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主探究,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2018-08-10邵光耀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15期
关键词:自主高效课堂小学语文

邵光耀

【摘 要】小学语文是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兼具的学科,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探索有效的教学方式与方法,要重视发展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自主探究式学习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不仅能够起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作用,同时达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习惯和素质的目的。本文对自主探究学习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高效应用策略进行了简要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效课堂;自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5-0194-01

自主学习是语文新课改的一个核心教学理念,实现了学生学习方式与学习地位的转变,不再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机械灌输,而代之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展开主动而积极的探究,在探究中成为知识的构建者,学习的主人,使整个教学围绕着学生这个中心有效展开,这正是构建高效课堂,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

一、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

心理学认为,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与规律的概括的间接反映。问题是思维的出发点,有问题才会去思考。教师应根据自己对教材的钻研和掌握,结合学生实际认知水平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环环相扣、步步深入”。用带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地去思考,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如教学《烟台的海》一文时,教师质疑:为什么作者把烟台的海说成是“画”,是“广阔的背景”,是“壮丽的舞台”?这里的“画”“背景”“舞台”是指什么?在学生充分自读的基础上,先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然后全班交流,最后形成一个共识。那就是:说是一幅画,是因为像画一样的美丽多姿;说是广阔的背景,是因为烟台人物质文化生活的依托;说是壮丽的舞台,是因为它为烟台人的生存、发展、创造提供了巨大的空间。这样引导学生沿着“海”与“人”、“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这两条线索充分朗读感悟。学生在学习课文的时候,对烟台四季不同的海上奇观和烟台人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生活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从而达到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感情的目的。

二、明确学习重点

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偏差,有一些很难的问题没有解决,所以,老师要在他们合作学习时突出学习的重点,让学生沿着重点展开学习。并对一些很难的问题进行必要的讲解,让学生对知识举一反三,当学生在下次的自主合作学习遇到类似的问题时能自己就能解决。老师要注意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适当的评价,这一环节不能缺少,否则学生对自己的自主学习情况没有很深刻的理解,也不知道自己学习的是对还是错,如果没有良好的评价就没有进步的方向指引。对学生评价的方式有很多,比如用小星星的数量表达他们的学习情况 ,还可以用分数评价等。虽然自主合作学习是学生的事,但是,老师并不是旁观者,而是在学生的学习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不能袖手旁观,老师要及时发现学生的一举一动,观察他们的合作情况,了解他们的学习进度,把那些没有参与到小组活动中的学生再拉进来,加以提醒,对小组中发言过多的学生也要制止,提醒其要适量,把更多的机会让给其他同学等等,这样,老师就成了学生合作自主学习的局外参与者。

三、课堂展示要精当

课堂展示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启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引导他们生动活泼的学习,使他们经过自己独立思考,对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是进行自学反馈的一个重要手段。它贯穿于课堂的始终,直接体验着学生自学成败。当学生展示时,杜绝形式主义的问答,学生答案与老师的答案不一致时,教师不引导,不点拨,让学生再答,直到山穷水尽还是解决不了。这时,教师必须细细揣摩,绝不能袖手旁观,要“点”“导”,要点到有用之处,导到学生心里去,拨出水平来,才能更好的促进我们的教学,利于学生的发展。教师在课堂中,只有通过“点”“导”的技巧与艺术,才能体现出高效课堂的理念及价值。但展示时要尽量使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思考,使更多的学生得到展示的机会,并激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对答案置疑辨析。

四、运用灵活的方法手段进行教学

如何使课堂效果达到最佳?怎样的课堂才是务实高效的课堂?只有学生感兴趣、学得轻松、学得深入、学得自主的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由此看来,课堂上尤为重要。1.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心理学认为,愉快的环境可以使人感到自由、安全和可以依赖。在这样的氛围下学习,更有利于知识的生成。因此,教师要运用语言、课件、音乐等各种手段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使学生以一种自由、放松的心态投入学习中。然后通过一系列的问题,把学生逐步引入课文深处,让他们不知不觉中进入深层次的学习,让他们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探索知识,把精力集中到所要研究的问题中来,为实现高效课堂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2.将小组学习落实到位。小组合作学习作为现今课堂上主要的学习方式,已为广大教师所喜用。小组学习中的讨论不是为了活跃气氛,而是通过学生之间思想的碰撞,真正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因此,設计怎样的问题成了合作学习的关键所在。讨论的问题必须是高质量、有探究价值的。

五、在探究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提高学生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这是新课程改革下学科教学的主要目标。而创新并不是凭空地创造一种新的事物,而是基于认知对现有事物的改造。在语文学科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是要打破教材与教室的限制,将学习与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中运用,在运用中学习,实现知行统一。主动探究改变了教师对学生的灌输,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发挥小组成员的共同优势来展开有深度、有广度的探究,在探究中学生可以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释放自己的潜能,不再是照本宣科、死记硬背、机械运用,而是用所学知识来创造性地解决问题,闪现着学生智慧的火花与创新的萌芽,促进学生将知识不断地转化为能力。

总之,学生的自主探究彻底改变了以往学生的被动参与与机械接收,实现了学生学习方式与学习地位的转变,构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究式课堂教学,让学生全程主动而积极的展开探究,在探究中得到知识、技能与情感的全面提高,这正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途径。

猜你喜欢

自主高效课堂小学语文
初中英语“自主、合作”学习探究
让学习在复习课中真正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