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单球囊单、双侧扩张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效果对比分析

2018-08-10朱春勇曹兵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13期
关键词:双侧单侧成形术

朱春勇 曹兵

摘要 目的:探讨单球囊单、双侧扩张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效果。方法:收治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50例。单侧组进行单球囊单侧扩张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双侧组进行单球囊双侧扩张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结果:单侧组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x线曝光情况比双侧组少(P<0.05)。结论:单球囊单侧扩张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更适合高龄无法耐受长时间手术者,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骨水泥注入量和X线曝光。

关键词 单球囊;单、双侧扩张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可通过球囊扩张促进伤椎高度恢复,扩张后可产生相对密闭空腔,空腔在低压状况下给予骨水泥注入,有助于伤椎高度的良好维持,且骨水泥渗漏风险低[1]。本研究探讨了单球囊单、双侧扩张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效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1年1月-2016年1月收治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50例,根据随机表均分两组。单侧组男13例,女12例;年龄62—79岁,平均(68.72土5.21)岁。双侧组男12例,女13例;年龄61~ 79岁,平均(68.45土5.41)岁。两组患者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方法:局部浸润麻醉和静脉吸入复合麻醉,嘱咐患者俯卧,在C臂X线机透视之下进行定位,可见两侧椎弓根形状对称。单侧组进行单球囊单侧扩张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从伤椎症状严重侧椎弓根外上缘从外上2点方向到内下8点方向进行椎弓根内穿刺,将穿刺针内芯抽出,将导针置入后拔除穿刺针,沿着导针将工作套管、扩张管置入,建立工作通道。透视下扩孔,将球囊置入,将球囊扩张至椎体高度满意,在骨水泥拉丝期时注入,以至椎体后缘时停止注入。双侧组进行单球囊双侧扩张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两名操作者分别从两侧椎弓根外上缘同时穿刺,建立工作通道,将球囊置入,先扩张一侧,再扩张另一侧。扩张后将调配好的骨水泥缓慢注入,弥散至椎体后缘后停止注射,将套管拔出,并对切口进行缝合。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治疗效果;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X线曝光情况;术前、术后伤椎高度、疼痛和Cobb角度情况;并发症。①基本痊愈:骨折愈合,疼痛消失,伤椎高度、Cobb角度正常或接近正常;②好转:骨折基本愈合,疼痛缓解,伤椎高度、Cobb角度改善;③无效:不满足好转标准嘲。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计量、计数数据分别行t检验、X2检验,P< 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治疗效果比较:双侧组患者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治疗效果与单侧组相当(P>0.05)。双侧组总有效24例,总有效率96.OO%,基本痊愈18例,好转6例。单侧组总有效24例,总有效率96.000/0,基本痊愈17例,好转7例。

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X线曝光情况比较:单侧组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X线曝光情况分别为(32.18土5.31)min、(3.13土0.36)mL、(15.73土3.13)次,比双侧组(49.72土5.95)min、(6.36土1.25)mL、(25.67土7.84)次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P<0.05)。

术前术后伤椎高度、疼痛和Cobb角度情况比较:两组术前术后伤椎高度、疼痛和Cobb角度情况相似,术前单侧组分别为(1.47土0.31)cm、(6.47土1.66)分、(21.15土2.21)。,双侧组(1.47土0.52)cm、(6.41土1.62)分、(21.28土2.24)。。术后单侧组分别为(3.48土1.43)cm、(1.92土0.66)分、(44.54土5.55)。,双侧组(3.48土1.44)cm、(1.95土0.68)分、(44.54土5.81)。,术后均优于术前(P<0.05)。

并发症:两组并发症相似(P>0.05)。单侧组骨水泥渗漏2例,双侧组骨水泥渗漏l例。

讨论

传统的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一般进行双侧双球囊穿刺扩张,价格高,难以推广。双侧单球囊穿刺扩张可促使骨水泥均匀分布和恢复椎体高度,减轻疼痛。但双侧需两名操作者同时操作,骨水泥用量多,X线曝光时间长,手术时间长,对于高龄且基础疾病多的患者来说可增加手术风险[3,4]。

本研究结果显示,双侧组患者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治疗效果和单侧组相当;两组并发症均为骨水泥渗漏,可能和伤椎椎体侧方或前方压缩在扩张复位后出现裂隙相关,因此需注意放慢推注骨水泥的速度,若渗漏需立刻停止注射[5]。

综上所述,单球囊单、双侧扩张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效果相似,均可恢复伤椎高度,减轻疼痛和纠正Cobb角,并发症较少,但单球囊单侧扩张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更适合高龄无法耐受长时间手术者,可縮短手术时间,减少骨水泥注入量和X线曝光。

参考文献

[1]王博,杨群,吴春明,等.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单球囊与双球囊对比研究[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2,11(10):761-764.

[2] 隋福革,李恒,赵丛然,等.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并发症分析[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2,22(11):984-988.

[3]杨炎,王根林,杨惠林等单侧与双侧雌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 1,21(6):480-484.

[4]宋仁谦,周英杰,赵刚,等.高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6,24(8):692-696.

[5]张涛.唑来膦酸辅助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疗效评价[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5,21(5):467-469.

猜你喜欢

双侧单侧成形术
单侧和双侧训练对下肢最大力量影响的Meta分析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同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在双膝骨性关节炎治疗中的效果研究
关于单侧布顶内侧安装减速顶的日常养护及维修工作的思考
中间入路与外侧入路行单侧甲状腺叶全切除术的对比
应用双侧髂腹股沟游离皮瓣修复双手背大面积软组织缺损
改良导尿管在尿道成形术患儿中的应用
二尖瓣成形术治疗二尖瓣脱垂的疗效分析
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并发症研究进展
游离静脉皮瓣桥接修复伴有双侧指动脉缺损的手指复合组织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