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高校音乐教学改革存在问题及解决策略
2018-08-10郎群
郎群
摘 要:我国高校音乐教育学科的课程体系主要是通过学习传统的音乐教育模式下发展而来的,现阶段的高校音乐教育暴露出来许多弊端。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我国高校音乐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接着分析现阶段我国高校音乐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总结出符合我国教育行业发展状况的高校音乐教育发展策略。
关键词:音乐教育;高校;教学改革
引言
高校音乐教学主要培养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艺术涵养、人文素养以及审美情趣;在教学过程中要从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加强的角度思考,培养全面化、综合性的艺术类学生,注重音乐类学生创造性能力的提高,这样才有可能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
1.高校音乐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重大发展,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更多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对于高校音乐教育来说,仍然是以培养音乐型人才为教学目标,但是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产生了许多与传统音乐教学未曾使用的教学方式,例如电脑音乐以及相关音乐制作技术的发明极大改变了以往音乐欣赏与创作的方式,这就要求高校要根据时代发展,相应的音乐科技产物来武装当前的教学过程以及改进教学设备。
2.当前我国高校音乐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课程设置缺乏合理性
现阶段高校音乐教学课程设置方面存在严重的问题。例如课程设置的分类标准过于具体化,造成课程安排显得单一化;学科涉及领域不够宽造成教师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无法突出重点;重在培养学习者的表演能力造成教学其他方面有所忽略。除此之外,高校音乐专业教材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特别是大部分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艺术院校统编教材,严重缺乏与音乐教育相匹配的专业性教學材料;还存在某些教师的课程培养理念过于守旧,缺乏时代感,仍然坚持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育理论家、演奏家以及歌唱家。因为当前的高校音乐教学内容的狭窄性,课程开展带有盲目性,这是造成高校大学生知识领域太过狭隘、难以走出传统音乐教学缺陷的主要原因之一。
2.2 高校师资力量薄弱
随着高校教育的扩招,目前高校音乐教育面临师资力量严重不足的情况,部分从事音乐教育的教师并不是音乐类专业毕业出生。另外,教师人数偏少就使得某些教师需要承担更多的课程教学,面临更大的教学压力;某些音乐教师缺少时间无法认真备课,抱着一种草草了事的心态来进行教学,对学生的课堂教学要求不够重视,没有针对性制定课堂作业。最后,高校音乐教师大部分是毕业于专业艺术学院,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心理学、教育学以及相关学科体系的综合训练,这就导致高校音乐教育过程中教师深受专业艺术院校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手段的干扰。因此,现阶段高校师资力量不足,并且教育观念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高校音乐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2.3 培养目标不够明确
高校音乐教育培养目标缺少全面性,有部分高校没有针对性对高校音乐教学内容、课程安排、教学方式和培养目标进行相应的改进,传统的教育观念会使得教师无法跟上时代的潮流,教育体制的滞后性对于打造符合新时代下音乐基础教育要求的合格音乐教师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这种局限性导致的后果就是容易忽略了对高校音乐学生教育职业意识的培养,特别是对于课堂教学和课外辅导这两个方面。
2.4 教育观念滞后性严重
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大部分院校音乐教育教学课程体系中对于教育学科课程的重视不够,学生只会学习而不会教学,这与教学目的有很大的出入。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教育学的课程设置偏少,当前与教育类相关的课程仅有心理学与音乐教育学这两门课,教育体系课程的占课比非常少。另一方面,所安排的普通教育学和普通心理学偏向于导论性的学习课程,课程探讨的重点是教育和心理上的一些共通问题,缺少对专门性高校音乐教育的个性问题的研究,针对性不足。另外,高校音乐专业的教育实习过多注重形式,缺少实质性的音乐教育工作实践体验。
3.新形势下深化我国高校音乐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
3.1 重视教师培养,确保教学质量
目前,社会各界逐渐意识到相关院校教师人才培育的重要意义,有针对性采取了一些改进措施,但对于专业性师资队伍的建设仍然暴露出来一些弊端,尤其是对于青年教师综合能力的培养力度不够,导致音乐类教师队伍年龄分化严重,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校音乐教学的质量。因此,高校要开展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的培育,为他们提供更多实践与对外交流的机会,激发青年教师内在潜能,鼓励他们进修学习,加强对音乐高层次人才的培育投入,为音乐教师队伍注入一股新鲜血液,焕发新活力,打造科学合理的高校音乐师资队伍体系。同时,加大对于高校在岗音乐教师的教学考核管理,并将考核结果与教师职称评定、评奖评优以及相关工资福利相互挂钩,增强教师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积极性,从而确保教学的质量。
3.2 转变教育观念,调整培养目标
传统的教师培养与教育模式使得目前大部分音乐教师教学观念落后,急需转变当前高校音乐教育观念,进一步完善教学培养目标,努力构建高校音乐教育和基础音乐教育之间协调发展相互促进的机制,加强我国素质型人才的力度;通过开展音乐教学实践活动与专业课程教学之间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素养与理论水平的提高。
3.3 优化课程结构,增加教学内容
从学生实际情况和新课改的四个教学分类出发,开展课程结构优化。第一,大力整改目前高校音乐教育专业中传统音乐专业院校教学体系过时成分。这是因为两者之间的培养目标是有很大的差异,这就造成了两者在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形式上有所差。因此,需要高校音乐教育工作者从时代特点出发,构建合适的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第二,增加音乐教育类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特别是要强调实际与理论的结合,从实际需求出发适当增加音乐教育学、音乐教育心理学、音乐心理学等相关课程的教学课时。第三,增加包括音乐基础理论以及音乐基本技能等相关领域的理论课程,开展民族音乐史、西方音乐史、音乐美学等基础类教学课程。推广本土音乐中优秀文化,编写本土音乐教材,使本地优秀音乐成为推动课程改革的重要动力。
3.4 探索多元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创新传统的高校音乐教学理念,从传统思维模式中解禁出来,利用现代化手段来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中获得更多的舒适度,真正感受到音乐教学的魅力所在。在课堂上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结语
音乐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音乐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其具备一定的艺术素养,进而实现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高校新正视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和完善音乐教育,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工作水平与学生的个人素质的提高有密切联系,因此普通高校应加强音乐教育现状的分析与优化策略的研究,通过不断改革促进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师芳.新媒体视域下高校音乐教学改革策略研究[J].戏剧之家,2018(05):185.
[2]陈瑶.谈高校音乐教育多元化的意义[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02):357-358.
[3]刘萍.地方高校卓越音乐表演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8,38(01):113-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