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奥尔夫音乐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研究

2018-08-10盛文君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15期
关键词:案例分析法师幼互动

盛文君

【摘 要】师幼互动是幼儿园教育的基本形态,它发生在幼儿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关键,如何更好地进行互动也是教师教育能力、观念和智慧的综合表现。本研究采用案例分析法对国内幼儿园奥尔夫音乐教学活动视频资料中三位教师师幼互动情况進行定量分析,发现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活动中这三位教师普遍以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授课,没有关注幼儿的主体性地位。而在音乐活动中教师的自我定位直接影师幼互动的质量。因此,要改变以灌输知识、训练技能为主的教学模式,树立幼儿为活动主体的教育思想,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教学;师幼互动;案例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5-0018-02

一、引言

有关师幼互动研究,国内外研究者都有较多涉及,不管是理论思辨和实证研究都有。但在具体领域中,特别是音乐领域中较少有专门的深入研究。本研究把幼儿园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作为研究切入点,希望通过深入观察,视频分析真实呈现当前国内音乐活动中师幼互动现状,从而进一步丰富师幼互动的研究。相对于其他领域,艺术领域可能是更多幼儿教师的软肋,尤其是奥尔夫教学活动是从国外引进更是许多幼儿园教学活动中需要去探究改进使之本土化的内容。通过对中外奥尔夫教学活动的对比这个较小的视角来审视师幼互动的现状,发现其问题,通过研究希望能引起广大一线教师反思,提高师幼互动质量。

二、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

1.研究方法。

(1)文献法:查阅奥尔夫音乐教育和幼儿园音乐教育及幼儿园师幼互动的相关文献,了解幼儿园音乐教育在我国及国外幼儿园教育中的发展状况。

(2)案例分析法:研究者通过对上课实录视频资料中三位幼儿教师教学过程的直接观看,然后对所观看到的活动内容进行转写、整理、分类,获取这三位教师在整节课师幼互动上的相关情况,从而得出结论,进行分析讨论。

2.研究对象。

在优酷网站上输入关键词幼儿奥尔夫音乐,进入界面后依次从上往下看20个视频,排除不清楚不完整的视频后对剩下视频进行标号1-16号随机选择了第三个第八个和第十四个序号的视频进行下载得到三个随机样本所以最终研究者只研究了三位教师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的质量水平及存在问题,分别是梁老师、李老师、和林老师。

三、研究过程

每一个视频的获取研究者都经过了以下三个步骤:

第一步,资料的转写。研究者将所选的三个视频依次进行了文字实录,即对师幼言行的客观、完整地记录。

第二步,资料的编码。首先明确师幼互动的发起主体和互动类型的分类及概念。然后给每一个类型附上固定的代码。

第三步,数据的分析。研究者首先明确要研究的师幼互动的类型分类及概念。以文字实录依次收集每一位教师师幼互动的数据信息,然后对数据进行分析讨论,最后得出结果。

四、资料处理

1.资料的转写。

对于视频内容的文字转写,就是师幼说了什么,研究者就记录什么,不对其进行任何的改变。对师幼表现出来的动作行为则用括号跟在说话人的后面表示一边说一边做,一个说一个做的则另起一行。

2.资料的编码。

研究者根据对师幼互动文献的研究,将此次研究的师幼互动分为两层:一、教学活动中不同组织形式师幼互动即以教师为主体发起的互动和以幼儿为主体发起的互动。二、不同师幼互动类型即从教师角度分析亲近型、关心型、漠不关心型与拒绝型四种不同教师类型师幼互动。研究者对这2种互动主体附上A和B的代码。将互动类型分为了4类:亲近型、关心型、漠不关心型与拒绝型。研究者对这4种互动类型依次附上了①—④的代码。

(1)互动主体。

A.教师发起

教师发起的互动多体现在:

