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金融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探析
2018-08-10柯茜
柯茜
摘 要:鉴于现阶段我国高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不佳的局面,本文将参考相关资料着重分析和探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金融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并提出可行性意见,希望对于提高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水平有所帮助。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金融教学;教学改革;人才培养
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推进的情况下,我国金融行业及金融市场深受影响,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这使其对国际化的应用型金融人才需求非常迫切。但对我国高校金融教学实际情况予以分析,发现人才培养难以满足实际需求。对此,应当以经济全球化为背景,积极推进金融教学改革,提高金融教学的有效性,良好的教授和培养学生,促使其逐渐成为优秀的、专业的高层次金融人才。
一、金融人才内涵与素质分析
改革开放40年至今,我国金融行业发展良好,资源配置逐渐区域市场化,各种金融创新活动不断开展,这对于未来金融行业逐渐与国际接轨创造条件。当然,要想真正实现这一目的,离不开优秀的、专业的金融人才的支持。而这里所说的金融人才是指具有较强竞争能力、较强心理素质,扎实的实践能力、理论基础,精通金融运作机制及金融规律的国际化应用型金融人才。为此,高校在对金融专业学生予以教育和培养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还要注重对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即: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职业操守、道德素养;还要根据岗位用人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变能力、金融意识及竞争意识;还要业务运作需要,注重培养学生过硬的操作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判断能力及观察能力等[1]。总之,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应当跟进时代发展、社会发展及金融行业发展步伐,制定可行性的人才培养计划,良好的教授和培养金融专业学生,使之逐渐成为企业、社会,乃至国家需要的高层次金融人才。
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金融人才培养现状的分析
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已经成为必然的情况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当代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在这样的经济形势下必然要有所准备,挑起建设国家和发展国家的大梁。而要想真正实现这一目的,高校应当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对金融人才需求实际情况,进而积极引用先进技术来优化调整金融专业教学,以便良好的教育和培养学生,促使学生逐渐成具有时代精神、创新意识及竞争意识的高层次金融人才。但深入到现实层面,对近些年我国高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实际情况予以分析,发现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不佳。经过进一步分析,确定主要是受以下问题影响所致。
(一)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
时代不断进步,社会不断发展,金融行业不断变化,对金融人才需求情况也有所改变,所以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应当通过一系列的调查或者其他方式来了解企业及社会对金融人才需求情况,明确现阶段人才培养的重点,进而科学、合理的制定人才培养目标,以便金融专业教育教学能够针对性的展开,逐渐将学生培养成为企业、社会,乃至国家需要的优秀的金融人才。但立足于现实层面,对现阶段我国高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实际情况予以分析,发现诸多高校依旧以培养宏观管理型人才为目标,这与现阶段社会所需要的具备金融微观技术与宏观管理的高层次金融人才不符,这就使得学生毕业后难以满足企业及社会用人要求,相应的企业及社会用人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同时学生未来发展也深受影响[2]。
(二)人才培养方式缺少层次
造成现阶段金融人才培养不佳的另一个原因是人才培养方式缺少层次。也就是伴随着金融行业的不断发展,企业对金融人才的需求不仅仅局限于专业知识及技能较强这一方面,还要求金融人才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及竞争意识;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应变能力、判断能力、观察能力、创新能力等;具备较高的道德素养、职业操守等。基于此,对高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实际情况予以审视和分析,发现现阶段诸多高校金融专业课程设置尚不具备开阔的国际视野,与此同时也没有从多角度来合理规划设计金融专业教学内容,导致金融专业教学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忽略对学生基本能力、综合素质、时代精神等方面的培养,这就很容易造成学生与社会发展脱节。
三、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金融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的研究
面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高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不佳的局面,应当探究行之有效措施来促进金融教学改革,以便金融教学活动能够良好展开,有效的教授和培养学生,促使学生逐渐成为企业、社会及国家需求的高层次金融人才。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笔者参考相关资料并总结自身工作经验,提出的建议是:
(一)转变人才培养思路
从我国的高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来看,不论是哪一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首先要保证的就是在人才培养思维上科学正确,只有人才培养思维正确才可以保证人才培养方案的高效,也是保证培养效率的关键。基于此,在促进高校金融教育改革之际,应先注重转变人才培养思路,合理设置人才培养目标。为此,高校领导应当组织相关负责人深入到市场环境之中,对金融市场中人才需求实际情况予以了解,根据市场需求及发展态势来分析金融人才培养关键,进而转变人才培养思路,再结合本校教学特点,合理设置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具有理论基础扎实、基本能力较强、时代精神较高、综合素质较高的高层次金融人才。如此势必能够为金融教学改革指明方向[43]。
(二)优化设置课程内容
课程设置是否合理会直接影响金融教学质量高低,间接影响人才培养计划能否实现。基于此,在金融教学改革之际还要注意优化设置金融专业课程,以便建立完善的金融理论体系。 具体的做法是对金融市场运行实际情况及企业相关岗位运作实际情况予以分析,进而明确金融人才需要掌握的专业知识。以此为依据对高校金融专业课程予以合理的规划和调整,提高金融专业课程的可行性。例如所设置的《金融学》课程,第一篇内容为货币、信用与金融;第二篇为金融中介与金融市场;第三篇为货币均衡与宏觀政策;第四篇为金融运行的微观机制;第五篇为金融发展与稳定机制等等,如此能够详细的讲授学生金融基础知识,同时讨论当前金融学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阻碍,提出可行性意见与建议,这促进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我国金融行业及金融市场运行现状有所帮助。
(三)注重实践教学作用
鉴于我国对国际化的应用型金融人才需求比较迫切的情况,高校不仅要合理设置金融专业课程,良好的展开理论教学,还要正确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优化设置实践教学活动,以便促进学生基本能力、综合素质、时代精神等方面的提升。为了能够真正做到这一点,高校一方面要注重对实践教学重要性的宣传,积极探寻可行性的教学模式,优化调整实践教学;另一方面,要求教师根据人才培养计划及学生实际情况,规划设计实践教学活动,如模拟职业场景,设置相关岗位及岗位工作任务,引导学生融入到场景之中,选择适合的岗位,运用自身所学知识来执行工作任务,如此不仅能够进一步巩固学生专业知识,还能锻炼学生金融实践操作能力[4]。
结束语:
经过本文一系列分析,确定伴随着金融行业及金融市场的改变,对金融人才的需求也有所改变,所以高校以往所展开的人才培养计划越来越不适用。对此,应当通过转变人才培养思路、优化设置课程内容、注重实践教学作用等做法来促进金融教学改革,更加科学合理的培养金融人才,使之满足企业、社会,乃至国家的用人需求。
参考文献:
[1]杨小花,钱曼丽.金融科技背景下金融特色应用型 人才培养创新研究 ——以武汉学院为例[J].中国科技投资,2018(2):5-6.
[2]戴序,范红娟.基于国际行业标准的卓越金融人才培养研究[J].时代金融(中旬),2017(9):275-276.
[3]刘香,王玉忠,吴治成.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金融应用型人才培养与金融教学改革[J].世纪桥,2014(4):68-69,96.
[4]王赛芝.紧扣“市场需求”和“学生需求”的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探索——以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中国经贸导刊,2017(2):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