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1997
2018-08-08朱晖
朱晖
一百年前我眼睁睁地看你离去
一百年后我期待著你回到我这里
沧海变桑田 抹不去我对你的思念
一次次呼唤你 我的1997年
那一年,群星合唱的《公元1997》异常流行,在香港回归进入倒计时的时候,我们也进入了高考的倒计时。
1997年,高校还没开始大规模扩招,那时的大学生还算是“末代”天之骄子。
“刻苦”二字被我们演绎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背书、做题,不分昼夜。据说一位女生做一道数学题,只做出一半,睡着后居然在梦里解出了另一半,醒来对照答案果然正确。传说是否属实已无从考证,但我们当时学习的刻苦程度可见一斑。
就在我们按部就班地备考之时,一个叫乔治·索罗斯的外国老头给我们增添了麻烦,他“导演”出震惊世界的亚洲金融危机,导致我们的复习内容被大幅调整。政治老师紧急扩充了时政的复习范围,语文老师多次强调“有可能的话,作文当中要举金融风暴的例子”,英语老师搜集了报刊上关于金融危机的新闻,翻译成英文让我们做阅读理解。一些有心报考金融专业的同学,见大势不妙,纷纷掉转枪头,决定改报其他专业。
在我们冲刺高考的日子里,戚务生也带领国足踏上了冲击世界杯的征途。那时班里唯一的课外读物是《足球报》,唯一跟习题无关的讨论是关于足球的,唯一还剩的体育运动是踢足球,而这三样,我都没有错过。中国队小组赛最后一场对战越南,我们趁晚自习溜出去看。中国队进一球,我们就喝一瓶啤酒庆祝,结果每个人喝了四瓶。回到教室,班主任已“恭候”多时,看到我们喝得红红的脸,他出人意料地做了一个“V”字的手势,惹得全班哄堂大笑。那一天,正值仲夏,却是记忆中最凉爽的一天。
7月1日零点,校园外礼炮齐鸣,大街上人声鼎沸,香港回归。学校破例开放了小礼堂,几台电视同时播放。所有同学都停止了复习,聚集到电视机前,一起鼓掌欢呼,感受这神圣的时刻。有人提议,今天我们只看近代史,以此来纪念这一伟大的时刻,随即有人带头喊出“祖国万岁”,应者如云。
随着五星红旗在香港上空高高飘扬,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那一刻,我们领悟到:出生在一个国家强盛的时代是我们的幸运,而我们肩上的责任也更加重大。我们努力学习,不只是为应付高考,更是为了今后能成为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高考结束的那个晚上,没有星星,大部分同学都悄无声息地走了,剩下的几个人默默无语,坐在台阶上各自沉思。想到白天还在一起说笑的同学不知何时才能重逢,心中不免伤感。天蒙蒙亮,我没有和任何人告别,独自跨出校门。
我的高考,在这一刻画上句号;我的1997,在这一刻揭开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