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构建生物导学模式
2018-08-08覃美玲
摘要:“教”是为了“学”服务的,学法决定教法,真正好的教法应从学生的学法出发,努力适应学生的学习要求,根据初中生物教材内容、教学目的及初中生的心理特点,要求教师在生物教学中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生物知识,学会生活。
关键词:课前预习;堂上自学;讨论辨析;小结归纳;检测反馈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培养多种能力的主渠道。然而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要实现用最少的时间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一直以来,我在教学中坚持研究教法先研究学法,不断实践着指导学法与改进教法的统一,逐渐形成了“课前预习—堂上自学—讨论辨析—小结归纳—检测反馈”五步导学模式。
一、 课前预习
有的内容离学生生活较远,有的知识性、常识性强,学生无法在课文中找到答案,我上新课前先通过资料简要布置有关的预习提纲,让学生在预习过程中粗知课文的内容,无法在課文中找到的答案尽量通过资料找到答案,不能解决的在书本做记号。如学生预习《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内容,引导学生以大熊猫环境的关系为素材,质疑:在自然界的大熊猫生活在哪些地区呢?这些环境有哪些适于大熊猫生活的特点,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就能认识到大熊猫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通过预习让学生初步了解了课文的内容,同时逐步形成自学的能力,使学生学会了听课。
二、 堂上自学
生物课本不同语文课本,文字少,都是以直观图片或者探究活动来表达生物之间的联系和体现探究实验的严谨性,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独立把所学的课文看懂看透可真不易。因此,要提高学习效率,就必须改传统的“放牧式”的阅读为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解决问题,在自主实现环节中,要求学生根据练习中的内容阅读课文并借助工具书完成,能解决的问题自行解决,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例如在学习“植物体是一个整体”一课中“从功能上看植物体是一个整体”的学习,先投影出示准备好的问题:1. 植物体有哪些组织?2. 植物体组织有哪些不同的作用?3. 植物体有哪些器官?有哪些是生殖器官?哪些是营养器官?4.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什么?与动物体相比有什么不同?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并要求能简要回答每个问题,然后用较少的时间提问归纳,这样不仅调动了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有了完成课堂练习的时间。
三、 讨论辨析
平时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教学,引导学生寻找和发现知识的规律,把一些重、难点问题编成带启发性的提纲让学生去讨论、探究,再由小组代表汇报发言,其他小组的同学发不同的意见给予补充、完善,这一过程可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的能力。例如学习《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一课中,讨论辨析的提纲是:1. 绿色开花植物体是怎样生活的?2. 绿色开花植物有哪些器官,分别有何功能?3. 组织是如何形成的?4. 植物体有哪些结构层次?5. 我们平时吃的西瓜、花生、白菜等是植物的什么结构?通过引导学生对植物各个器官进行交流辨析把知识运用在实际生活当中,这样既拓展了知识,又突破了本节课的重难点。
四、 小结归纳
为了使知识有系统地形成记忆,教师需要作梳理性的小结,对重点加以强调,对未及讨论或无需花费太多时间讨论的问题加以补充,对课后习题作规范性的归纳,这一环,是巩固深化提高的一环。例如在学习“动物体、植物体在结构层次上的比较”的内容中,出示表格与学生一起进行归纳、比较。通过小结归纳,学生就能抓住关键点区分动物、植物的结构层次异同,在对比记忆的同时形成知识网络,明确了生物体是一个整体的生物学观点。
五、 检测反馈
为了让学生了解自己自学的效果,并且将学过的东西进行知识转移,强化阅读分析的能力,教师需要设计同步训练题,让学生在堂上分组竞赛完成,竞赛分四大组进行,以抢答或轮流答题的形式展开,答对的加10分,答错的或不完整的,可由本组其他同学补充或纠正,并当堂公布每组的成绩,这一方面激发学生展示个性,显示自我和奋发向上的意识;另一方面,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完成作业,减轻课外负担,将课堂的活跃气氛进一步推向高潮。
参考文献:
[1]俞庆育.初中生物自主学习之“导学案助学”模式的构建[D].苏州:苏州大学,2012.
[2]韩晓燕.导学案引领下初中生物高效课堂模式的构建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
[3]陈先华.构建“问题导学”教学模式,提高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5(z2).
[4]王慧.构建导学引领生物课堂有效教学新模式[J].关爱明天,2015(5).
作者简介:
覃美玲,广东省开平市,广东省开平市龙胜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