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EM的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可靠性机理研究
2018-08-11张美莲佘廉
张美莲 佘廉
摘要:以西方应急响应有关研究为基础,提出了我国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可靠性机理的概念模型,利用问卷调查获得的数据对模型中响应可靠性的影响因素及形成路径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危机情景下应急响应系统的组织结构、运行机制、组织文化、领导力是保障响应可靠的重要因素;构成应急响应可靠性高低的子能力从大到小依次是合作能力、协调能力与沟通能力;研究还指出了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可靠性形成的12条实现路径。其现实意义在于各地应急部门可以针对实际情况和薄弱环节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实现应急响应可靠性的提升。
关键词:应急响应;可靠性;重大突发事件;结构方程模型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8.02.0004
一、文献回顾
国外灾害管理研究起步较早,应急响应早在上世纪末就受到了研究者的关注。Tierney曾指出,关键任务的实施,……应急响应活动效果的影响因素是近几十年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灾害管理研究的热门主题[1]。
回顾西方应急响应有关研究发现,不同阶段研究具有不同特点:第一,早期文献没有严格区分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研究者通常概括提出影响应急管理的多重因素,没有指出哪些因素影响应急响应,如Quarantelli提出社区灾害管理评价的十条标准[2],其中不乏针对应急响应环节;第二,研究提出了实现有效响应的原则,但是缺少进一步细化分解。Harrald认为规范性和灵活性是成功灾害响应的两个标准[3],却没有对标准的实现指标进行讨论或验证。第三,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者通过理论建构或实证提出应急响应绩效影响因素或关系模型,如Bigley和Roberts提出,通过灵活运用组织快速调整、有限即兴以及灾害认知管理方法等机制可以提高复杂环境中组织的灵活性和可靠性[4]。Ansell,Boin和Keller构建了跨界危机治理理论模型,认为跨界危机治理依赖于灾前准备、危机领导力以及动态行动。灾前准备奠定基本的响应运行结构,而后两者有助于实现灾时快速适应[5]。第四,此后又涌现一些微观但深入的研究,多从单一因素讨论与应急响应的关系,如Wachtendorf和Kendra从组织即兴和灵活性方面来探讨卡特尼娜飓风应急响应过程的失败[6]。Leonald和Howiit结合维多利亚森林大火探究了有效应对极端事件的组织形式及程序问题[7]。类似研究还围绕危机决策、信任、沟通、信息技术、协作等因素展开。
这些研究不仅加深了学界对危机管理和危机响应的理解,也有助于改进应急响应实践,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研究中多用“best practice”、“high performance”、“better response”等来表示应急响应有效或高效。管理学上一般认为绩效(Performance)包括效率(Efficiency)和效能(Effectiveness),绩效多涉及投入产出比,但已有研究较少考虑响应投入问题,更多是谈效能、效果,所以用“high performance”不够准确。其次,“best practice”往往是理想状态,实践中难以实现,因此,我们考虑采用底线思维,借鉴系统工程中可靠性(Reliability)的概念来评价响应过程。当应急响应活动或者系统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达到一定程度时我们就认为响应可靠。第三,已有研究或忽视了区别应急响应和应急管理,或缺少影响因素间关系的讨论,或从单一角度进行论证,但应急响应是一个连续活动且多因素交互作用的集合。纵观国内近年有关研究,应急响应主题的文献数量不少,但有关影响因素的讨论或者绩效方面的实证较少。在我国,究竟以政府为主体展开的应急响应行动绩效如何,应急响应成败究竟与哪些因素相关,这些因素之间又存在什么关联等诸多问题还有待探索。因此,文章试图从组织角度出发讨论应急响应可靠性的影响因素,揭示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系统要素与响应可靠性之间的复杂关联以及响应可靠的实现路径。
二、构建我国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可靠性机理的结构方程模型
