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课外阅读有效性策略研究
2018-08-08田婷
摘要:小学语文作为我国义务教育的基础性学科之一,对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也有着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随着素质教育改革以及新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是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相对比较落后的农村,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缺乏对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重要作用的认知,导致农村小学生对课外阅读没有一个具体的概念以及习惯。本文从农村小学课外阅读的有效性策略进行研究分析,并加以探讨。
关键词:农村小学;课外阅读;有效性;策略;研究
课外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是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重要方式。培养农村小学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不仅可以帮助农村小学学生更好地对小学语文以及其他学科更好地获得学习知识,还可以培养农村小学学生的阅读习惯,开阔农村小学学生的视野以及陶冶農村小学学生的情操。针对现如今农村小学课外阅读教学的现状,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应深刻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加强对农村小学课外阅读文学素养的培养,激发农村小学学生对课外阅读的阅读兴趣,引导农村小学学生掌握更多的阅读技巧,从而增加农村小学学生的课外阅读量。
一、 建立丰富的课外阅读图书资源
(一) 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并争取家长的支持
要开展课外阅读教学活动,首先,要有丰富的图书资源。其次,要有充足的课外阅读时间。要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通过电话沟通、家访沟通、开家长会以及请专家讲座等方式向家长沟通交流,让家长知道课外阅读对学生的重要性,配合家长帮助学生到图书馆或者书店科学合理地选择课外阅读的图书资源。同时,配合家长做到学生在家也能进行课外阅读,有书可读,有时间可读。或者,由学校安排一个具体的时间,组织建立一个课外阅读课,通过学校教师的统一管理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做到家长与学校共同创造良好的课外阅读图书资源以及良好的阅读条件和阅读环境。
(二) 建立图书互换渠道,增加课外阅读范围
要开展课外阅读教学活动,要有着多种多样的图书获取渠道。除了学校现有的图书角、图书室以及阅览室之外,还可以定期对学校的图书角、图书室以及阅览室增加新的图书资源,保证学生课外阅读的需求;还可以配合书店来学习进行课外图书阅读推荐活动,选择适合各个年级不同年龄学生对课外图书阅读的需要,解决了家长没空买书或者不懂孩子需要哪些课外阅读图书的困难。同时,学校可以建立图书互换渠道,增加课外图书阅读范围。举办图书互换活动,同桌之间、小组之间、班级之间、年级之间、学校之间、学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都可以进行图书互换。不仅扩大了课外图书的阅读范围,通过图书互换活动还大大增加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沟通联系。
二、 运用科学合理的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一) 组织课外阅读活动以及阅读故事会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游戏、比赛是最容易引起小学学生兴趣的方式之一,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校可以组织课外阅读活动,由教师带领在课外阅读课中,通过组织比赛谁可以最快地将内容读完然后复述出来,来激发学生的课外图书阅读能力。或者,教师与学生一起进行课外图书阅读,读同一本书,教师在课外阅读结束之后给学生讲解课外图书阅读中的理解以及收获,组织学生上台说说自己的读书心得或者将自己的阅读内容复述出来,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从而达到锻炼学生表达能力的目的,同时,组织学生进行评选,选出“故事大王”,“阅读之星”等,并进行奖励,以此激发学生对课外图书阅读的热情。
(二) 通过多种渠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同学之间的阅读交流以及分享是激发学生课外图书阅读兴趣的方式之一,通过同学之间的交流,学生对某一课外图书的喜欢,在同学之间的沟通中不仅在沟通中满足了学生的自我展示心理。同时,非常容易引起其他同学对这一课外图书的好奇,从而激发学生对课外图书的阅读兴趣。
现如今,许许多多的名著被拍摄成了动画、影视等作品,如《西游记》、《三国演义》等四大名著;《精卫填海》、《牛郎织女》等神话故事都是学生相对比较感兴趣的动画、影视作品。可以在学生看过动画、影视作品之后,引导学生对原著进行阅读,并根据原著进行对比,找出异同之处,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学生对课外图书的阅读兴趣。
三、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运用科学有效的阅读方法
(一) 提倡学生的自主性阅读、理解以及感悟
在课外图书阅读过程中,教师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倡学生的自主阅读时间活动,使学生在课外图书阅读过程中养成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自主理解以及自主评价的阅读习惯。在一定程度上弱化教师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对学生阅读方法的引导,培养学生的自主性阅读能力,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自主性地阅读、感悟、理解以及评价。
(二) 选择科学有效的阅读方法
在课外图书阅读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学习阅读方法的教学,根据学生之间的不同差异性选择不同的阅读方法。科学、有效的阅读方法,可以使学生更加高效率、高质量地进行课外图书阅读,感悟、理解。在实际教学中,应做到读思结合,遇到不懂的句子,联系上下文,进行思考。做到边读边思考,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读写结合,遇到优美的词语,写下来,记下来。做到边读边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精略结合,精读可以深入了解文章结构内容,略读可以在短时间内了解到文章更多的内容。精略结合可以培养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筛选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
四、 结语
本文从建立丰富的课外阅读图书资源;运用科学合理的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运用科学有效的阅读方法三方面提出农村小学课外阅读的有效性策略。对于农村小学学生课外图书阅读的阅读兴趣、阅读效率、阅读质量以及阅读理解等阅读能力有着一定程度上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程福红.阅读——为学生插上腾飞的翅膀——探讨农村高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性[J].考试周刊,2018(32):9.
[2]曾立珍.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课外阅读的有效性[J].新课程(小学),2016(11):204-205.
[3]张玉淑.提升农村小学高年级课外阅读有效性的策略[J].教育艺术,2015(04):22-23.
[4]章晓霞.让孩子在阅读中成长——提高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有效性的研究[J].成才之路,2012(35):15.
作者简介:
田婷,贵州省铜仁市,沿河县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