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创新思维的新构建

2018-08-10田凤凤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15期
关键词:创新思维小学美术课堂教学

田凤凤

【摘 要】小学美术课程作为义务教育的核心方面,关系到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操作能力的提升。良好的课堂环境和教学方法可以起到杠杆的作用,促进学生积极性的提升。因此,在进行小学美术教学中,要遵循教学规律,重视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优化教学手段,让创新思维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开花结果。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创新思维;新构建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5-0295-01

一、小学美术教学现状分析

美育作为教育的目的之一,在外在形式上难以量化和考核,是一种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帮助学生认识美,提高对美的感知能力,进而去发现美、创造美。小学美术作为美育的重要手段,担负着培养学生能力,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责任。随着学生素质的提升,其思想的多元化和个性化已经成为影响教学的主要因素,为了提高学生在观察、审美、创作等方面的能力,教师需要在革新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为教学提供更为开阔的思路、更为崭新的视角。纵观小学美术教学发展,在逐步提升的同时,也在将美学理论投入到教学之中,但仍存在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缺乏创新。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老师对课堂生成把握不足,想要达成创新教学的目标,不仅需要教师对课程予以足够的设计与把握,还要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主观能动性,在这一点上常出现教与学相分离的情况,造成课程效果质量差、效能低的现实。此外,教师缺乏理论素养也是小学美术教学的软肋。对于美术教学来说教师的素质决定着教学设计的品质、学生學习的效果,只有通过不断学习,保持教学常新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和课程发展的要求,因此,只有解决上述问题,才能使小学美术教学焕发生机,缩短与先进教育的差距,促进美术学科优化改革、创新发展。

二、在小学美术课堂上构建创新思维的措施

1.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

教学的现实意义在于始终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教学和学生,在创新发展的大环境下,教学也需要富有新意,这种新体现在教学设计的与时俱进,新式教学思想的兼容并包上,作为教师要时刻保持教学的创新性和敏感性,努力打造优质高效的课堂,为小学美术教学的发展提供切实有效的保障。小学教育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根基,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教学中突出“人”的价值与意义是极为必要的。因此,在构建小学美术创新思维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不能忽视学生的主观需求。在多元发展的背景下,教师在面对小学美术教育内容的时候,要进行合理的尝试,尤其是面对学生的需求,要有真切的想法。尊重学生个体,践行人本理念,是进行小学美术创新工作的基础的发展的平衡点。为此,作为教师要深化自身的理念,努力提高学科素质,增进教学水平,为创新发展提供支撑。

2.从行为方面构建创新思维的方式。

首先,强化对学生美术技能的培养。对于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而言,也是逐渐培养学生美术知识和美术技能的一个过程。美术教学主要以学生动手实践操作为主,所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重点促进小学生形成一定的美术技能,并将其作为教学目标。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提升学生的美术技能对构建创新思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小学美术课程中涉及到很多培养学生技能的内容,其中包括制作手工作品、剪裁并粘贴手工作品以及为蜡笔画进行造型和上色等。教师在对以上这些课程进行讲解的时候,应该重点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通过亲自动手完成美术作品。教师需要在学生作品完成后,认真的对每个作品作出评价,使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操作掌握一定的美术技能,并在掌握美术技能的同时,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其次,促进学生想象空间的增加。学生想象空间的增加即是其自身一种创新思维的表现形式。学生脑海中逐渐形成多种多样的思维,并针对能够实现的想法制定出一定可行性计划,进而使创新思维通过实践表现出来。例如,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想法提出来,并在布置课后作业的时候尽量为学生设置具有较大发挥空间的问题。这就能够留给学生更大的空间进行发挥,使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想象空间得以增加,进而使教师希望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构建创新思维的想法得以实现。

3.从环境方面构建创新思维的方式。

首先,展示美术作品。美术这门艺术主要是通过美术作品这一重要载体展现出来的,小学生在创造美术作品的过程中,同样能够体会到存在于美术作品之中的魅力,并感受到美术作品创造过程中情感的陶冶。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向学生展示美术作品,就是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欣赏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在欣赏别人美术作品的同时,开阔自己的视野,提升自身的美术思维。与此同时,教师通过美术作品的展示,也能够激励学生,使学生正确地认识到提升自身创新思维的重要性。其次,提升小学生的评价能力。在日常生活或者学习中,人们只有在不断评价中,才会获得进步和成长,而对于小学生而言,则更是如此。由此可见,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对于构建学生美术创新思维也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在美术教学中,评价的方式有很多种,主要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师生之间的相互评价以及学生的相互评价等。

结论

综上所述,小学生的年纪比较小,相对缺乏较为完善的思想意识,因此,需要教师能够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增强自身各方面意识。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以及课堂教学的目标,并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以及美术学科创新思维的培育方式,从心理方面、行为方面以及环境方面等三方面提出构建创新思维的有效方式,使教师希望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构建创新思维的想法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季陈艳.创新教学方法,灵动小学美术课堂[J].小学生(中旬刊),2018(05):96.

[2]李春杰.关于小学美术课程及创新教育的思考[J].小学生(下旬刊),2018(03):68.

猜你喜欢

创新思维小学美术课堂教学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