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徒制在电子专业的实践探究
2018-08-10韦苏兰
韦苏兰
【摘 要】现代学徒制就是学校与企业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学校招生即企业招工,学校教师传授相关文化知识、专业知识,而企业师傅传授专业技能,二者协同完成。施行现代学徒制的意义在于,企业可更深入地参与到相关人才培养过程,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对接;学生工作与学习的交替进行,有利于学生对相关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学校可以获得企业的支持与帮助,改善学校实训条件,提高教师实训能力。
【关键词】学徒制;电子专业;实践探究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5-0057-02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提出:“要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完善支持政策,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号)进一步提出:“现代学徒制有利于促进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现代学徒制作为人才培养的一种模式,越来越受到政府、学校和企业的共同关注和重视,实训基地建设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实践证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非常适用于中职教育人才培养需求,而对中职电子专业来说,合理应用现代学徒制,加强校企联合,能突出企业与学校教育融合的双重优势,更有利于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一、中职电子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的优势
1.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
电子专业因其自身的特点,学科知识比较广而不精,每个学生擅长的方面不同,实施现代学徒制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际岗位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
2.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电子专业本身就是来源于传统专业领域的一次大的变革,而学生每天的学习也是基于正常生活的基础之上,所以专业的理论知识会跟实际生活联系比较密切,很多都是来源于实际社会生活,所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
3.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电子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可以让学生从一开始就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并学会主动思考,跟着老师学习专业技术。
4.锻炼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通过现代学徒制培养,很多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已经逐渐进入电子专业行业,有了具体岗位的实践经历,体验到了企业文化和学校文化的异同,通过真正的经济流通感受到社会商务领域的发展。
二、现代学徒制的试点现状
校企合作是维护现代学徒制校企双方利益的根本保证之一,也是实现学徒双重身份的基本途径,建立校企共同管理的基础。但由于政策、资金、管理等各方面的原因,造成中职院校要建立并拥有一批相对稳定的校企合作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
1.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建立难。
在现代学徒制试点的过程中普遍出现了学校热、企业冷的尴尬的状况。一是政府相关法律、法规及各项激励配套政策不完善,企业不愿意参与学校建立合作关系;二是资金不到位,企业为学徒工安排专门的师傅进行指导,要支付一定的薪酬,必然会增加企业成本,而政府的薪酬补助和优惠政策又没有落实到位,从而打击了企业的积极性。
2.维持难。
现代学徒制要求招生即招工,但是企业用工和经济、企业的人事变动、生产经营状况不佳等因素紧密联系,这些不确定的因素都会直接影响到企业对学徒工的人数,致使产教结合进行不下去。
3.运行难。
由于政策的不完善,现代学徒制还没有列入企业生产经营指标考核范围,企业没有设置对师傅及学徒工的考核办法,学校也没有对企业师傅进行监督、考核。制度缺位和激励机制缺乏,造成学徒制成效不显著。
三、中职电子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的措施
1.完善政策保障。
一是各中職学校要制定学徒制试点实施办法和校企合作章程,鼓励教师进企业实践,带徒学习,吸引企业参与合作培养。二是政府应制定与企业相关的优惠政策,通过减免税收等措施鼓励企业积极接收学生实习和教师实践。三是由于现代学徒制涉及教育部、人社部等多部门管理,政府要落实有关部门的相关责任,明确各方职责,确保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顺利进行。
2.建立深度校企合作关系。
在校企合作方面,校企可以通过签订合作协议来实现。但是如何深入建立校企合作关系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校企合作并非简单地在学生毕业后,企业提供部分岗位接纳学生就业,而是在产学研过程中,企业应以积极的状态介入人才培养过程。至于企业所担忧的培训成本的问题,可以通过签订培训协议来避免人才流失。在选择培训对象之后,企业与学生本人之间签订培训协议。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学生的培训方案,明确各自责任,在协议生效后有效地实施培训方案。
3.优化师资队伍。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是三大要素之一,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能提高现代学徒制的内涵发展。因此,校企双方应一同打造师资队伍。可利用假期,将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能手选派到企业进修,利用企业资源,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也可聘请企业技术人员组成专业课程开发指导团队,安排骨干教师到生产车间轮训;还可以采取聘用企业技术骨干作为学校兼职教师的方式,提升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4.以市场导向设置专业课程。
依据市场需求岗位,细分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有针对性地培养企业所需人才。人才培养方案设置上,应强调应用,人才定位和差异化发展,通过开展“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校企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工作,企业通过师傅带徒弟形式,依据培养方案进行岗位技能训练,真正实现校企一体化育人。例如,在培养方案设置上,技术岗、商务岗分别学习不同的课程,并进行相应的技能训练,以此明确学生未来职业方向,方便企业有针对性地安排师傅带学生进行定向培养。
5.创新管理体制和制度。
现代学徒制是一种职业教育办学模式,而不只是一种教学模式,它的教育内涵超过了教学范畴。因此现代学徒制办学模式的实施仅靠学校自身和教育部门是办不到的,需要依靠多个部门从多个方面共同努力。学校正在试行的系列管理制度应该根据项目实施进展的实际情况及新形势、新变化,做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使之更具科学性、针对性及可操作性。
6.建立多方参与的考核评价机制。
创新考核评价制度,制订以育人为目标的实习实训考核评价标准,将学生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师傅评价、企业评价、社会评价相结合,积极构建第三方评价机制,由行业、企业和中介机构对学徒轮训岗位群进行技能达标考核。建立定期检查、反馈等形式教学质量监控机制。
参考文献
[1]陈瓒贤,蒙俊健.中职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建设调查与思考[J].职业,2014年15期.
[2]田勇.现代学徒制在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中的应用研究——以仪征技师学院为例[J].质量探索,2016年01期.
[3]乔丽.中职双元多主体五段式现代学徒制模式探究——以电子电工专业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1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