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好习惯伴学生成长
2018-08-10尚昌银
尚昌银
时光荏苒,花开花落。送走了一届小学毕业生,又迎来了一群可爱的一年级新生,一学期来感受颇多。现在的一年级新生和上届新生有许多不同之处。首先,上一届新生有不少没上过幼儿园,胆子偏小,守纪律。而这一届新生都上过幼儿园,有的都上了4至5年,活泼好动,不守纪律。其次,上一届班级学生数少,最多47人,男女比例协调。而这一届班级学生数多达60人,男生偏多。开学没到一星期,原本声如铜雀般的我,嗓子已嘶哑。针对此种情况,我决心从学生的习惯抓起。
一、抓纪律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开学第一个星期内容安排很少,主要用在抓课堂纪律上。通过编口诀,提醒学生上课时应该做到:手放平、坐端正;小眼睛,看老师;小耳朵,仔细听;小脚放平,腿靠拢。还通过小组竞赛,个人评比等多种途径强化课堂纪律。让原本一盘散沙的60个个体,凝聚成一个整体。听到上课铃声,知道马上进教室。老师进堂喊上课。身体坐正,脚放平,书本放在课桌上。上课回答问题举手,别的同学回答问题,不插嘴。听到下课铃声,不先站起。放学不抢走,自觉站路队。
二、教方法
一年级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因此,布置落实事情,我都会教会他们具体方法,这样形象、直观,学生一学就会。如刚开学,学生都是背着书包架板凳,很容易推倒后面的桌子,发生安全事故。因此,我让学生先不要背书包,而是让里面的学生先架板凳,背书包出去,自己再架板凳。再如扫地,刚开始是,学生不会,我就教他们,2人一小组,先从教室后面扫起,扫到教室前面成一小堆,等5小组垃圾汇集成一大堆,再用灰擦擦走。慢慢地他们会扫地了。整理书包也是如此,我拿着作业袋示范,语文书和语文作业本装一袋,数学书和数学作业本装一袋,其它科目的书装一袋,每个袋子上贴一个标签写上科目。
三、培养小助手
一个班级里,总有一些能力强的学生,那么老师就应善于发现,多鼓励,培养他们,让他们来当老师的小助手,更好更快地完成班级的学习、劳动等任务。因此,我班培养了多名小助手,每组语数各3名组长,一名劳动委员,大大地锻炼了学生的管理能力。就课前检查作业这项任务,节约了很多时间。
四、常督促
习惯的养成不是一天两天就见效的事,俗话说“心急吃不得热豆腐”。要慢慢来,常抓不懈。因此,第天早晨,我都坚持早到校。到校后第一件事就是进班级,指导值日学生扫地,摆桌椅,询问他们昨天晚上完成作业的情况,提醒没有完成作业的学生及时补上。现在,学生常习惯性地看看黑板,自查作业是否完成。
五、关注后进生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班级总有一些后进生,他们的情况不尽相同,对于这些后进生,老师应先摸清情况,再对症下药。如,我班的孙夏同学,他活泼发动,听不得放学铃声,放学时书包一背就冲出教室,经常是忘记了收拾桌肚里的书本、学具。针对他的状况,我首先让他和有好习惯的女孩子做同桌,每天放学时,提醒他收拾书本、学具。再次,专门请他母亲到校,教她在家如何帮助孩子养成整理书包,收拾书桌的习惯。
六、开好家长会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可见家长对孩子的重要影响。开学新生第一次家长会很重要。首先,明确告诉家长,孩子已不再是上幼儿园了,应改变他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其次,要求家长不管远近应接送孩子上下学半个月,带孩子熟悉上学路上环境,要注意什么。再次,上课期间,不带孩子走亲串友,参加聚会。最后,带领家长学习了一篇题為《习惯的力量》的文章,让家长成为孩子养成好习惯的榜样。
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学生的进步真的很大,好习惯越来越多。学生真如一块璞玉,得看老师怎样去雕琢,我愿做那琢玉之人,让他们个个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