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困生”转化策略的研究

2018-08-10孙月华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16期
关键词:自尊心小老师自信心

孙月华

【摘要】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问题,转化的重任基本压在教师身上。教师要寻找原因,想办法提高学困生学习兴趣,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困生自尊心、自信心,利用“小老师”一起让“学困生”变得优秀。

【关键词】学困生 兴趣 习惯 自尊心 自信心 小老师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6-0227-01

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课程标准要求:要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农村小学中学困生又该如何获得应有的数学素养。

一、分析学情,寻找转化的突破口

农村小学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

1.社会、家庭原因:网络、电影、电视、手机影响较大;家长溺爱;家庭教育简单粗暴;家庭关系不和睦,对学生关心不够等。

2.教师的原因: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对学生关爱不够,教学方法单一、师生关系不和谐等。

3.学生自身的原因:贪玩好耍,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方法不科学,自控能力差等。

只有掌握学困生的真实形成原因才能对症下药,制定出科学合理有效的转化策略。

二、提高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提高兴趣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融洽师生关系

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必须放下架子。深入到学生当中去,主动了解他们,亲近他们,帮助他们。教师要“幽默”的批评。学困生在学习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教师要多一些宽容。不能简单、粗暴的训斥,否者学生就会疏远、敌视你。一旦学生站在老师的对立面,教育将永远事倍功半。幽默的批评往往可以起到奇妙的效果,让人接受得心甘情愿。老师越和蔼,亲切,学生越喜欢。

2.变抽象为直观、变枯燥为趣味

数学具有自身的逻辑体系和抽象性。但对于学困生的心理和思维特点,需要把抽象变直观。尽可能的把课堂设计成游戏课、活动课、操作课,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比如二年级的《轴对称图形》一课,可以直接设计成一堂有趣的美术课。整堂课让学生折、画、剪、展示、讨论、交流。气氛活跃、效果良好。在六年級《圆柱体积的分与合》一课,我直接将黄瓜、萝卜带到课堂,让学生尽情的切,切到高兴处有学生直接将切下的黄瓜肯起来,全班忍不住都大笑起来,教学效果确实不错。

3.提高参与度

学生亲身参与获得的知识才会是更永久的,要提高参与度,首先要转变教学模式。新课标要求: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实施过程中,想办法提高学生参与意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将新知识降格处理,利用原有知识解决新问题来提高参与度;引导动手操作提高参与度;因材施教提高课堂参与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以不同的要求。

三、培养学困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良好的学习习惯终身受益。学困生往往学习习惯欠佳。重点要指导以下几个习惯的养成。

1.预习、复习的习惯

预习、复习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预习帮助学生把握新课的内容,加强听课的针对性。通过复习巩固所学知识,进行概括梳理。

预习,要求学困生做到以下四步:一读:读教材。二想:对于教材中的新知识自己先分析、思考,三画:画出你认为是重点、难点的地方,四练:看懂例题后必须做两道对应的练习题。

复习,要求学困生做到:一读,读教材,读笔记。二梳理,进一步整理笔记。三记,要求学生每天记一道错题或好题。

每天早上到校会有专人检查学生预习复习的情况。并及时在全班通报检查情况。

2.耐心听讲的习惯

认真听讲是最重要的学习习惯。学困生往往注意力不够集中。要培养学困生认真听讲的习惯,首先课堂要尽可能设计的生动有趣。其次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不同的年龄阶段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对于低年级的学困生,可以给他画一颗五角星,让其他同学羡慕他,这时他会觉得特别自豪。对于高年级可以是目标激励,榜样示范等。

3.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学困生完成作业存在以下问题:完成不及时、书写潦草、正确率不高、甚至有照抄作业现象。所以在培养学困生作业习惯时,首先降低要求,根据不同层次提出不同的作业要求。其次对每个学困生配备一名小老师及时监督指导。老师对学困生的作业要随时关注,及时交流意见,多鼓励,多表扬。

四、培养学困生的自尊心、自信心

1.关心、尊重培养自尊心

捷尔纪斯基说“只有爱才能教育好学生”,作为老师,需要给学困生更多的关爱。在课堂中学困生有时候难免会出错,其他同学忍不住会笑话,这时一定给学困生以鼓励,同时要求其他同学也要用宽容大度的心态来对待,一起给以鼓励,而不是笑话他。

2.及时表扬,培养自信心

莎士比亚说:“自信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缺乏自信是失败的主要原因。”老师要善于捕捉,及时抓住学困生的闪光点,陈浩是个成绩很差的学生,课堂上,陈浩同学很认真的听讲,同桌却玩起了手中的一支新买的笔。陈浩轻轻的推了一下同桌,小声说:“别玩了”。老师和全班同学送给他掌声表示鼓励,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陈浩和同桌学习都相当认真。

五、让优生引领学困生共同进步

1.“小老师”的选拔

选拔“小老师”,要经过认真的考察,选拔学习优异,责任心强,语言表达能力好的学生。有时,也可以破格选拔。周宇同学,她的成绩并不是特别好,她的学习成绩要当“小老师”其实有些吃力。但这孩子可爱又懂事,做事认真负责,力求上进,乐于助人,表达能力不错。所以,我选了她当“小老师”,还选了她当“老师助理”。她按老师的要求不辞辛劳的坚持去辅导学困生。还一定会在辅导之前自己首先弄明白需要去讲解的知识。就这样,不仅她负责的学生有所进步,她自己居然也进步了好多。

2.“小老师”的指导与督促

选拔好“小老师”后,对他们的工作要进行方法的指导并进行督查,及时给予肯定或指正。同时让“小老师”们互相交流辅导学生的感受及方法。并定时或不定时的检查“小老师”的辅导情况。在班级总结时,根据情况评选出“优秀小老师”。有了这些“小老师”的帮忙,就能更有效的转化学困生的学习情况。

总之,对于农村小学的学困生的转化问题,千万不要给他们打上差生的标记。教师必须要根据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给予具体的帮助和耐心的指导。学困生一样会变得越来越优秀的。

参考文献:

[1]《浅谈差生形成原因及转差措施》胡友仁.教学研究.1992.13-15.

[2]《浅析后进生形成的原因》王君芳.2004.6.28.

[3]数学差生的人格特征《数学教育报》赵继超.2001.(11).

猜你喜欢

自尊心小老师自信心
用关爱让单亲孩子找到来时的路
谈也让学生做老师
浅谈低年级学生动手操作的“放”与“不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