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守护一江碧水永续东流

2018-08-10□于

民主 2018年8期
关键词:排污口经济带长江

□于 溯

6月21日至22日,2018·长江保护与发展论坛在江苏南京召开。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养育着亿万中华儿女,孕育出灿烂的中华文明。长江经济带面积约占全国的 21%,人口和经济总量均超过全国40%,是改革开放新时代我国经济的重心所在、活力所在。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多次对长江生态保护作出重要指示,中共十九大明确提出要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

2018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长江经济带建设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不是说不要大的发展,而是要首先立一个规矩,把长江生态修复放在首位,保护好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不能搞破坏性开发,通过立规矩,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在坚持生态保护的前提下,发展适合的产业,实现科学发展、有序发展、高质量发展。

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指示,是新发展理念的体现,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体现,是新时代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根本遵循。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6月21日至22日,民进中央、全国政协人资环委、长江水利委员会在江苏南京共同举办“2018·长江保护与发展论坛”。来自各相关部委、相关机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集智聚力,交流研讨,为长江保护与发展建言献策。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清如淀。”

曾几何时,长江以其优美的自然风光、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了历代无数文人墨客吟诗作赋、由衷赞美。然而,随着长江流域人类不合理开发活动的加剧,长江的水资源、水生态和水环境状况面临严峻挑战。

当前,长江流域水环境恶化的趋势尚未根本遏制。水利部中科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副所长万成炎介绍,目前水污染依然是头号问题,沿江城市附近常年存在700公里长的污染带,天然湖泊及中小水库污染或者富营养化,土壤污染及农业面源污染突出。此外,主要江河船舶、固体废弃物、大气污染沉降都加重了水污染。而长江生态系统生物栖息地片段化、生态功能退化和野生生物资源衰退都十分严重。在长江开发利用与保护管理上,也面临着江湖过度开发利用、流域保护管理体制机制不顺,各类保护区面积太小,水陆不统一,保护措施不到位等问题。

汉江、岷江、湘江、赣江,江江告急,洞庭湖、鄱阳湖、太湖、洪湖,湖湖呜咽。长江在呻吟,在挣扎!

论坛上,针对长江之病,专家们展开了一场大会诊,追“病源”、辨“病征”、断“病因”、找“病根”,为保护和发展长江把脉开方。

洞庭湖被誉为长江双肾之一,而今长江病了,病因之一就是肾脏也出现了严重问题。民进湖南省委会针对洞庭湖水环境的一项调研显示,洞庭湖目前面临着水流不进、留不住、流不动、污染重的问题。表现跟20世纪50年代相比,年均入湖水量下降60%以上,原来相互连通的各个水系拥塞成独立部分,形成了典型的黑臭水体。在枯水期整个洞庭湖水域面积仅仅有500平方公里。到2015年,洞庭湖11个省控断面有8个在四类水质,三类水质仅占3个。

“长江流域包括长江经济带的入河排污口数量,总数差不多两万多个,其中未办理登记的占到了80%。”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副局长、总工程师吴国平介绍说,入河排污口主要是包括直接或者通过沟、渠、管道等设施向江河、湖泊排放污水的排污口,是工业、生活等点源污染进入水体的最后通道。目前长江流域很多入河排污口设置不合理,有的甚至设置在自然保护区和饮用水源保护区,每年通过这些排污口排入长江的污水达200亿吨左右。

长江水利委员会建设与管理局副处长谢作涛指出,长江岸线资源开发利用一直是推动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长江溪洛渡以下干流河段岸线总长8311.7公里,平均利用率为20.6%,生产岸线居多、生态岸线偏少。存在着岸线管理事权相对分散、岸线利用集约化水平亟待提高、生态敏感区岸线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矛盾突出、长江河湖岸线开发利用项目监管有待加强等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是法律法规不健全、管理责任不明确、岸线利用成本低等原因导致。

……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也是实现永续发展的根本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艰巨任务,也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绝不容许长江生态环境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上继续恶化下去,一定要给子孙后代留下一条清洁美丽的万里长江!”

