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8-08-10刘相云
刘相云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5-0206-01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对人才的要求更是注重于创新。列夫?托尔斯泰曾指出: “如果一个人在学校学习时,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么,他一生就只会模仿和抄袭。”由此可见,学校教育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多么重要。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浅谈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剧造和谐的课堂气氛,诱发创新意识
传统的阅读教学总是老师牵着学生走,学生个性受压抑的师生关系的束缚,不利于培养有主见、有创新意识的学生。为此,我认为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千方百计地给学生创造一个和谐、民主、宽松、平等的学习氛围。如在教学《赤壁之战》一课,讲到黄盖火攻曹营这一计策的巧妙、周密时,教师在学生充分阅读课文后创设情景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情况,让学生扮演黄盖的部下,再火攻曹营的路上,“部下”有意的向“黄盖”请教一些“问题”。由于学生是黄盖这一重要角色,自然不愿被“部下”问住,如此一来,学生心中的创新火花被点燃,他们争着回答问题、互相补充,从而弄懂了这个计策的周密之处。
二、走出求同的圆圈,训练思维的多项性
多年来,阅读教学因受《教参》和教辅书的影响,教师的思维被圈住了,学生的思维随之被束缚了。要想学生的思维在阅读活动中有所发展、有所创造,教师必须率先走出求同的圆圈,摆脱《教参》等资料的束缚,从训练学生的多向思维人手。比如教学《美丽的公鸡》,不能只懂得:“公鸡看到啄木鸟、蜜蜂、青蛙都不理自己,认识到,美不美不光看外表,还要看到它能不能帮人们做事”就戛然而止。虽然答案是正确的,教学目的已达到,但学生的思维却被限制在了一个圆圈内。倘若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想一想:公鸡改错以后,啄木鸟、蜜蜂、青蛙的态度会不会改变?其思考的结果会是多向的,或它们成了好朋友,或成了竞争对手,或啄木鸟、蜜蜂、青蛙成了公鸡的帮助对象……像这样引导学生由果导因,从发展角度去思考问题,显然,有助于提高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
三、鼓励质疑、培养思维的独创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创造思维能力普遍存在于人类,尤其是对什么都感到好奇的小学生。教学中,教师要能充分利用教材让学生在学中思,在思中疑,鼓励他们敢于超出书本,敢于超越教师,敢于用挑剔的眼光去思考并发现问题,使学生在掌握书本知识的基础上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如教学《新型玻璃》,教师可先用二分之一的时间,让学生了解课本中所介绍的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及用途,接着鼓励学生挑剔:“请同学们结合日常生活实际,你认为这五种新型玻璃还有不足吗?谁能发现其不足,就发给‘发现奖,谁的见解有独创性,就授予‘智慧星称号”。整个课堂立即活跃起来,有的说:“夹丝玻璃可用于防盗,因为它坚硬,即使猛击也不碎,何惧刀划?若能与‘夹丝网防盗玻璃合二为一,万一破碎了,报警器再报警也不迟,还可节约能源呢!”有的说:“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不少家庭有高档次的家用电器,若能将‘夹丝网防盗玻璃与 ‘变色玻璃的优点并用于住宅,既可防盗,又可谓节室内的温度,就更加完美了……”紧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根据你对生活的观察思考,还需要发明什么样的新型玻璃?”如此一来,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各抒己见,每一种见解都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四、挖掘教材空白,启发想象创造
爱因斯坦说: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潭泉。”可见,培养学生能够创造性学习,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善于创造尤为重要。在教學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空白,调动学生的好奇心理、求知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和思想感情的领悟,学生的创造力往往就在对课文空白的大胆想象和描述中并发出来。如教学(麻雀)一课的第四自然段,老麻雀明知不是猎狗的对手,却“像一块石头似的站在猎狗面前,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绝望的尖叫着”,这是个供学生思维的空间,可启发创造想象: “谁能结合当时的情景想象在麻雀飞下来以前是怎样想的?”学生兴趣盎然,有的说:老麻雀想到:这只可恶的猎狗,平时你总是仗势欺人,今天我不能再让你得逞。”有的说: “老麻雀想到自己的同类如此弱小,将葬身到猎狗腹中太可怜了,我一定要挺身而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进发出来,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老麻雀伟大的爱在学生的想象中进行着创造性思维。
总之,利用阅读教学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地思考问题,让学生在创新能力训练中,看一片新天地,获一种新知识,养—种好习惯,逐步成长为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