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语文教学法突破盲生计算机文字输入障碍

2018-08-09邱麟

师道·教研 2018年5期
关键词:盲生声母拼音

邱麟

随着信息化在全球的快速发展,盲人也可以使用计算机阅读、书写、浏览网页、查阅资料、享受网络资源带来的便捷。文字輸入能力是计算机操作的基础,也是他们适应信息化社会、实现网络交流和提高生活品质的有益途径。盲生的这个能力是在对汉字的形、音、意正确理解和掌握后发展而来的,是在不断强化指法、拼音训练,对汉字的语音、语义进行反复对比、辨析中逐步提升的。根据《影响小学生汉字输入速度的因素研究》调查发现,影响盲生文字输入水平的主要因素有:文字理解力、拼音掌握程度、指法熟练程度和学习兴趣。其中,文字理解力、拼音掌握程度属于语文教学的范畴。语文与信息技术,这两门看似相距甚远的学科,结合却最为紧密。

一、语文教学方法在信息技术课上的运用

对于盲生而言,汉字输入最大的困难是选字。盲文是一种类似于拼音的文字,其语音系统没有形象的汉字作为媒介,缺少由表意的字作为索引的词语系统,语音关联的字之间缺乏字义的联系,盲生仅凭听力很难选择出正确的字。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将语文的一些教学方法迁移到到盲生计算机文字输入教学当中,不但可以提高盲生文字输入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获取、处理语文信息的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一)开展扩展词义训练,提高语文理解能力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盲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学习是在盲生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建构而来的。”信息技术教师同语文教师一样,要为盲生营造丰富的语言环境,开展扩词训练,进行字义拓展、推理练习,帮助其在头脑中建立一个语义关联体系。

1. 一字多组,这是丰富盲生词汇最有效、最常用的方法。例如“金子、黄金、金色、金秋”盲生可以理解“金”与颜色有关,通过字义的推理和扩展,组成“金属、金融、金刚”等。教师可以让盲生从理解身边触手可及的东西开始联想,在不同语境下,加强对字词义的辨识,体会同一字的不同含义和用法。

2. 词语接龙,这也是丰富词汇的一种方法。如:“寒冷—冷气—气体—体积—积累—累加—加法—法律—律师—师傅”。词语接龙增加了一定的难度,更能激发盲生积极思考,从身边常用词语推敲,增强学习与生活联系,加深感性认知。

3. 组词造句,这是词语接龙难度的升级。教师先给出一个字,让盲生组词后再对词语造句。例如,“尽”组成“尽头”与“尽管”。尽头:这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尽管:尽管天气寒冷,他们依然远征。用同一个字组成不同含义的词组,增强盲生对字、词、句之间联系的认识,丰富词汇量。

(二)注重同音字练习,创设多语境环境和探究任务

“特殊学校”和“特熟学校”明眼人很容易就发现错误,但对于盲生来说,如果不注意听基本无法区分。对于同音字的辨析,教师不要直接告诉答案,而是给予主动探究的机会,让盲生在不断的提问中,反复思考,理解和巩固知识。这种训练看似费时费力,但却训练了盲生的辨认、回忆、联想、分析、综合、推理等能力,帮助其构建和完善一个丰富的词语系统。

例如,在对“红”与“洪”组词时,只有个别盲生能理解这两个字的含义,甚至有的直接输成“红水”。师:“红色是什么意思?”生:“一种颜色”。师:“洪亮是什么意思?”生:“声音大的意思。”师:“红色的红还可以组什么词?”生:“红军。”师:“非常好。洪亮的洪可以组什么词呢?”生:“洪大,对吗?”师:“红表示一种颜色,如‘红军,是我们党在革命战争时期领导下的革命军队。而洪含有大的意思,如‘宽洪大量‘声如洪钟等。所以,洪水的洪是哪一个hong呢?”生齐声说:“洪亮的洪!”一个关于“红”与“洪”的词语系统立即丰满起来。

(三)运用拼音训练法,加强键盘指法练习

在拼音教学中,教师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就是字母教学。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归纳推理的方式,将盲文的声母、韵母转换成汉语拼音的声母、韵母、复韵母,让盲生体会两者异同,熟练掌握对应的键位。其次,把拼音教学中“听、说、想、写”的训练方法迁移到文字输入教学当中,形成“听、说、想、打”训练模式。教师一边口授听写,盲生一边用耳听、用脑分析,一边动手操作,手脑并用,让盲生在动手操作中理解、思考、归纳,掌握拼音规律和拼写技巧。在掌握了字的输入法之后,可以再上升到短语、句子和作文练习。

例如,“此番(ci-fan)”和“吃饭(chi-fan)”,一个是不翘舌的c,一个是翘舌的ch,很多盲生分辨不清声母z、c、s和zh、ch、sh输入的区别。按照“听、说、想、打”训练流程,先拆再合。首先把声母与韵母组合拼写成字,教师听写,盲生思考并输出。然后再倒过来,教师提供给盲生一个字,让他们对该字进行拼音分解和汉字输出。在这两种反方向的训练中,强化了盲生对声母、韵母键位的记忆,加深了他们对拼音的理解和巩固。

(四)增加网络“阅读”部分,增长见识提高修养

盲生主要依靠听觉来学习,加上他们语文教材资源不够丰富,阅读范围有限。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在精心的甄选后,为他们搭建一个能增长见识、提高修养、有益身心的音视频教学资源库,从而为盲生塑造一个丰富的语言环境,同时渗透德育教育和人文教育,树立自强精神,感恩父母、感悟生命。例如,“喜马拉雅听”网站资源丰富,我为盲生精心挑选了《朗读者》《成语故事精选》《史记故事》等列入他们日常收听的范围,不仅可以丰富盲生文化知识、提高文化修养,还可以让盲生体验信息技术的魅力,提升学习兴趣。

二、关于信息技术课教学的几点建议

(一)学科相互配合,切勿有失偏颇

文字本是有情物,即使是信息技术课上的打字训练,也要让盲生感受语言文字美,使盲生从心灵上得到净化和洗礼。两学科教师要相互配合,设计和衔接好信息技术课堂,练习内容最好是盲生当前正在学习的课文。在学习过程中,信息技术教师要把具有群体性的问题反馈给语文教师,让语文教师也参与进查找问题原因中来,帮助盲生更好地理解词语。

(二)师生共同探讨,增强选字技巧

对于输入错误的地方,教师不要一味地给出答案,多向盲生提问,引发其思考。第一,“筛查法”。教师要及时发现问题,帮助盲生分析问题原因,经常讨论读屏软件中出现的词语,唤醒他们头脑中已经构建的词语系统,练习越多就越熟练。第二,“删减法”。告知盲生先直接输入常用词组,再删除多余的字。比如,输入“看一次”的“次”很难选,就可以直接输为“次序”再删除“序”,这个方法对盲生来说屡试不爽。

(三)合理安排学习材料,注重语言逻辑性

盲生同时学习盲文、英文和汉语拼音三种文字,容易造成记忆和逻辑混乱,前摄抑制作用明显。在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安排学习材料的呈现方式,注重语言逻辑性和连贯性,通过对比、类化、系统、综合的方法,对比这三种语言的异同,为盲生消除可能引起的混乱。

责任编辑 龙建刚

猜你喜欢

盲生声母拼音
网络时代盲生德育工作策略探究
声母韵母
基于盲校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质疑意识培养
上古汉语*kl-、*kr-类声母的舌齿音演变
声母顺口溜
浅谈盲校学生同伴交往中的常见问题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