①提问②纪律约束③评价④请幼儿展示(结果)⑤指导与帮助⑥询问⑦提醒与要求⑧让幼儿帮忙⑨抚慰情绪

B.幼儿发起

①寻求指导与帮助②主动展示(作品)③告状④请求⑤告白⑥发表个人见解⑦表述情况⑧询问

(2)互动类型

①亲近型:和幼儿无话不说主动亲近幼儿愿意了解幼儿需求和想法,鼓励幼儿进行自主互动学习。

②关心型:对于幼儿的想法给与积极回应,对幼儿表现有观察,愿意帮助幼儿解决难题,但相对不会主动去启发幼儿发起互动。

③漠不关心型:对幼儿发起的互动不会给与积极回应,按自己思路进行教学不管幼儿所掌握的情况和他们真正的需求。

④拒绝型:拒绝甚至呵斥幼儿的互动,完全不愿意在教学活动中进行互动,对幼儿的互动给与制止,完全教师主导课堂。

五、研究结果

1.梁老师。

根据表1.1和图1.1可以看出,研究者研究的两个发起互动主体都出现了,梁老师整节课中总师幼互动43次,其中教师发起39次,幼儿发起4次,主要以教师发起的提问为主要形式占51.3%。

2.李老师。

根据表2.1和图2.1可以看出,研究者研究的两个发起互动主体都出现了,李老师整节课中总师幼互动37次,其中教师发起32次,幼儿发起5次,主要以教师发起的提问为主要形式占46.9%。

3.林老师。

根据表3.1和图3.1可以看出,研究者研究的两个发起互动主体都出现了,林老师整节课中总师幼互动39次,其中教师发起37次,幼儿发起2次,主要以教师发起的提问为主要形式占43.2%。

4.综合来看三位教师的数据。

根据表4.1可以看出:

(1)从发起主体来看主要以教师发起为主,共达108次,占总互动次数90.8%。

(2)从教师发起表现形式来看:①对于提问,每个教师用的都很多,梁老师运用最多20次,李老师用的最少15次。②对于询问,每个教师用的都比较多,林老师最多11次,梁老师最少5次。③对于请幼儿展示,每个教师都有用,林老师运用最多6次,李老师运用最少2次。④对于评价,每个教师都有用,梁老师运用最多5次,李老师用的最少1次。⑤对于提醒与要求,每个教师都有运用,梁老师最多4次,李老师和林老师都运用了2次。⑥对于纪律约束,只有李老师有运用且只有一次。⑦对于指导与帮助,只有林老师有运用且只有一次。⑧对于让幼儿帮忙,只有梁老师有运用且只有一次。⑨对于抚慰情绪,三位教师都没有运用。

(3)从幼儿发起表现形式来看:①对于询问,三位教师的课堂都没有出现。②对于主动展示,每个教师课堂都有出现,梁老师最多2次,林老师和李老师都是1次。③对于告状,三位教师的课堂都没有出现。④对于发表个人见解,林老师的课堂没有出现,李老师最多2次,梁老师1次。⑤对于告白,三位教师的课堂都没有出现。⑥对于请求,只有李老师的课堂出现过1次。⑦对于表述情况,每个教师课堂都有出现过1次。⑧对于寻求指导与帮助,三位教师的课堂都没有出现。

〖XC27.JPG;%30%30〗

根据表4.2可以看出:

(1)对于亲近型互动,梁老师运用最多9次,李老师和林老师都用了4次。

(2)对于关心型互动,李老师运用最多18次,李老师和林老师都用了10次。

(3)对于漠不关心型互动,林老师运用的最多23次,李老师运用的最少9次。

(4)对于拒绝型互动,只有李老师运用了1次。

六、分析与讨论

1.分析讨论三位教师互动发起主体的综合数据。

从表4.1可以看出:

(1)在研究者研究的两种互动发起主体中,三位教师活动中教师发起的互动和幼儿发起的互动都有一定的运用,而明显以教师发起互动为主,在教师发起互动中又以提问这种形式为主,除了李老师运用过一次纪律约束林老师运用过一次指导与帮助梁老师运用过一次让幼儿帮助外,纪律约束、指导与帮助、让幼儿帮忙、抚慰情绪这四种互动表现形式几乎没有出现在活动中,基本都是针对需要学习的知识进行一问一答。奥尔夫的教育思想传递的是能与当地文化遗产完美结合,不能完全照搬国外教学理念,强调独立创新,要将自主学习和我国合作精神结合起来培养符合中国文化幼儿,但也不能还是完全按傳统音乐教学方法来,这样引进奥尔夫音乐完全没有意义。

