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微课教学的应用探讨
2018-08-10王金萍
王金萍
【摘 要】微课是指为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视频形式展示的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1]
如今,微课已经走入了小学课堂,成为了一种不可或缺的优秀教学手段。但在教学实践中,微课的优势还并未充分的发挥出来,与学科的特点也并未完全融合,因此教学的效果还有待提高,对于微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教师还需进一步研究、实践和总结。本文从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优势入手,提出了几点有效应用的策略,供广大教师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微课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5-0119-01
引言
小学数学教学在新课改的推动下已经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教师也正逐步加大教学改革和创新的力度,在课堂中可以看到许多新型的教学手段,微课就是其中之一。微课在教学中的优势和作用是十分突出的,尽管被引进我国的时间还不长,但已经收获了丰厚的教学成果,也为教学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其主要优势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优势
1.集成了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由于微课主要通过视频来开展教学,内容的直观性较强,与传统的多媒体教学具有相符的功能和特点,且能够优化、扩充、整合教学资源,实现资源的快速传递。但微课相对于多媒体教学优势更强,能够延伸学生的学习时间与空间,为他们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
2.微课时长符合小学生的有效注意时间。
小学生在一堂课中高度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是十分有限的,一般只有二十分钟左右,过去教师长篇大论的讲解是难以起到作用的。微课与小学生的这一特点是相适应的,其视频内容简短,基本在10分钟之内,可以避免学生出现厌倦、注意力松散等问题[2]。
3.针对性的内容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由于微课内容是关于各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学生在学习时能够做到有目的、有方向,这大大提高了他们自主学习的效率和质量,不会由于盲目的学习而浪费时间与精力。
二、小学数学微课教学的应用策略
1.以学生为主体,增添学习趣味。
微课是指为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视频形式展示的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微课所展示的教学方式更直观、更高效,它的直观、有趣,更容易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了数学课堂真正的主人。[3]所以对于我们教师而言,最关键地要从学生角度去制作微课。如在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的《轴对称图形》是,通过微课视频,让学生观看动漫课堂,欣赏绚丽多彩的图案。学生在绘声绘色的微视频中,明白什么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通过微课,将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有趣,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在乐中学,不知不觉爱上美妙的数学。
2.合理安排内容,引发有效思考。
微课短小精悍,一个议题一个重点,都是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疑难问题或是易错题设计的,非常适合学生自学。我们以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为例来做一下说明: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万以内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整数到分数概念的一次拓展,又是学生认识数的概念的一次质的飞跃,所以对于刚刚开始接触分数的三年级学生而言,如果单凭着教师的引导,很难让孩子们愉快有效地完成课前的自学任务。所以我们可以运用微课融入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1)通过学习单,明确自学任务。
(2)带着任务观看微课视频。
场景一 两个小朋友分蛋糕
内容重点:①平均分的含义;②分数各部分名称;③二分之一的理解;④分数的意义。
(3)完成学习单。
(4)小组讨论交流。
微课中,我以丁丁和当当在郊游中遇到了一些数的问题,出示4个〖XC57.JPG;%30%30〗 ,和2〖XC58.JPG;%30%30〗
要怎样分?熟悉的分东西情境唤醒了学生对“平均分”的回忆,学生根据已有的认知基础,很容易理解了每人分得的个数可以用整数2、1表示。接着出示一个蛋糕问:现在只有一个蛋糕怎么分呢?同学们,你们知道每人分多少吗?这时,就会引起学生思维的碰撞和学习的需要,引出了分数。接着,结合分数的意义,再教学读写发,让学生边写边记边理解,明确分数各部分名称以及对应的含义。在微课中还增加了动手操作环节,加强互动,动手折三分之一、四风之一。在动脑,动手的过程中,体会平均分和分数含义之间的关系,突破了教学的难点。最后出了三个图形让学生判断是否可以表示二分之一。微视频教学内容的合理呈现,学生对于分数有了清晰的认识和理解,既激发了学生的自学兴趣,又提高了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
3.教师精研教材,拓宽学生思维。
数学学习不仅仅是对数学知识的掌握,还有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学生要善于运用发散思维,对于出现的数学问题进行前后联系。而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和发育成长时期,其思维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4]。老师可以通过自己的引导,结合微课视频,培养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如《三角形特性》一课,要求学生画出三角形底边上的高。很多学生对于画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底边上的高比较容易掌握,而让学生画出钝角三角形底邊上的高,则比较难。根据这一难点,老师可以精心制作微课视频。微课视频清晰,教师旁白配音清楚,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学生看得真真切切,绝大部分学生已知道操作步骤。紧接着,教师拿出事先准备画好的一个钝角三角形,让学生跟着微课视频,播放一个步骤,学生照着画一个步骤,直至把这两个高画出。这样全体学生都学会了画高。老师又在视频中出示了多样的钝角三角形,让孩子们独立画高,充分地让孩子们思维得到了拓展。利用微课的优势,积极地探索更新颖,更合适的方式,为学生服务,为课堂服务,是每一个数学老师该做的事。
三、结语
综上所述,微课在小学课程中的应用具有诸多的优势。微课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都很精简,内容也较少,因而学生掌握起来更加容易,学习效率更高微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可以在很多方面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小学数学是一个抽象的学科,如何让小学生们在课堂上可以很好的掌握这些数学知识,是每一个小学数学老师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邢占波 李传燕.微课融入小学数学课堂的几点思考 [J].少儿科学周刊2015.1 257—258页.
[2]蔡春玲.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J].考试周刊,2015,14(86):23.
[3]方益平.让“微课”融入小学数学课堂 [J].科学教育,2015,08-043.
[4]张培兰 让“微课”融入小学数学课堂[J].左江日报 2015,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