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元素铁水平与糖尿病肾病发生风险的临床关系分析

2018-08-10仇晓玲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13期
关键词:微量元素肾病年龄

仇晓玲

摘要 目的:对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元素铁水平与糖尿病肾病发生风险的临床关系进行探究。方法: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80例,根据病情分A组(2型糖尿病无肾病患者)、Al组(糖尿病肾病Ⅲ期)、A2组(糖尿病肾病Ⅳ期)。对不同组微量元素铁水平进行检测。结果:从A组到Al组到A2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尿素氮(BUN)、尿酸(UA)、血清铁逐渐上升,3组SBP与血清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A组到A1组到A2组,肾小球滤过率(GFR)逐渐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FR和年龄、BUN、UA、血清铁呈负相关(P<0.05)。结论:血清微量元素铁水平、年龄、BUN、UA是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肾病发生风险的因素,需要在早期对这些因素进行监控。

关键词 2型糖尿病;铁水平;糖尿病肾病;发生风险;临床关系

在当前生活压力逐渐增加、生活习惯逐渐改变的情况下,糖尿病患者数量逐年攀升,其中2型糖尿病占90%左右[1]。随着该类型糖尿病的发展,出现肾病的风险也逐渐增大。对糖尿病肾病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预防与治疗措施提供可靠依据对于患者生命与健康具有不容忽视的意义。本次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对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元素铁水平与糖尿病肾病发生风险的临床关系进行探究,现进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80例,男49例,女31例;年龄46—75岁,平均(59.6±3.1)岁。将所有患者据病情分成A组[40例,2型糖尿病无肾病患者,间断出现微量的白蛋白尿,尿白蛋白/肌酐值(ACR)正常,男性低于2.5 g/mL,女性低于3.0 g/mL]、Al组(22例,糖尿病肾病Ⅲ期,持续出现微量的白蛋白尿,2.5 g/mL<男性ACR< 30.0g/mL,3.0 g/mL<女性ACR<30.O g/mL)、A2组(18例,糖尿病肾病Ⅳ期,显性白蛋白尿,ACR高于30.0 g/mL)。

纳入标准:全部患者与WHO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相符,空腹血糖≥7.0 mmol/L,餐后2h血糖≥11.1 mmol/L。

排除标准:心血管疾病;其他内分泌系统疾病;肾病;急性并发症;近1个月接受药物治疗;妊娠期、哺乳期妇女。

方法与研究指标。测量或检测以下指标,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CLU)、糖化血红蛋白(HbAle)尿素氮(BUN)、尿酸(UA)、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GFR)、血清铁。BMI=体重/身高2;GLU、HbAle、BUN、UA、SCr在患者空腹状态下抽取2~3 mL静脉血进行测定;SBP、DBP使用血压计测定;GFR=186×Scr-1.154×年龄-0.203×K(女性K值0.742,男性1.233);使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血清铁。

统计学方法:数据资料用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分别以率(%)表示计数资料,以(x土s)表示计量资料,并予以X2检验与t检验,分析对比项之间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如P< 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采用描述性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如P< 0.05时则具有相关性。

结果

不同组别特征单因素分析:从A组到Al组到A2组,SBP、DBP、BUN、UA、血清铁逐渐上升,3组SBP与血清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A组到Al组到A2组,GFR逐渐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l。

GFR和临床指标相关性:GFR和年龄、BUN、UA、血清铁呈负相关(P<0.05),见表2。

GFR和多因素线性相关性:将GFR作为因变量,多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建立,GFR与年龄、BUN、UA、血清铁呈线性负相关(P<0.05),见表3。

讨论

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胰岛素分泌缺陷与抵抗,进餐后胰岛素l相与2相分泌出现缺失与延迟,血糖急剧升高,加快胰岛B细胞衰竭的速度[2]。血糖长时间处于高水平将影响机体正常组织的代谢,损害神经系统,导致器官功能障碍与衰竭。糖尿病肾病为糖尿病常见并发症,对血管正常功能造成影响,加快器官衰退速度[3,4]。在2型糖尿病早期采取科学的干预措施,可促进干预效果的改善,降低肾病出现率。

本研究中,从A组到Al组到A2组,SBP与血清铁逐渐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A组到Al组到A2组,GFR逐渐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随着病情的发展,SBP与血清铁上升,GFR降低;GFR和年龄、BUN、UA、血清铁呈负相关(P<0.05),将GFR作为因变量,多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建立,GFR与年龄、BUN、UA、血清铁呈线性负相关(P<0.05),表明年龄、BUN、UA、血清铁是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在人体微量元素中,铁含量最高,在机体多种代谢过程中均有参与。在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中,通常使用尿微量白蛋白作为判断依据[5]。研究资料显示[6],血清铁在2型糖尿病早期对肾脏造成的损害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作用原理可能为,浓度过高的铁离子氧化后生成脂溶性的铁氧化合物,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进一步生成生物活性较高的氧自由基。毛细血管基底膜上含有的磷脂在高浓度氧自由基的作用下出现脂质过氧化,基底膜厚度增加,血小板聚集,通透性有所提升,进而发生糖尿病肾病;转铁蛋白能够与血清中的大多数游离的铁离子结合,降低游离铁对氧化应激反应的激发作用。在出现肾病时,机体中铁代谢失衡,降低转铁蛋白与铁结合位点的利用率,增加血清中游离铁的水平[7,8]。由此可见,血清中游离铁的水平可作为诊断肾病与评估预后的重要依据。

参考文獻

[1]路萍,许化溪,苏兆亮.维持性血透治疗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浆eotaxin-2/sTNFRⅡ等表达水平与代谢综合征状态的关系[J].临床检验杂志,2017,35(7):507-510.

[2]张会芬,刘丽,杨宏秀,等_2型糖尿病患者铁代谢指标的变化及其与早期糖尿病肾脏疾病的关系[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7,25(10):882-885.

[3]邱凌,徐蓉,汪思阳,等.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微量元素水平及糖代谢指标的相关性[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5,14(6):440-443.

[4]周瑾,郭风玲,段书众,等.2型糖尿病肾病单中心腹膜透析合并感染患者贫血及铁代谢的临床分析[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6,31(10):1196.

[5]许娜,郭淑芹,张云良,等.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SFRP5、脂联素水平与尿蛋白的关系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7,18(2):148-150.

[6]杨笑云,常宝成,单春艳,等.“亚临床”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血管紧张素原水平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5,31(5):395-399.

[7]邵小娟,胡文,郝海荣,等_2型糖尿病病人微量元素铁水平与糖尿病肾病相关性分析[J].安徽医药,2017,21(4):699-702.

[8]柴旭兵.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铁蛋白水平与外周血管粥样硬化关系[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6,30(10):993-995.

猜你喜欢

微量元素肾病年龄
预防肾病,维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肾病防治莫入误区
ICP-OES法测定钢和铁中微量元素
解析中微量元素
“重女轻男”的肾病
算年龄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50例
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
ORS-ICP-MS测定食用植物油中的多种微量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