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愿校园内只有教师和学生两种身份

2018-11-17王宇航

民主 2018年8期
关键词:齐声官本位校园内

□ 王宇航

久居校园,深感校园的主体应为教师和学生。换言之,在学校里面,无论是行政、后勤、保洁也好,还是书记、校长、主任也罢,虽然分工不同,但都是承担示范作用的“教师”,都在服务于学生的成长。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学校之内官衔称呼到处横行。

当看到教师们之间或者学生与教师之间或者家长与教师之间一本正经严肃认真地称呼着某校长、某书记、某主任、某组长的时候,自己心中觉得好笑。

曾记得,在一个学校的操场上,主持人向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们进行如下介绍:同学们,这是教育处的张主任,孩子们齐声应答:“张主任好。”同学们,这是教学处的白主任,孩子们齐声应答:“白主任好。”不知这两位高高在上的主任有什么想法,但作为旁观者,我却真心为孩子们这样称呼的两位主任而害臊。

我也曾目睹过,有一位教师不知该怎样称呼自己被提拔为主任的同事。那位教师像以前那样习惯地称呼某老师好,可又觉得不好意思,于是又改成某主任好。而那位某主任则“宽宏”地笑着说,我就是一个教师。

若干年前,在某师大的校园里与一位进修教育硕士的教师聊天,当问起对方贵姓时,这位教师说“我姓张,是主任”。若干年后,这位教师说那句话时的样子仍然那么清晰地浮现在我眼前,我难以忘却。

我也曾目睹过,有教师因为没有称呼“主任”而吃了闭门羹的严重后果。

前段时间,网络热传的“高铁扒门”事件之中,一个广为流传的信息是那个女人为某重点小学教导处副主任。

也许,对一些教师来说,当因为工作被认可而承担某些行政事务的时候,被称呼为“主任”是一种身份认同;也许对一些教师来说,被称呼为“主任”是一种职责承担。但无论怎样,这些称呼也好身份也罢,终究只是承担的一部分工作,而不是相伴终生的“荣誉”。

何况,当我们的学生们整天生活在官本位的称呼之中,自然会缺少对权威的质疑和职业平等的感悟。引申开来,过多的官本位称呼会严重影响孩子们的三观形成。

学校内部的改革和发展千头万绪,但回归校园的本质一定是根本。当校园内只有教师和学生两种身份的时候,基础教育才更像教育。

愿我们的校园内,只有教师和学生两种身份。

猜你喜欢

齐声官本位校园内
三军将士齐声“到”
校园里若有人行凶
口令“齐声”教学方法在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墨尔本女子学院将拆除校园内所有垃圾桶
墨尔本女子学院将拆除校园内所有垃圾桶
官本位思想不该在孩子的心田萌芽
某高中校园内颗粒物尘源调查实测与分析
爱看热闹
高校去行政化才能根治科研“官本位”
选兽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