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佛塔的典范
2018-08-08程永军
程永军
摘要:文章就浙南地区南宋佛塔丽水灵鹫寺石塔的历史沿革、结构形制、工艺特征、历史价值等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突出反映了佛塔的精湛工艺和极具匠心,对研究宋代佛教文化和佛塔形制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关键词:灵鹫寺石塔;结构形式;工艺特征;历史价值
1历史沿革
灵鹫寺石塔俗称七佛宝塔、灵山寺塔,原建在灵山之上的灵鹫寺(也称灵山寺)寺宇山门前,一直由寺院管理维护。20世纪50年代末筹建瓯江大型水库,因丽水在淹没区内,有关部门便将四座石塔迁置于云和县县城郊外的前溪山上,又于20世纪80年代初复运回丽水,置于万象山南麓山坡上。
灵鹫寺位于丽水城东北郊外约5.5千米的灵山上,灵山属于城郊矮山地,因东晋元年(317)始建灵鹫禅院于上,故名灵鹫山,也称灵山。万象山是丽水的城中山,位于老城区的西侧,属于市内山地型的综合性公园,因宋代参知政事何澹在此山上建万象楼而得名。万象山历史上就在郡城之内,宋代的府衙甚至就建在万象山西北面的小栝苍山之上,历来就是处州名胜之地,山上曾建有烟雨楼、崇福寺等。
清道光版《丽水县志》记载,灵鹫山与鹁鸠山相对,“好溪环经其前,层山谔峙云,重荫被水,霜旦睛初,尤极幽致”。改革开放后,灵山寺佛教活动J恢复,景观建设也得到重视,陆续在山上修建寺宇、亭阁,成为丽水佛教名山之一。
灵鹫山、万象山靠江临城,是城市中心绿岛和休闲游憩活动中心。同时,万象山与南明山观音岩景区隔江相望,与三岩寺临江相依,这些均为万象山因高借远、俯仰互借提供了优越条件。园内地形起伏较大,近瞰瓯江流水、琵琶圩景观,远望群山,登临山顶,老城风貌尽收眼底。
灵鹫山寺院、万象山风景区开发建设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即有灵鹫禅院建在灵山之上,万象山在宋代就成为处帅I府衙前的景观带,南宋参知政事何澹在山上建万象楼后,取名万象山。历史上文人墨客曾纷至沓来,著名诗人秦观、陆游、范成大等人都在此留下了足迹和吟咏诗篇。灵鹫山寺院、万象山的景点建筑屡建屡毁、屡毁屡建,留下了丰富的人文景观及遗址。灵鹫山寺院在近十几年中得到恢复与扩建,万象山内有唐代处州名园——南园,有崇福寺及元代著名书法家赵孟頫留下的《万象山崇福寺碑》,有历代文人吟咏的烟雨楼和始建于明代的文保单位洞天楼,有现代移置的南宋灵鹫寺石塔、南宋石马石生像,有现代革命烈士纪念碑等。这些类型众多的人文景观,提升了万象山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
2结构形制
灵鹫寺石塔由四座石塔组成,它们分别建造于南宋嘉定九年(1216)和十一年(1218)。寺院早年塌圮,石塔则幸存至今。四塔建筑形制、风格基本相同,仅雕刻题材略有变化,是同一时期的作品。四座石塔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坏,仅一座石塔保存较为完整。石塔全用青石砌成,平面呈六边形,最大径1.36米,通高4米余,由台基、基座、塔身、塔顶四部分组成。基座为圭角双重须弥座,由圭角、上下枋、上下枭、束腰等部分组成。塔身下部为六边形塔柱,实心,上部为椭圆形塔肚,中空,开一火焰门。基座、塔身刻莲瓣、牡丹、菊花、大象、菩萨、金刚力士等纹饰图案。塔顶(即刹座)覆以塔檐,为仿木构建筑六面攒尖顶,隐刻出斗拱、椽子、瓦垄、屋脊等。塔刹依次为覆钵、宝珠、五重相轮、宝盖。其中三座塔刹残。每塔均有建塔题记,刻有“嘉定九年”“嘉定十一年”纪年铭文。