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SEM)是社会科学研究中广泛使用的统计建模研究技术,是一种包含显变量与潜变量的全面的模型方法,可以对变量建立因果关系并进行估计和检验。一般由结构模型和测量模型组成,結构模型用来描述潜变量之间的关系,测量模型用来描述显变量(指标)和潜变量之间的关系。潜变量是指一些不能准确或直接测量的变量,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经常会涉及这类变量,如文中的组织文化氛围等。由于结构方程模型能够同时处理多个因变量,适合进行多因分析,因此采用它来确定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绩效的多个影响因素间的复杂关系。
(一)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可靠性机理的结构模型
可靠性在系统工程中指的是系统在规定的条件下,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将可靠性概念引入应急管理的研究并非首次出现。兰德公司研究人员将“响应可靠性”视为灾时应急响应系统在一定水平之上实现系统功能及目标的可能性,或者说系统在特定水平之上履行响应能力的可能性[8]。安金朝把“应急响应过程可靠性”界定为由各个应急响应活动有机构成的基本任务阶段,在各自的应急限制期内顺序启动,调用相关的人力资源、软件和硬件资源,在所处的内外部环境条件下,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应急响应任务的能力[9]。因此,应急响应可靠性是指应急响应系统在灾后开展一系列救援活动以实现救人、救物和防止次生衍生灾害等目标高低的能力大小或概率高低。
应急响应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如李湖生等认为应急响应能力清单包括抢救与保护生命、满足基本需要、保护财产和环境、消除现场危险因素以及事件管理协调的能力[10];童星等指出应急响应能力包括前期处置能力、快速评估能力、分级响应能力、应急指挥能力、协调联动能力以及公共沟通能力等[11];McConnell等认为应急响应能力是指系统计划、领导、政策、程序、人事、培训、材料、器材和设备等在灾后满足需求的能力[12]。纵览国外关于“如何实现更好的应急响应”有关文献,Comfort,L.K.,Waugh,W,Kapucu, N.等人反复强调响应过程中协调[13-14]、合作[15-17]和沟通[18]的重要性。因此在本文中,应急响应能力主要包括应急协调能力、应急合作能力和应急沟通能力。尽管应急响应目标能否有效实现还取决于应急准备阶段的影响因素(如预案有效性、人员培训程度、应急物资储备等),还受其他调控因素的影响(如事件复杂程度、环境影响等),但在本文中对这些前置或调控因素不作考虑。
明确应急响应可靠性和应急响应能力后还需要分析应急响应系统构成要素。国内研究中对应急响应系统构成有几种观点:一是把系统分为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二是把系统分为决策子系统、指挥管理子系统和职能执行子系统[19];三是将系统分为硬件子系统、软件子系统以及人子系统[20],这些系统构成略显简单,忽视了系统间动态关系,文章从组织视角出发,借用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中“人-机-法-料-环”五大影响产品质量要素的思想,结合国外研究中有关应急响应系统主要影响因素的讨论,提出从应急响应组织体系的领导[21-24]、结构[25-26]、机制[27-32]和文化[33-37]出发,构建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可靠性机理的概念模型(见图1)。
该模型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应急响应系统构成因素(组织结构的规范性、组织运行机制的灵活性、组织文化的创新性、组织领导的能力高低)与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核心能力(协调能力、合作能力及沟通能力)之间的关联,二是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核心能力(协调能力、合作能力及沟通能力)与应急响应可靠性之间的关系。模型中因变量有1个,即应急响应可靠性;自变量有4个,即组织结构、组织运行机制、组织文化、组织领导因素;中间变量有3个,即协调能力、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二)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可靠性机理的测量模型
结构方程模型研究所涉及的研究变量有显变量和潜变量两大类,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可靠性机理的概念模型中潜变量需要通过显变量进行具体分析。对上述概念模型中的变量进行定义及分类,得到8个潜变量(组织结构、组织运行机制、组织文化、组织领导、协调能力、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及应急响应可靠性等),44个显变量,具体含义描述见表2。运用AMOS17.0软件构建了初始结构方程模型,见图2。
三、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可靠性机理的实证分析
(一)数据来源