总书记的话掷地有声,在全社会激起了强烈共鸣。论坛上的专家学者对此反响热烈,积极回应。

——民进中央主席蔡达峰指出,首先要正确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其次要在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中把握好“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导向。要加强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深化改革,加强法治,严格有效地统筹好区域之间、区域内各地区之间的关系,促进各地区兼顾好维护大局、发展自身、相互协同的关系。一方面,要增强区域管理的权威性,依法落实区域内公共资源的管理责任和使用规则,防止地方本位主义和利己主义。另一方面,要增强区域管理的科学性,建立和完善公共责任和利益的分担、协同、共享机制。

——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刘新成建议,要认识到构建环境治理体系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改革和创新过程;环境治理体系既要进行制度建设,又要培养和提高各类治理主体的能力,促进多元共治;尽快统筹相关法律的修改工作;尽快完善社会参与生态环境智力的机制。

——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马建华表示,长江水利委员会将着力强化水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水患灾害防治、规划引领约束、干流河道整治、岸线利用管理、河道采砂管理、体制机制建设、治江基础工作、专项治理行动等九方面工作,有力支撑长江流域社会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张永利指出,该局正在组织修订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修复规划,编制扩大长江经济带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实施方案,将对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等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进行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

——江苏省副省长陈星莺建议,要建立完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在生态补偿机制设计时,一方面应对一些区域因生态保护投入而放弃发展机会的损失进行补偿,另一方面更要加强断面水量、水位监测,采取惩罚性的经济措施,形成倒逼机制。

——武汉大学教授王树义认为,要尽快制定“长江法”,认真总结长江经济带发展、长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管理的成功经验,把它们上升为法律规范,以长江流域一体化管理为目标,科学设置流域管理体制,明确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管理各主体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民进湖南省委会主委、湖南省环保厅副厅长潘碧灵就强化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的法治保障、从国家战略层面推进沿江重点湖泊和水系生态及防洪安全体系建设、加快沿江新旧动能转换、推进长江中游打造世界级高端装备制造基地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

——上海社科院应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郑琦提出,鉴于农业污染源已成为水体、土壤、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要尽快制定长江生态保护的农业负面清单,以生态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为生态红线,确定农业生产的生态评价指标标准,对农业生产产生的污染源、违规行为、落后产能实行减量化和退出机制。

“以协同联动明确责权为基础强化入河排污口水陆统筹管理”“要扩大长江经济大生态红线范围,加大保护力度,落实保护措施”“水土保持要在长江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中当好‘棋手’”“要通过改善江湖关系、加大防洪治涝工程建设等措施,对洞庭湖水资源优化管理”“强化监管能力建设,建立部门协作机制,加强长江岸线管理保护”。

……

大家紧紧围绕着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结合论坛设置的新时代背景下的长江大保护与绿色发展战略、污染攻坚战的区域合作机制、扶贫攻坚与生态文明建设、基于生态安全保障的区域水资源优化管理、长江流域空间规划与生态保护修复以及长江保护立法等议题,给出了一条条建议,开出了一剂剂良方。思想在这里碰撞,共识在这里凝聚。

本届论坛立意高远,交流深入,成果丰硕。长江经济带“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成为与会领导和专家学者们的共识,展现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各方并肩携手、勠力同心永葆母亲河生机活力的决心与信心。

共护长江赤子怀。在长江保护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民进从未缺席。

20年来,从防洪到沿江重化工产业布局,从制订《湿地法》到建设绿色生态屏障,从洞庭湖保护到长三角治理,民进中央几乎每年都提出了重要意见建议。尤其是最近十年来,民进中央与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紧密合作,密切联系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中国水利学会,集智聚力,成功举办了一系列长江保护与发展论坛,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长江保护与发展的任务长期而艰巨,参政党建设的任务也是长期而艰巨。绿色发展的号角在耳畔萦绕,生态长江的愿景等待着我们去实现。在保护长江母亲河的征程上,民进情怀依旧,任重道远。

猜你喜欢

排污口经济带长江
直击入河入海排污口排查:“十四五”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的“牛鼻子”
一条江的嬗变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之路
长江之头
陕西呼应长江经济带
河南省淮河流域入河排污口调查及布设研究
长江之歌(外二首)
长江图(外二首)
河南省2014年入河湖排污口数量
长江经济带与汉江生态经济带如何协调融合
海河流域入河排污口分布强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