损坏的原因
1.1 外界温度和湿度的变化
考古发掘现场中的文物由于长期埋在地下,已经适应了地下的温度和湿度。而在发掘工作进行的过程中,文物面对突然的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可能会出现破损等反应。例如,考古发掘现场的漆木器,由于时间原因,其表面必然会形成细纹和裂缝等现象。如果考古发掘现场的温度和湿度与地下的温度和湿度相差较大,漆木器在出土时会因为空气中水分的变化而发生剧烈的表面变化,进而导致漆木器表面结构收缩,引发漆木器漆皮脱落和起翘、漆木器本体出现裂缝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会对漆木器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进而影响了漆木器的样貌,不利于研究人员对漆木器进一步观察和研究。
1.2 微生物和害虫的侵蚀
微生物和害虫对考古发掘现场文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文物色泽和完整程度上。文物在被发掘出来前一般处于密封空间内,所以接触到的微生物数量较少。文物在考古发掘现场被发掘出来后,能够接触到的微生物数量会急剧增多。文物的表面材质和考古发掘现场空气中的细菌和真菌接触后,会产生生物反应,从而在器物表面形成有机化合物,使文物出现不同程度的变色。在实际的考古发掘中,经常会出现木质文物在出土后颜色逐渐加深的情况。这将会对文物的进一步研究造成不利影响。年代相对久远的文物的表面大多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这些有机物质则是昆虫的日常所需,所以部分文物会因被昆虫啃食出现损坏的情况。而往往虫蛀对文物完整程度的影响最大。
1.3 酸性物质的侵蚀
在工业行业发展相对迅速的时代中,空气中难免会含有部分酸性物质,如二氧化硫和氮氧化合物等。这些物质在和空气中的水分结合后,产生剧烈的化学反应,形成腐蚀性较强的酸性物质。而考古发掘现场的文物一旦和这些空气中的酸性物质接触后,其表现就会遭到腐蚀,其完整程度和美观程度将会遭到破坏,这其中以金属材质和纸质文物最为显著。
1.4 空气氧化作用
在潮湿环境下,空气中的氧气会在紫外线的作用下产生新生氧。这种新形态的氧元素和文物中的有机物质产生氧化反应后,会使文物表面出现发黄和褪色现象。这种氧元素还会和水分子反应形成过氧化氢,使彩绘文物出现掉色和变色等现象。
2 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措施
2.1 控制现场的温度和湿度
温度和湿度控制是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中的关键,因为温度和湿度会影响到一系列的文物发掘工作。通常情况下,考古工作人员会结合出土文物的材料、性质、珍贵程度采取相应的温度和湿度防护方式。例如,针对含水量较高竹制器皿,工作人员通常采用浸泡的方式来保护文物,以此来实现对文物内外部湿度的均衡;针对含水量为100%的文物,工作人员往往采用密封的方式来保持文物内部和外部湿度的均衡;针对需要保持干燥的文物,工作人员采用干燥剂(大多采用硅胶干燥剂,主要原因是硅胶干燥剂的污染较小且没有气味,不会对文物产生过多的影响)来保持干干燥。
2.2 对必要文物采取密封和避光措施
为了避免考古发掘现场出土的文物与空气中的酸性物质发生反应,也为了避免被外界微生物和害虫侵蚀,考古工作人员有必要对文物进行密封和避光操作。外界环境中的灰尘、二氧化碳等物质尽管不会对文物造成过多的影响,但是难免会和文物发生生物反应和化学反应,而密封和避光操作能够避免文物和外界物质直接接触。为此,工作人员可以对考古发掘现场的文物采取相应的密封和避光措施,如用保鲜膜等封闭性较好的材料包裹文物,为文物适应外界环境提供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在采取避光措施方面,有实验表明黑色塑料袋本身具有一定的挡光作用,能够进一步遮挡空气中的紫外线,进而减少外界光线对文物的影响。而且黑色塑料袋的价格相对便宜,适合被广泛应用在考古发掘现场的文物避光操作中。
2.3 进行有害微生物和害虫防治
现有相关成果显示,考古发掘现场的微生物和害虫会对文物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并且威胁到了考古发掘现场的文物和遗迹的保存。为此,考古人员需要采取微生物和害虫防治措施。如果工作人员不能针对微生物和害虫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它们很可能会导致文物进一步被破坏,增加已经受损文物的被破坏程度。为了避免上述问题的产生,考古人员在开展考古发掘现场勘察和发掘工作的过程中,应在考古发掘现场使用熏蒸剂,并且要确保熏蒸剂的应用效果能够渗透到考古现场的每一个角落中。害虫和微生物等有害生物在熏蒸剂的作用下会减少,进而达到灭虫杀菌的目标。
2.4 采取氮气保护
近年来,氮气经常被应用在食品保鲜、药物储存、塑料制品生产中,并且开始逐步应用到了考古發掘现场的文物保护中。使用氮气对考古发掘现场文物进行保护,能够避免文物进一步和空气中的其他物质发生反应,产生风化现象。现阶段,已经有部分文物考古发掘和保护单位购置了制氮机,使新出土的文物在短时间内与外界空气和水分隔绝,做到了对考古发掘现场文物的有效保护。此方式尤其适合应用在木质文物、金属文物、纸质文物、彩绘文物等类型文物的保护工作中,能够确保文物最大限度地保持原本形态。
3 结束语
考古发掘现场的文物不仅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更是博物馆展览和科学研究的重要物质材料。影响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的外界因素较多,为此,考古工作人员需要分析考古发掘现场文物破坏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减少不利因素带给文物的影响,为后续工作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黄建华.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的理念与现状[J].西部考古,2009(1).
[2]赵西晨,邵安定.试论“及时性”在考古现场保护中的重要意义——以张家川战国墓地现场保护实践为例[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9(4).
[3]李斌,吴晨,容波.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方法和材料的新进展[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
[4]张涛.论考古发掘中遗迹的预防性保护[J].湖南省博物馆馆刊,2013(1).
[5]李艳萍,成小林.青铜文物保存环境现状及预防保护措施[J].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