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采用邮件发送问卷和现场发放问卷相结合的方式,主要调查对象为政府应急工作人员和应急管理领域研究者,共回收问卷264份,基本满足SEM最少的样本需求为200以上的要求。其中电子邮件方式回收229份,现场调查回收35份,最终有效问卷221份,有效率为83.71%。具体数据来源及回收情况见表3。
在有效样本中,从性别构成来看,男女比例为69:31;从年龄层次来看,30岁以下的受访者约占三分之一,这与样本以区县基层应急管理工作者为主有关;从工作经验来看,约三分之一受访者刚刚接触或只有2-4年相关工作经验,有约9%的受访者拥有10至15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工作经验。从突发事件类型来看,受访者参与处置的事件类型较多的是自然灾害和社会安全类突发事件。总体而言,样本结构基本合理,被调查者在性别、年龄、学历以及工作经验等方面的分布相对科学,避免了样本的单一性。文章运用SPSS17.0软件进行描述统计及信度效度分析,采用AMOS17.0软件进行模型的假设检验。
(二)模型信度和效度分析
1.信度检验。信度分析是用检验显变量的方差对潜变量的可解释程度,本文采用学界较为通用的Cronbachs α系数法来检验问卷中各个项目的内部一致性。一般而言,Cronbachs α系数大于0.80表示问卷是良好的,0.70-0.80之间是可以接受的。该研究中组织结构的Cronbachs α值0.845,组织运行机制的Cronbachs α值0.831,组织文化的Cronbachs α值0.833,组织领导的Cronbachs α值0.795,协调能力的Cronbachs α值0.816,合作能力的Cronbachs α值0.802,沟通能力的Cronbachs α值0.814,应急响应可靠性的Cronbachs α值0.801,各值均高于0.70,因此该测量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变量间的内部结构一致性比较好。
2.效度检验。效度检验包括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由于模型中的各个模块均是从国内外研究成果基礎上提炼而来,并在访谈中作了修改,因此测量量表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通过构建各测度项的CFA(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根据其拟合效果和回归参数来检验各子量表的收敛效度。表4呈现了各测项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拟合结果均符合参考值要求。在各子量表的回归参数估计中,潜变量对显变量回归系数的临界比(C.R.)都大于1.96,标准差大于0,估计的R2都大于0.3,因此显变量对于潜变量都具有解释力。总的来说,该模型的效度比较理想。
(三)模型评价与结果分析
模型评价的依据是模型的拟合度。整体模型拟合度是用来评价模型与数据的拟合程度,包括绝对拟合度、近似误差指数、简约拟合度和增值拟合度四类。通过AMOS 17.0运算得到该结构方程模型的若干拟合度指标,与评判标准相比较发现,在自由度为294时,卡方值(χ2)在0.05水平上显著,卡方自由度比值(χ2/d.f)的值为3.523,高于3的参考值;拟合优度指数(GFI)、正态拟合优度指数(NFI)、比较拟合指数(CFI)都小于0.9;近似误差方根(RMSEA)大于0.06的参考值,总的来说,初始模型检验达不到评判标准要求,意味着初始模型有待修改。根据AMOS运算提供的修正指标对模型进行逐步修正,通过建立一些残差间的变量关系及变量间的路径关系(组织结构运行机制,组织结构组织文化,组织结构组织领导,运行机制组织文化,运行机制组织领导,组织文化组织领导)来实现,并通过不断地调整与完善,最后得到修正的结构模型,表5显示了初始模型与修正后模型的拟合度检验结果。
对修正后的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可靠性机理模型结果进行分析,主要通过对潜变量之间的路径系数和P值来判断二者之间的影响程度与假设关系是否成立。AMOS17.0软件计算得到的路径系数与假设检验结果见表6,其中,路径系数大小(标准化估计值)表示两个变量间的相关性程度,C.R.是检验统计量(临界比,为T检验的t值),C.R大于1.96表示达到0.05显著水平,P值是路径关系系数的显著性检验结果。
上表可以说明两点:第一,模型中的各个假设关系全部成立,意味着该模型的构建合理有效,也较科学地反映出应急响应绩效各個影响因素的实际情况。第二,影响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可靠性程度大小从高到低的因素依次是合作能力、协调能力和沟通能力,其路径系数分别是0.453,0.320,0.227。
四、结果分析与启示
(一)结果分析
根据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与应急响应组织相关的主要因素与应急响应可靠性二者作用关系的路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应急响应的组织结构、组织运行机制、组织文化和组织领导对应急响应可靠性的影响是通过应急响应系统间的协调能力、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三个中介变量作用产生的,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可靠性的形成机理见图3。此外,应急响应系统的有关因素之间也存在相关性,即组织运行机制和组织文化之间、组织文化和组织领导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彼此相互影响。
