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理论下自主学习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构想
2018-08-10李丽琼
李丽琼
【摘要】知识是个体与外界互动中逐步建构所得,在建构主义理论下,小学数学教学强调构建学生主动参与模式,激发学生由内而外的主动学习需求,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兴趣需要,不断提高数学思维能力与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建构主要 自主学习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6-0185-01
本文在建构主义的理论下,别从教学模式、操作程序与构建理论案例方面认识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模式与方法,从而促进教师组织开展丰富的自主学习活动。
一、小学数学教学建构主义基本理论内涵
1.建构主义
数学是小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载体,也是学生开始接触理性世界的重要渠道。在建构理论的指导下,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进学生养成主动思考数学问题的习惯。小学数学教学教师要改革传统的教育应试模式,要在建构理论下实现学生主动的获取知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充分思考数学问题,强化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与主体意识。
2.操作程序
小学数学建构主义指导下的自主学习模式,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动机。首先,强调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欲望,提高学生的主动探索与创新能力,关键在于教师以何种方式设置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内在数学学习需求。其次,提高小学数学课堂自主的明确计划性与目标指向性,教师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不仅要有情感目标,而且还要有认知目标。第三,积极的引导学生进行数学问题探索,教师要善于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促进学生围绕课程内容进行多渠道探索,引导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观察,帮助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达到有序生动教学目标。
二、构建自主学习小学数学课堂模式价值
1.开拓学生数学思维
通过构建自主学习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可以开拓学生的数学思维,有效消除传统固化教学模式的弊端,可以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基础上,促进学生自主探究数学问题,养成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自主学习的数学教学模式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数学课堂教学对学生的束缚,可以在学生主体的基础上发挥教师对学生的全面指导作用,有助于学生生动深入的学习数学知识。例如,在数字1-5的学习中,可以给学生展示木棍、旗杆、手指等来代替数字1,接下来鼓励学生开拓数学学习思维,促进学生运用形象化的思维方法,进一步直观的认识数字1-5,这样不仅加深学生的印象,而且可以达到高效的开展数学教学活动目标。
2.培养学生数学兴趣
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有重要的价值,运用自主学习的模式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好奇心。教师要以故事、游戏、情境的方式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获得乐趣,从而获得良好的独立自主学习数学的快乐体验。例如,在教师在加法教学进,设置动画场景,树上有3只鸟,又飞来2只,树上一共有几只鸟呢,由此类推,激发学生的直观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数学兴趣。
三、构建自主学习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策略
1.创设有效教学情境
建构有效的小学自主学习数学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想象力,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来找出数学解题方法,这有助于在调动学生情感的基础上,促进学生主动的投入到自主学习活动当中。教师可以在数学教学中设置必要情境,在有效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信心,促进学生在生活性的情境中主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例如,在《数据收集与整理》教学中,可以给学生设置一个围绕着同学们校服进行调查的情境,然后由学生自主收集同学们对校服的态度(喜欢与不喜欢),这样有助于学生思考数学问题,可以促进学生开展收集与数据整理活动,增加了课堂教学趣味性,锻炼了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
2.精心设计教学流程
只有精心设计小学数学的教学流程,才能把课堂时间充分的留给学生进行思考实践,这样有助于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有效的数学流程包括了克服了学生缺乏自制力、自觉性的问题,可以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安排数学教学活动,从而更好的实现数学课堂过程的控制。首先,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能力为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自主学习目标。其次,积极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根据学生的特点引导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数学问题上,给予学生以正确的引导,实现锻炼学生数学思维的目标。第三,教师还要善于控制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积极的配合开展教学活动,有效维护课堂教学秩序,达到促进学生自主提高学习能力的目标。例如,在《平均分的认识》教学中,教师给学生呈现日常平均分配的例子,小明有三个苹果,准备平均分给三个小朋友,每个可以分几个,教师再提出类似稍复杂的问题,然后让学生自主找出有效的分配方法。这样可以在既定程序,既定操作模式下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实践。
3.采用激励性教学方法
采用激励性教学方法可以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自信心,同时体现学生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成就感,从而迎合学生的心理需要,达到有效的创设数学问题,促进学生自主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说出身边正方形、长方形的图案整合,然后教师对答对的同学给一个拥抱,这种激励方式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利用學生乐于获得奖励的心理,创新良好的课堂提问的情境,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动脑思考习惯,全面促进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目标。
4.注重应用数学知识
只有促进小学生主动的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才能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数学知识的真实含义,全面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运用实践解决学生数学学习中的问题。首先,教师可以为学生列举大量生活中的数学案例,让学生在生活性的数学问题中进行思考,并且在观察中养成分析数学问题的习惯。例如,在《圆的面积》教学时,给学生提供生活中花圃的实例,让学生运用圆的面积求花圃组合图案的实际面积。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自主设计问题,例如,在《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出题,调动学生举一反三的找出简便算法,达到拓展学生解题思考,促进学生灵活的运用数学解决方法目标。
四、结论
建构主要促进学生自主开展数学学习活动,应当从学生的学习规律出发以,根据学生的自身认知特点组织开展教学活动,给学生搭建发挥创造力的平台。教师应当加强对建构主义的重视程度,主动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
参考文献:
[1]何天兰.自主学习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构想[J].科教导刊,2014(18).
[2]林周洋.自主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小学研究,20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