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翻转课堂模式与应用效果研究
2018-08-10唐慧娥
唐慧娥
“翻转课堂”是学生课前利用教学视频等学习材料进行自学,上课时由教师组织学生通过小组协作学习等方式展开课堂教学,促进教学绩效最大化的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教学模式。福建省电教馆开展初中数学翻转课堂的模式与应用效果研究,既能丰富翻转课堂教学理论内容,又能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依据和参考价值。
本文是经“初中数学翻转课堂模式与应用效果研究”课题组研究,旨在厘清在初中数学翻转课堂中教与学是如何发生的,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相关问题进行思考,对在初中数学采用翻转课堂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
一、为何要翻转
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一所省二级达标学校、市级示范校,日常的初中数学教学面临以下两种现状:
1.教师讲授占据了主要地位,学生要静坐在座位上,听教师枯燥地连续讲授45分钟,被迫按照相同的节奏接受知识。这导致后进生“吃不了”,跟不上进度;优等生“吃不够”,觉得简单无聊。
2.学生回家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时,没有人可以为他们提供帮助,困难得不到解决自然会让学生感到挫败,且大量的作业又剥夺了学生宝贵的休息时间,待第二天到课堂进行学习时,学生似乎已经将前一晚上遇到的困难抛于脑后。按照这样的教育流程,学生无法及时了解自己到底掌握了什么、存在什么问题,长此以往,积重难返导致初中数学教学效果差。
基于以上问题,笔者组织同行积极参与福建省电教馆课题研究,提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采用翻转课堂模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家里听课、在课堂上“做作业”的教学方式。学生在课外或回家看教师的视频讲解,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不必像在课堂上教师集体教学那样,紧繃神经,担心遗漏什么,或因为分心,而跟不上教学节奏。学生观看视频的节奏快慢全在自己掌握,懂了的快进跳过,没懂的倒退反复观看,也可停下来仔细思考或笔记,甚至还可以通过聊天软件向老师和同伴寻求帮助。
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及时发现困难,纠正错误,教师也无须再进行枯燥冗长的授课,反而能利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帮助每个学生,学得快的学生也可以帮助遇到困难的同学,在交流的过程中建立师生情感以及同伴合作能力。
二、如何翻转
1.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型
相比传统教授课堂,“翻转课堂”的课前活动是由教师布置的任务,教师课前录制基础性的教学视频,发放教学资料,学生在观看教学视频后,将课前完成的任务提交给教师,课前任务的目的在于为学生“号脉”——让教师明白学生在何处存在问题。继而教师在翻转课堂教学不再按照以往的教学逻辑讲解新知识,应而是用学生课前任务作为例子讲解,利用课堂时间帮助学生领会、吸收、应用、提升。课堂教学内容密切联系课前任务,让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有较强存在感,提高其参与性与积极性。
2.翻转课堂教学活动如何设计
“翻转课堂”教学活动如何安排?这是课题组成员经常思考和探讨的问题。笔者通过组织学习重庆市聚奎中学翻转课堂做法和南京市九龙中学“翻转课堂”理念和模式,结合我校初一年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为期二年的初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索、研究。
通过摸索、实践,我们提出在初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活动的四步法:(1)检验。该步骤的目标并非查漏补缺,而是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学习的成就感,包括教师安排的问题、作业练习等,而这些检测的难度应当与课前自主学习任务的难度相当。(2)作业。没有“作业”就没有“翻转”,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作业有别于课前自主学习任务,该部分的“作业”应当体现出其“梯度性”,让学生深化知识学习,使潜能得到深度发挥。(3)协作。首先,教师安排项目学习,让学生在“协作”中得到同伴的互助,借助他人的意见与建议解决问题解决在前2个环节中的“困惑”;其次,教师在整个活动中纠正、引导,不断挖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4)展示。上述环节中到底“学到什么”、“解决什么”、“遗漏什么”等,在“展示”阶段中通过小组汇报的形式加以呈现。
3.教师如何适应“翻转”
在教学实践中常有发现,部分教师总是忍不住多讲两句,再讲两句……这样的“多讲”挤占了大部分课堂时间,导致“翻转课堂”形似而神不似;也有部分老师认为课前教学视频较为充实,课上几乎不讲,导致学生过于自由,缺乏必要指导,这样的课堂“翻转”过了头。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抓住“精讲”,而非将主要内容再讲一遍。
三、应用效果分析
在学期末,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参与翻转课堂实验的50名学生对翻转课堂的评价。
1.促进学习。81%的学生认为翻转课堂的开展便于移动学习,76%认为能简化交流通讯,53%认为便于资源共享。可见翻转课堂能满足学生利用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随时随地进行碎片化学习的需求;同时利用QQ和微信良好的交流通讯平台,不仅有利于学习资源的分享,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拉近师生间和学生间的距离,为课程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支持。
2.能力提升。调查显示,62%的学生认为翻转课堂能提高自学能力,72%的学生认为能增强协作能力,71%的学生认为能锻炼表达能力。可见,翻转课堂的自主学习过程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协作学习、交流讨论和成果汇报等活动,可以锻炼和提升自身的自学能力、协作能力以及表达能力。
3.提高成绩。64%的学生认为翻转课堂能提升学习效果。为更进一步探究初中数学的翻转课堂与传统教学效果是否存在差异,课题组采集了翻转课堂开展前学生的期中成绩和开展后学生的期末成绩为样本进行对比,发现翻转课堂开展后学生成绩有较为显著的提高。
四、研究总结
基于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设计,目前研究还处在初步阶段,本研究从初中数学的翻转课堂的课前任务设计、课堂活动设计以及教师角色等角度思考,针对如何设计才能更好发挥翻转课堂优势、避免劣势,利用哪些方法能够辅助翻转课堂的实施等一系列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与探究。翻转课堂的推广及具体学科的应用研究,需要我们根据学生特点、学科特色等因素加以实践与突破,在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中,更好地服务教育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