上图显示了应急响应组织相关因素对应急响应可靠性的作用路径有12条,分别是:组织结构→协调能力→应急响应可靠性;组织结构→合作能力→应急响应可靠性;组织结构→沟通能力→应急响应可靠性;组织运行机制→协调能力→应急响应可靠性;组织运行机制→合作能力→应急响应可靠性;组织运行机制→沟通能力→应急响应可靠性;组织文化→协调能力→应急响应可靠性;组织文化→合作能力→应急响应可靠性;组织文化→沟通能力→应急响应可靠性;组织领导→协调能力→应急响应可靠性;组织领导→合作能力→应急响应可靠性;组织领导→沟通能力→应急响应可靠性。以组织结构→合作能力→应急响应可靠性这条路径为例,其实践意义在于政府应急管理机构可以通过完善组织结构设置来提高响应组织间的合作能力,进而促进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可靠的实现。而如何完善组织结构,可以根据表2中具体指标,从响应组织的目标设置、结构与层级关系、任务分工以及角色安排等方面进行提升。
此外,组织机制和组织文化之间、组织文化和组织领导之间的相关性意味着还可以通过提高应急响应组织运行机制的灵活性来促进应急响应组织文化氛围的创新性,进而提高应急响应可靠性;通过提高应急响应组织文化的创新性来影响组织领导能力的发挥,进而提高应急响应可靠性。
(二)研究启示
第一,提高应急响应可靠性的关键是提高响应组织的合作能力。表5显示应急响应组织系统的合作能力到应急响应可靠性之间的路径系数标准化估计值为0.453,应急响应组织系统的协调能力到应急响应可靠性之间的路径系数标准化估计值为0.320,应急响应组织系统的沟通能力到应急响应可靠性之间的路径系数标准化估计值为0.227。这意味着,提高应急响应可靠性的关键在于提高响应组织内外及组织间的合作能力。应急响应网络由不同层级的多个职能部门及成员构成,本身就需要分工合作,而未来的危机更加充满不确定性,合作成为危机有效应对的内在要求。但是应急响应组织之间能否展开合作受组织目标、合作方式、沟通程度以及组织对合作的态度,组织规范、信任因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从SEM结构分析的结果来看,提高组织的合作能力同样可以通过完善组织结构、组织运行机制、组织文化和提高组织领导能力四个方面来实现。同时,加强以下方面的工作也有利于提高组织间合作能力继而提高应急响应的可靠性:不同部门一起工作并分享信息和资源、指挥者为共同的问题碰面且确保任务被执行、组织成员不断确认各自职责是否被履行并彼此交流、组织及成员主动去发现合作者或其优势、组织的领导和成员对于合作的态度持有开放态度等。
第二,提高组织协调能力是提高应急响应可靠性的有力办法。表5结果还表明,组织间的协调也是提高应急响应可靠性的有力途径。协调能力是指依据工作任务对资源进行分配进而实现目标的能力。社会交换理论认为协调是获得有效灾害响应的重要因素[38],上述研究结果也印证了这一点。危机情景下协调能消除行动和活动中的空白和重复,有助于角色安排和职责分工、建立信息共享框架、合作与共同规划等等。尽管如此,灾害应对时组织间的协调却不容易实现,这是因为资源是有限的,为了竞争应急物资,组织在是否要协调救援任务和分享资源的问题上犹豫不决,并且响应组织的差异性和复杂性也增加了组织协调的难度。究竟如何提高组织及组织间的协调能力,组织内的领导不仅需要能够从外部及时获取有效资源,同时还要能够激励组织成员为实现救援目标而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当多个组织在沟通和合作过程中出现冲突时,领导也需要能够有能力化解这些矛盾。
第三,提高组织响应可靠性还需要不断提高组织的沟通能力。尽管合作和协调能力显得尤为关键,但是也离不开有效沟通,良好的沟通能够增强组织和部门间协调与合作。这里的沟通不仅仅指针对公众的风险沟通或者说危机沟通。在此,就响应可靠性的目标而言,更加重要的是响应组织间的信息交流和共享。沟通是响应组织围绕救援目标,通过各种信号、媒介和途径有目标地进行信息和看法的交流的信息传递行为,可以实现响应组织内外的有机整合。
改善应急响应组织在危机时的沟通情况,不仅需要完善响应组织中灾情信息的报告流程,提高组织快速获取和掌握与灾情和任务有关的关键信息,同时组织还需要有能力表达任务需求和资源需求,需要把响应任务快速直接传递到分散的响应单元和组织成员中,最后组织要及时向公众发布灾情并告知应对措施并保障组织沟通的渠道畅通。此外,提高响应组织的沟通能力还可以从提高应急响应组织的规范性、应急响应运行机制的灵活性、应急响应组织文化的开放和创新性以及响应组织领导能力四个方面着手。
[参考文献]
[1]Tierney,K.J..Research Overview: Emergency Response[R/OL]\[2017-05-05\].http://udspace. udel.edu/handle/1971 6/655.
[2]Quarantelli,E.L..Ten Criteria for Evaluating the Management of Community Disasters[J]. Disasters,1997,21(1):9-56.
