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56”战略催生共享经济新时代
2018-08-09吴维海
吴维海
广义的共享经济,是指通过合作消费的方式,使得产品利用率最大化的新型商业模式和经济形态。狭义的共享经济,主要具备三个特点:一是闲置资源使用权和所有权分离,并最大限度地发挥使用权的使用价值;二是通过精准匹配和连结,实现生产要素社会化;三是资源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同时得到释放。“共享经济”的核心特征并不在于所谓“共享”,而在于人类社会经济中“合作”的扩展。“共享经济”是“知识经济”的发展新阶段和哈耶克“自发秩序”的具体表现。
《中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2017》指出,2016年我国共享经济市场交易额约为34520亿元,比上年增长103%。未来几年,共享经济仍将保持年均40%左右的高速增长,到2020年共享经济交易规模占GDP比重将达到10%以上,到2025年占比将攀升到20%左右。
三个层面
从经济发展的高低程度看,共享经济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面共享:物的共享,主要是通过具体的产品和功能,如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共享旅馆等,实现产品使用等的规模效应,解决单个个体资金、能力或购买力不足等缺陷。
第二层面共享:技术与平台的共享。主要是通过科技创新为驱动,以科技研发和技术应用等共享,核心高端资源的共建公用等为特征,实现规模经济和产业聚集,构建核心竞争力。
第三层面共享:文化和标准的共享。主要是通过构建共同的文化,参与和制定共同的标准,以最高的视角,提升软实力,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个体的发展目标,增强获得感和成就感。
四个阶段
从共享经济的产业规模和发展阶段(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两个维度来看,共享经济可划分为如下四个阶段:
从图中可知,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共享经济呈现不同的特征。其中:在成长期,表现为重资产、少资金的特征,如共享单车的竞争和产业发展模式。
五个模式
共享经济的发展模式很多,包括但不限于:
1、共享存量需求模式
共享存量产品模式指有效对接已经存在的供给和需求,打破对接不对称,实现当前产品价值的最大化。
主要包括共享租车、共享驾乘、共享金融、共享物品等产品形态。产品(或应用):神州租车、陆金所、女神派(服装共享)、街电科技(充电宝共享)等。
2、共享增量需求模式
共享增量产品模式指利用已经存在的供给渠道,激活、对接潜在的或沉睡的需求,实现增量产品的价值最大化。主要包括共享单车、共享任务等产品形态;产品(或应用):ofo、摩拜单车、猪八戒网(创意共享)等。
3、 共享空间模式
共享空间模式是指整合闲置的空间资源,对接、发挥空置空间的最大价值。其中,有些企业会参与到空间的服务和设计,有些只是提供展示信息和相关服务。主要包括共享住宿空间、共享宠物空间及共享办公场所空间三种产品形态。产品(或应用):梦想加、途家网、小猪短租等。
4、共享技术模式
共享技术模式指充分利用自身的“一技之长”,满足需求方的碎片化专业需求。主要包括共享美食、共享健康等产品形态。产品(或应用):回家吃饭、爱大厨、全城热炼等。
5、共享知识服务模式
共享知识服务模式指整合利用碎片化时间(即闲置时间)进行知识服务的输入和输出。与共享技术服务不同的是,共享知识服务仅以信息流(文字、音频、视频等)的形式呈现。主要包括共享音频、共享直播等产品形态。产品(或应用):知乎、得到、在行、微吼直播等。
六个策略
共享经济的发展方式与市场竞争策略是多样性的,具体可以采取如下的发展策略。
第一个策略是,深化共享经济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互动互荣的生态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第一是存量资源的有效供给,第二是增量资源的优化供给。共享经济作为利用闲置资源促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共赢的经济系统,本身就蕴含了存量资源有效供给的。但是共享经济未必会带来增量资源的优化供给。例如,共享单车乱停放占用公共资源问题。
扩大共享经济的运营范围,解决医疗、教育、食品、旅游等民生基础行业的资源配置失衡问题。出台细化方案和准入政策,营造公平竞争环境。
搭建供给端平台,对接大数据平台和云计算技术,做好增量资源的开放性端口、精准化匹配和系统性退出機制。
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业务流程、畅通对接渠道等方式,发挥供给侧改革的杠杆效应,通过共享经济联动需求侧优化发展,打造有机的生态循环。
第二个策略是,联动三方建设诚信体系,形成良性征信系统闭环。联动政府、企业和用户三方构建诚信体系、规范和制度。企业和相关部门协同建立一套相互协助的机制,由企业引入信用积分系统,设置信用制度改善用户行为。企业设置规范规则并实行违规行为举报,开放用户监督企业通道,政府相关部门做好事前预警和事后惩戒工作。
目前行业内,摩拜单车已建立信用分体系,成为首个设立信用分体系且唯一有信用体系的共享单车企业。
第三个策略是,推行精细化、灵活化、标准化监管,建设监管服务平台。
进行三化管理:精细化监管方案,因城、因业实行系统监管;灵活化监管程序,开通监管服务绿色通道和试点监管模式;标准化监管流程,简政放权,畅通监管渠道和沟通渠道。
建设三象限监管服务体系:一是服务平台。按照“鼓励创新、包容审慎”的原则,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二是法规平台。鼓励和引导分享经济企业开展有效有序竞争,严厉打击扰乱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的行为;加强释法、修法工作,按程序及時调整不适应分享经济发展和管理的法律法规与政策规定,不断优化法律服务。三是自律平台。引导平台企业健全消费者投诉和纠纷解决机制,鼓励行业组织依法合规。探索设立分享经济用户投诉和维权的第三方平台。
第四个策略是,引导金融资本优化运营,打通共享经济未来生态建设通道。打造政产学研企一体化产业共促模式,打造系统合力,推进共享经济理性发展。建立多层次资本体系,兼顾产业发展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完善资本市场的退出机制。灵活运用PPP、众筹等融资策略,优化资金使用效率,分散产业发展风险。建立大数据风险监测系统,完善金融监管和风险防控机制。充分利用财务、税收的杠杆作用,引导金融资本审慎投资。
第五个策略是,打造基于物联网的大数据体系,升级优化城市基础设施。建立资源库和数据库,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技术,系统优化公共资源布局和服务。共享经济企业根据相关数据信息优化商业布局,输出商业数据和公共资源利用数据,完善信息技术、商业和社会基础设施,形成物联循环,为共享经济企业提供运营助力。
第六个策略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国际性共享经济人才高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课程培训和实践服务体系,采用项目培养、咨询培养、研究培养等方式,培养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综合管理人才,为共享经济创新创业奠基。
推动三层次共享经济有序发展,拓展和引导高精尖技术研发与应用共享、文化与价值观共享,以及行业标准等共享。
实施开放融合方式,引进和培养国际一流的科技研发、工业创意、资本运营等顶尖人才,深度融合“一带一路”建议,举办共享经济高端峰会、论坛等,建设国际合作与全方位交流的大体系、大格局。
总体看,共享经济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事情,它既是新模式,又是新业态,其市场需求空间大。参与和拓展共享经济,要以法律为准绳,不能突破社会良知底线,任何时候都不能触碰法律红线。只有依法合规经营,创新发展模式,提前做好风险控制管理,才能防患于未然,对不符合现行法律法规的“庞氏骗局”等融资行为,以及那些不合规的经营模式,自我评估,查出潜在风险,主动修正、完善或予以取缔,促进共享经济进入健康发展的新纪元、新时代。
(责任编辑 李秀江)
作者系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