(2)整体来看,活动中师幼互动运用次数最多的为梁老师(43次),她相对多次数的和幼儿进行互动,也已经有注意到应该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李老师一共互动37次,虽然说他的互动次数最少,但相对于其他教师而言,李老师的互动质量是最高的。从某个方面来说,李老师可能精心预设了问题,并且在提问水平、提问质量方面有所关注,她意识到了互动的重要性,明白高层次水平质量的互动才更有益于幼儿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的发展。把握住了奥尔夫音乐的教育目的。绝不只是对音乐技能的掌握,也不仅是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而需要充分发挥音乐在培养幼儿的结构感、平衡感、独立个性、空间感、创造力、想象力、合作协调能力等多方面的特殊功能。

2.分析讨论三位教师师幼互动类型的综合数据。

从表4.2可以看出:在研究者研究的四中师幼互动类型中,三位教师基本都没有运用到拒绝型,这种类型是对幼儿发展很有害的,会促使幼儿拒绝教学活动拒绝上幼儿园。从某个层面上可以说,这三位老师都是知道什么是活动中完全不可以出现的互动,应该给幼儿营造积极的活动氛围。不过在这次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活动中梁老师和林老师都是漠不关心的互动类型,她们的提问互动几乎都是简单复述不会促进幼儿发展的,更无法让幼儿从和她们的互动中得到有价值的信息,从而更进一步的交流、思考、互动提问。更无法达到奥尔夫音乐教学对于师幼互动提出的“寓教于乐、乐者乐也”的要求。

七、改进意见和建议

通过对以上数据的综合分析和研究,并结合奥尔夫音乐对师幼互动要求,研究者尝试从互动主体、教学形式、教师指导三方面,就奥尔夫音乐教学中互动策略提出几点拙见。

1.牢牢把握教学活动中双主体的原则,在活动中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积极性,从而培养幼儿的自主意识和思维能力。

我们教师在进行活动时要牢牢把握奥尔夫音乐的精髓。在活动过程中应该共同将教学活动推进、延展。而在幼儿园的传统教育中,师生之间通常是以权威教育为基本特征的互动关系上的,幼儿经常受控与教师处在被动的受教育的地位,老师与幼儿之间难以建立积极、有效的互动关系,不利于幼儿从小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形成健全的个性品质。因此,教师必须改变单一的、传统的、成人化的固有模式,充分地尊重每一位幼儿,提供自由、宽松、而且充满创造气氛的学习环境。接纳幼儿所表达的情感,使幼儿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享受,鼓励幼儿想象和创造,激发幼儿用情感去体验美、创造美,发挥奥尔夫音乐本身所达到的最大价值。

2.多样化教学形式,促进幼儿理解音乐语言,提高幼儿音乐审美感知能力。

奥尔夫音乐其中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综合性,强调音乐、动作和语言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作用。活动的乐曲作品本是抽象而模糊的,而幼儿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的。因此,活动中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多样的手段辅助,将多种教学方式如听、想、说、唱、动、奏等融合,多形式体验、多渠道,让幼儿在与各种教学手段的有效互动中自由表现音乐,从而提升幼儿理解乐曲,喜欢音乐的能力。

3.注重教学中的个别指导,提供师幼互动的机会。

奥尔夫音乐活动是针对幼儿的特点所创编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形式。在奥尔夫教学中,由于他的多样性,个体独特性,教师与幼儿之间有了更多互动的机会,教师可以有目的地与不同幼儿进行交流,倾听和引导幼儿进行不同音乐创作。为了满足幼儿对音乐活动的期待奥尔夫音乐活动中良好的师幼互动更提升了幼儿感受、理解、表达、表现音乐的能力,提升了创造性思维。

猜你喜欢

案例分析法师幼互动
师幼之间对告状行为差异理解的探究
谈幼儿园集体活动中师幼互动操作材料的体验
优化师幼互动,促进幼儿自主学习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