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晚年生活自编自演

2018-08-10江苏薛永平

金秋 2018年10期
关键词:剪报胶卷炒菜

◎文/江苏·薛永平

我当兵出身,离开部队时,在去留问题上一颗红心两种准备,留则安心,走则愉快。临近退休时,同样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批准退休,听从决定,痛快回家,自觉转换角色,探索新的生活方式,寻找属于自己的快乐。比如上老年大学,学一点新知识;融入社区,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儿;到老年群体中去,找一点乐趣,营造了一个欢乐度晚年的新天地。

我在部队服役24年,在企业工作19年。退休后,有人说“三缺一”,约我去打个八十分,炒个地皮,斗个地主,我试着走进他们中间同娱乐。开始还好,后来发现,一些牌友好胜心强,赢了归功于己,输了埋怨他人牌技太臭,红脸拌嘴,伤了和气。这样玩牌,不玩为好。

上班的时候,工作忙,时间紧,中午来不及炒菜,随便吃一点,退休后不能再亏待自己了。于是,我进了老年大学学烹调,记得第一堂课讲的是烹调基本概况。老师说:“烹调是一项‘以味为核心,以养生为目的’的事业”。讲得有声有色,很适合我的胃口,听着听着,我像喝了喷香的美酒。进入示范性阶段,老师讲一课,做一个菜,学员品尝,美味甜心头。我回到家照葫芦画瓢,学着炒菜,大有长进,不长时间,掌握了一些炒菜的技巧,名正言顺地当上了“火头军”,奏起了锅碗瓢盆交响曲。餐桌上的菜肴不断推陈出新,家人吃得津津有味,我心中自有一种成就感,幸福的花儿在辛勤劳动中盛开。

那年夏天,阔别20多年的老战友来了,我做了几个清爽的菜,在我们举杯畅饮之时,老友对三盘菜大加赞赏:荷兰豆炒香干,清淡、清凉、清香、爽口;桂花玉米羹和脆皮茸肉,做出了独特的风格,香、脆、鲜、嫩,吃个精光。说我做的菜技高一筹,味道就是不一样。临别时,要我写个菜谱,也让他的老伴享享口福。你看,幸福就这么简单,这么容易,只要用心去做就能获得。

玩好比吃好更重要。玩,各人有各人的兴趣爱好,各人有各人的玩法,归根结底,都凝聚着一个追求,一种幸福的梦想。我也有梦想,设计了一个“玩”的精妙方案,自己编剧,自己导演,让自己开心过好每一天。

“以玩养玩”是我的宗旨。我有两架相机,退休前用的不多,退休后重操旧业,鬼使神差“高烧”不断,背着相机去采风,到祖国各地去旅游,“咔嚓咔嚓”,一个月总要用好几个胶卷。黑白胶卷那阵儿,我会自己到暗房冲洗,调配药液、洗印照片、烘干裁剪,“一条龙”操作。后来用彩色胶卷,就要送去彩扩了,总有一批喜爱的照片,让我心花怒放,小心翼翼装进影集,或到邮局发往报社,时有发表或作品参赛,常有获奖。这些年,胶卷买不到了,我的相机成了“死机”,我又添了新的宠儿——微型单反机,自由出行,自由拍摄,打开电脑,通过电子邮件发送,更加得心应手。

总结了玩相机的点点滴滴,觉得单枪匹马,仍然是一种低水平的玩,要达到更高境界,唯有融入社区,发扬团队精神,让更多的人共享快乐,才算玩得有意思。通过摸底,我建议成立社区通讯报道组。经招兵买马,报道组在欢声笑语中成立。大多是70岁以上的老人,取名为“银潮通讯报道组”,大家推荐我领衔,唱好这台戏。我们经常在一起热议报道线索,研究写作技巧,讨论写作内容,逍遥自在,有喜有乐。在采访中,与被采访对象以诚相待,倾吐真情,从中捕捉到不少鲜活的东西。采访后利用空闲时间,泡上一杯茶,戴上老花镜,先疏理后布局,一字字一句句,串缀成文,既为社区做了一点工作,又弘扬了身边的好人好事。每当自己的得意之作见诸报端,刊登于杂志,别提心里有多高兴。《益寿文摘》报征集“孝贤感人故事”,我积极投稿。经过专家初评、二评、终评,从900多篇征文中评出20篇优秀作品,我的一篇也名列其中。去年,一家晚报创刊20周年,我看到征文通知后,马上想到组里一位同志是个剪报迷,他的剪报事迹和他写的《剪出健康来》,均在该晚报上发表过,我给他定了一个题目:《情缘剪不断》,征文发出后获奖了,他心情非常激动。我们相互分享这种“玩”的快乐。

人生是一个大舞台,作为一个退休老人,要在人生的舞台上“自编自演”,扮演好编导的重要角色,让生活充满活力,做一个快乐而又幸福的老人。

猜你喜欢

剪报胶卷炒菜
第一次炒菜
裁剪网页精华分享个性剪报
商业摄影师的胶片情怀
我为父母做剪报本
炒菜
中国剪报
为什么数码相机不用胶卷也能照相
剪报往事
炒菜放盐时间有讲究
Foma与Rollei黑白胶卷试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