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8-08-10刘怡心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15期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学前教育中职

刘怡心

【摘 要】职业生涯规划是以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学生规划自我职业生涯的意识与技能,发展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促进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活动,是引导学生进行并落实职业生涯为主线的综合教育活动。从国家到学校及学生,重视职业生涯规划对学生未来就业和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中职;学前教育;职业生涯规划;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5-0072-02

引言

在中职学生中开展系统、全面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学生认清自身条件,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好思想、知识和技能上的各项准备,迎接职场挑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中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学生发展的意义

1.发掘学生的潜力,提升个人的实力。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个性、特点和潜在的价值,使学生能够形成对自身的准确定位,并保证优势方面的持续增值;引导学生对自身的优劣势进行对比和分析,使学生能够不断地完善自身,认识到理想与自身能力间的差距,并不断地努力去缩小这种差异,进而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帮助学生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2.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随着毕业生人数的增加,就业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学生要想能够顺利地就业必须要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科学的规划,这样才能够在学习和能力提升的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但是很多學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目标,而是盲目地混到毕业,然后带着单薄的简历和求职信四处求职,在求职的过程中缺乏目的性,完全凭借运气,所以经常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无法找到适合自身的工作。因此在中职院校中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能够使学生明确奋斗目标,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够为了自己的目标不断努力,进而在毕业后具备与工作岗位相符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1.学生对自己的职业认识不清晰。

中职学前教育的学生大部分对自己的未来就业有明确的方向,即当一名幼儿园教师,但对于幼儿园教师这一岗位的职业认知却十分模糊。同时,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与学生的性别还存在一定的关系,男生在确定目标的能力和制定计划的能力优于女生,而女生在认识自我方面能力优于男生。中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女生占绝大多数,男生极少。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探索阶段中,缺乏与异性间的交流探讨,促使以女生居多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社会经验的积累和综合能力发展上有明显的不足。

2.学校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重视度不高。

中职院校在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多数是在学生入学时请专家、幼儿园领导等开设讲座,对毕业班进行就业形势与信息分析的课程。总体来看,缺乏稳定的课程结构体系,缺少学生对就业观念和职业认知的教育,对学生实际帮助较少。学校有没有专门的教师教授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多数由负责学生工作的老师和辅导员担任。这些老师本身就出自不同的专业,并非专门的指导教师,对职业生涯规划也不熟悉,缺乏相应的理论知识和技能。

3.中职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内容单调、方式单一、时间安排欠妥。

目前,部分中职院校单纯的将就业指导课来代替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从教育内容而言,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个引导学生自我发展的过程,需要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树立职业理念、提高职业能力、明确职业决策选择、加强职业道德培养和求职技巧等诸多方面。在注重理论的同时,更注重实际的操作应用。而学校将教育单纯的局限于课堂理论,内容上明显不够丰富,无法满足每个学生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的实际需求;从教育形式而言,部分中职学校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只局限于课堂,在教育形式上较为单一,对于专题讲座、职业咨询、企业实地走访、职业心理疏导等方式运用较少,以致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际效果并不明显。

三、加强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对策

1.帮助中职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1)帮助中职生更新职业价值观念。

学校要加强中职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意识和就业意识,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引导中职生把自我价值的实现同国家命运发展联系在一起,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2)帮助中职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

理想信念体现于一个人的向往与追求,要引导中职生从实际出发,客观认识与评价自我,确定恰当的职业期望值,将中国梦与个人的成才梦联系起来,形成正确的职业理想。

2.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1)确立职业生涯规划全程化的教学体系。

对中职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能只停留在一个学期的职业生涯规划课上,应该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例如:笔者学校为学生建立了《中职生成长手册》,每个年级的侧重点不同,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与实践。高一阶段侧重了解自己,了解专业,初步规划职业生涯,规划未来的职业方向;高二阶段通过专业学习与实践,加强岗位职业道德、职业意识的教育,做好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准备;高三阶段通过岗位实习实践,提升综合素养,做好即将步入社会的经验知识储备和心理准备。

(2)指导和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学校应有计划地开展职业规划教育活动,如举办职业规划设计大赛、职业规划指导讲座、毕业生讲坛、模拟招聘等,以形式多样的活动为载体加强对中职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师应按照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步骤分阶段地指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带领新生参观实习实训基地,初步了解职业岗位内容和工作条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团、志愿服务等活动,帮助学生了解自我,发展个性,学会沟通与协作;组织学生参加专业实习实践、职业规划讲座等,了解就业政策,培养职业情感,提高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

结束语

中职院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能够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就业指导,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并在入学后就为将来的职业目标而努力。从而避免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出现迷茫的状态,进而促进学生得到更好的职业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新建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现状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32.

[2]黄饶宇.中等职业学校职业生涯教育实施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

[3]蒋乃平.职业生涯规划[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8.

猜你喜欢

职业生涯规划学前教育中职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与对策探析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