[3]Harrald JR.Agility and Discipline: Critical Success Factors for Disaster Response[J].The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2006,604(1):256-272.
[4]Bigley G.A., Roberts K.H. The Incident Command System: High-Reliability Organizing for Complex and Volatile Task Environments[J].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1,44(6):1281-1299.
[5]Ansell,C.,Boin A,&Keller;,A..Managing Transboundary Crises: Identifying Building Blocks of an Effective Response System[J].Journal of Contingencies and Crisis Management,2010,18(4):205-217.
[6]Wachtendorf T., Kendra J.M. The Improvised Response... Disaster in the City of Jazz: Organizational Response to Hurricane Katrina\[EB/OL\].(2006-06-11)\[2017-05-05\].http://katrina research hub.ssrc.org/improvising-disaster-in-the -city-of-jazz- organizational-response-to-hurricane-katrina/resource_view.
[7]Leonarld H.B., Howitt A.M. Organizing Response to Extreme Emergencies: The Victorian Bushfires of 2009[J]. Australian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2010,69(4):372-386.
[8]Jackson, B.A., Sullivan FK&Willis;, H.H. Are We Prepared? Using Reliability Analysis to Evaluate Emergency Response Systems[J].Journal of Contingencies and Crisis Management 2011,19(3):147-157.
[9]安金朝.應急响应过程可靠性建模及调度方法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07:39.
[10]李湖生.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准备体系的构成及其评估理论与方法研究[J].中国应急管理,2013(8):13-22.
[11]童 星,陶 鹏.论我国应急管理机制的创新:基于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理念[J].江海学刊,2013(2):111-117.
[12]McConnell, A., Drennan H. Mission Impossible? Planning and Preparing for Crisis?[J].Journal of Contingencies and Crisis Management,2006,14(2):59-70.
[13]Comfort,L.K..Coordination in Rapidly Evolving Disaster Response Systems the Role of Information[J].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2004,48(3):295-313.
[14]Kettl, DF.Contingent Coordination: Practical and Theoretical Puzzles for Homeland Security[J].American Review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2003,33(3):253-277.
[15]Waugh,W..Mechanisms for Collaboration in Emergency Management: ICS,NIMS,and the Problem with Command and Control[C].2006 Collaborative Public Management Conference, Syracuse University Greenberg House Washington. DC, September,2006:28-30.
[16]Comfort,L.K..Crisis Management in Hindsight: Cognition, Communication, Coordination and Control[J].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2007,67(s1):189-197.
