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细无声 德育要先行
2018-08-10白松涛王栋梁
白松涛 王栋梁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5-0087-01
“我是奋进不止的学子,我充满理想;我是风华正茂的少年,我志坚如钢……”每天早上,从寺湾镇各学校门口走过的人都会情不自禁地驻足、倾听,一排排整齐的身影笔直地站立,一句句铮铮誓言振奋人心。
这是寺湾镇学生集体诵读励志信的情景。围绕每月励志教育主题所设计的励志信,每天早中晚各一次,一年四季,天天如此。
“励志信不长,几分钟便可以读完。但信中的誓言需要我们竭尽全力去实现,小树经过修剪才可以长成参天大树,而我们也正需要这样一种精神来约束和激励自己。”寺湾镇中学生张晓阳这样说。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近年来,淅川县寺湾镇中心学校紧紧围绕“培育核心价值观,凝聚发展正能量”的德育工作主题,以落实常规德育工作为基础,以养成教育为突破口,以丰富的社团活动为平台,以构建良好的学校文化为切入点,制定德育工作规划,健全德育机制,探索新途径,创造新载体,形成新亮点,铸造新品牌。
养成教育为基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在淅川县寺湾镇第三小学,学校把“十星级评选”作为规范小学生行为的“法规”。评选细则从学习、纪律、卫生、安全、两操、升旗、晨读等方面对学生的行为规范进行细化,“两操”时学生动作整齐划一,井然有序;教室、校园卫生干净整洁;学生举止文明、谈吐文雅、互帮互爱。朗诵星、安全星、礼仪星、卫生星、歌唱星……每一颗星在每一个学生的脸上绽放出灿烂的光芒……而这,只是该镇“养成教育”中的一个细枝。
在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淅川县寺湾镇中心学校把养成教育之根深入进学生心灵,把各年级德育目标细化于每一个细节中,将情感、态度、价值观融入生活的一点一滴,真正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品德。校园中经常看到这样的育人场景:地上的一片纸,教师随手捡起;及时关掉亮着的灯;拧上滴水的水龙头;下课后收拾好讲桌;餐厅中关注学生就餐;宿舍中询问学生冷暖等。“学校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师无小节,节节是楷模。”
活动的开展,使学生的自立、诚信、感恩等意识明显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在我们的家长微信群里,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分享孩子感恩父母的照片。感恩父母不再是学校布置的任务,而是孩子们的自觉行动了。”一位家长反馈说,孩子的行为让他们深受感动,同时开始自我反省。
特色活动为载体 催开精神文明花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脚步亲吻着大地,感受着泥土的气息,被自然的本真与和谐环绕。远处断断续续传来稚气的京剧之音,闻之心怡。追寻着美妙的乐声,我们来到了淅川县寺湾镇第二小学。
“今日痛饮庆功酒,壮志未酬誓不休。来日方长显身手,甘洒热血写春秋……”走进教室一看,一群学生身穿京剧行头,或训练走姿、手势,或拉开嗓子高唱一段。看身段、听唱腔,难以想象他们只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这里的社团活动如火如荼,孩子们玩得开心,笑得爽朗,让人由衷地羡慕。瞧,经典诵读社团书声琅琅,书画社团墨韵飘香,手工社团探索创新,京剧社团神采飞扬,泥塑社团有模有样,水彩社团用画笔描摹多彩世界,爱心社团用行动情撒校园……该校设有多个社团,这些社团涵盖了文学艺术,集社会实践、文娱体育、志愿服务于一体,滿足学生发展需求的个体差异。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兴趣,自主选择心仪的社团报名,按照章程自主开展活动,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不仅有社团活动,在寺湾镇中、寺湾镇小,精彩活动场面随处可见:家校同心,师生同行;海量阅读,畅游经典;远足锻炼,磨砺意志;诗词朗诵,弘扬传统;激情跑操,提升精神;光盘行动,习惯养成……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同时,各学校结合实际,开展“日学一语,日行一善”即“五微”活动(提炼微经典,进行微解读,编演微故事,谈写微感悟,开展微实践),把德育教育融入到学生的一言一行中,日常行为中,在日积月累中不断提升师生的良心和道德。
活动是德育生动的载体,在活动中育人,把德育认知内化为学生的德育行为,是德育工作产生实效的方法。寺湾镇各学校走“育德育人、严抓常规”的德育工作之路,凸显校园人文精神和文明风采,受到了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
传统文化为引领 经典诵读育新人
漫步校园,花团锦簇,香樟挺立,亭台中、树荫下、小道边,随处可见读书的学生,到处洋溢着青春的活力。
吃过午饭,10岁的夏丽便和同学们一起蹦蹦跳跳地往教室走去,经过学校文化长廊,她们兴高采烈地驻足欣赏起来。一句句催人奋进的励志名言,一幅幅图文并茂的宣传图画,悬挂在走廊两旁,这是该镇夏湾中心小学精心打造的“文化长廊”,已成为寺湾镇各学校文化建设的一个缩影。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走进寺湾镇大坪中心小学,四年级小学生诵读《道德经》的童声传递出悠悠古韵。校园橱窗里、墙壁上、走廊中,国学经典的元素随处可见。晨诵、午写、暮悟……在寺湾镇,无论是在镇区的学校,还是在地理位置偏远的乡村小学,师生们都是在吟诵声中开始一天的学习。该校六年级语文教师朱洪芳由衷地说:“国学经典诵读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的识字量。学生作文里引经据典的多了,说话时出口成章的多了。”
“精心布展校园文化环境,使环境文化育文化人,起到无声润泽师生心灵的作用,引导学生在求知、求美、求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寺湾镇中心学校校长白松涛说,“让学生栖居在诗意的乡情乡韵中,使学生时时浸润在文化氛围中,使书香校园成为‘有根之树,这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校园逢春绿,桃李向阳红。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德育教育,让寺湾镇充满了青春和活力的色彩。行走在校园内,处处张扬着一种“幸福”。这“幸福”,是初绽的德育之花,是传递的文明之薪火,更是寺湾教育锐意进取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