[17]Kapucu, N., M.E.Augustin, et al. Interstate Partnerships in Emergency Management: Emergency Management Assistance Compact in Response to Catastrophic Disasters[J].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2009,69(2):297-313.
[18]Crichton MT, Lauche K, Flin Incident Command Skills in the Management of an Oil Industry Drilling Incident A Case Study[J].Journal of Contingencies and Crisis Management,2005,13(3):116-128.
[19]張强.城市突发事件应急指挥系统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7:30.
[20]傅跃强.应急系统响应可靠性理论及在火灾应急中的应用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08:16-17.
[21]Boin A., Pault H.Public Leadership in Times of Crisis: Mission Impossible?[J].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2003,63(5):544-553.
[22]Flin R, Yule S.Leadership for Safety: Industrial Experience[J].Quality and Safety in Health Care,2004,13(s1):80-84.
[23]Waugh, Jr., W., Streib, G. Collaboration and Leadership for Effective Emergency Management[J].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2006,66:131-140.
[24]Muffet-Willett, S. L., Kruse, S. D. Crisis Leadership: Past Research and Future Directions[J].Journal of Business Continuity and Emergency Planning,2009,3(3):248-258.
[25]Alberts, D. S. Agility, Focus, and Convergence: The Future of Command and Control[J].The International C2 Journal, 2007,1(1):1-30.
[26]Moynihan, DP.Member Diversity, Shared Authority and Trust in Crisis Management: The Network Aspects of Incident Command Systems[C].Paper prepared for the Public Management Research Conference, University of Arizona, Tucson, 2007:25-27.
[27]Dynes RR, Aguirre B.E.Organizational Adaptation to Crises: Mechanisms of Coordination and Structural Change[J].Disasters,1979,3(1):71-74.
[28]Webb, GR, Michael Beverly, Megan McMichael, James Noon, and Tabitha Patterson. Role Improvising Under Conditions of Uncertainty: A Classification of Types\[D\]. Preliminary Paper #289. Newark:Disaster Research Center, University of Delaware:1999.
[29]Zhiang Lin.Organizational Design and Adaptation in Response to Crisis: Theory and Practice[D].Dallas: University of Texas at Dallas,2002:14-18.
[30]Kendra, JM, Wachtendorf T. Creativity in Emergency Response to the World Trade Center Disaster. in Monday, Jacqueline L. (ed.). Beyond September 11th: An Account of Post-disaster Research. Program on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Special Publication #39\[C\]. Institute of Behavioral Science: Natural Hazards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Information Center: University of Colorado,2003:121-146.
[31]Wise, CR.Organizing for Homeland Security after Katrina: Is Adaptive Management Whats Missing?[J].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2006,66(3):302-318.
[32]Franco ZE, Zumel N&Holman; J.Evaluating the Impact of Improvisation on the Incident Command System:A Modified Single Case Study Using the DDD Simulator\[C\]. Proceedings of the 6th International ISCRAM Conference, Gothenburg, Sweden, May,2009.
[33]Weick K.E.Organizational Culture as a Source of High Reliability[J].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1987,39(2):112-127
[34]Bierly PE,Spender JC.Culture and High Reliability Organizations: The Case of the Nuclear Submarine[J]. Journal of Management,1995,1(21):639-656.
[35]Mishra AK. Organizational Responses to Crisis: The Centrality of Trust, appears in: Roderick M. Kramer, Tom Tyler. Trust in Organizations: Frontiers of Theory and Research\[M\]. Newbury Park, CA: Sage,1996:261-287.
[36]Deverell, E.,Hansén, D. Learning from Crises and Major Accidents: From Post-Crisis Fantasy Documents to Actual Learning in the Heat of Crisis[J].Journal of Contingencies and Crisis Management,2009,17(3):143-145.
[37]Tsai, Jiin-Song and Chi, Cheryl S.F.Cultural Influence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cident Command System for Emergency Management of Natural Disasters[J].Journal of Homeland Security and Emergency Management,2012,9(1):1-5.
[38]Comfort, LK.Crisis Management in Hindsight: Cognition, Communication, Coordination and Control[J].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2007,67(s1):189-197.
(責任编辑 王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