3工艺特征
为叙述简要直观,特选其中保存较完整的三号石塔进行介绍,以塔柱题记为A面,按逆时针方向分别是B、C、D、E、F面,逐一介绍如下。
台基:台基分二级,总高23厘米,平面呈六边形。第一层高15厘米,六面雕刻波涛汹涌的海水,上部分雕刻覆莲瓣,形扁平丰满。
基座:台基上有两重基座,略呈须弥座状,由圭角、下枋、束腰、上枋等部分组成。基座自下而上收分,第一重基座收分不大,第一道为圭角,高15厘米,雕刻成圭角状。第二道为下枋,素平,高8.7厘米,雕刻卷草图案,卷草上、下加刻狭边框。第三道为第一层基座之束腰,高11.5厘米,每面雕刻如意纹一朵,其中一面如意纹缺损,雕刻比较简单。第四道为上枋,素平,高5.7厘米。第二重基座起收分明显,第二重基座直接置第一重基座上枋之上,第一道为下枋,素平,高0.3厘米。第二道为覆莲,高3.5厘米,雕刻覆莲瓣,形扁平丰厚。第三道为束腰,高23厘米,束腰六面分别雕刻狮子、牡丹、海石榴等纹饰,其中A面为菊花、B面为牡丹、c面为双狮戏球、D面为菊花、E面为牡丹、F面为狮子。束腰转角处隐出三支并合竹状矮柱。第四道为仰莲,高7厘米,雕刻仰莲瓣,形扁平丰厚。第五道为上枋,素平,高4厘米。上枋上承塔身。
塔身:塔身分两部分,下部为六边形塔柱,上部为一椭圆形塔肚,中间以一素枋分隔。塔柱自基座外皮每边收13厘米,使基座露出一六边形台面。塔柱实心,高28.9厘米,径68厘米,六面,每边长34厘米。其中A面刻建塔题记,竖刻,共九行,每行字数不等,阴刻正书,字径约3厘米,共75字,自左向右直书:“当院徒弟比邱师称,施长财,建塔一座,祈福追怛先考汝南应六承事、先妣君吴氏,同生净界,求脱轮回、四恩普报,三有齐资,一切冤亲咸成佛道。时太岁丙子嘉定九年四月十五日谨题,石匠叶成。”其余五面雕刻金刚力士各一樽,力士身穿盔甲,肩垂飘带,手持各种兵器,个个浓眉大眼,勇猛的气概流露于眉宇之间。塔肚雕刻亦略有变化,覆莲施于塔肚下部。外壁雕佛和供养人各二,二供养人为女性,头扎高髻,旁插金钗,身穿长裙,各捧一盘圣果,体态均匀,正身侍立,头部上方各飘一朵祥云。二佛身着袈裟,其中一佛左手执一鹿尾,右手扶膝;另一佛一手捧禅杖,若有所思,两佛盘腿而坐,下以流云烘托。
塔顶:此系四塔中顶部唯一保存完整的一座石塔。阑额搁在塔肚之上,素面,高7厘米,上施方形栌斗,而其他三座塔的栌斗为圆形。除转角外,每面补间铺作斗拱一朵,阑额与椽子下皮仅21厘米空间,因受塔檐空间的局限,转角、补间均以一跳华拱承托,为单杪四铺作偷心造。屋面为六边形攒尖顶,在接近顶部处之瓦垄尾部六面雕刻卷云纹饰,上雕刻高10厘米的二层莲瓣覆钵刹顶,其上再雕宝珠、仰莲及相轮五道,再上以宝盖结束,结构简洁明快。宝珠高15厘米,径34.5厘米;仰莲高13厘米,最大径3.6厘米。相轮素面,呈饼状。第五道相轮为二块拼合而成,厚15厘米,其他相轮除第二道厚8.5厘米外,其余厚度均为8厘米。相轮间以圆形塔刹木贯穿,高低不一,大小略有不同。一、二道相轮间塔刹木高16.5厘米,径13.7厘米;二、三道相轮间塔刹木高10厘米,径13.4厘米;三、四道相轮间塔刹木高10厘米、径11.8厘米;四、五道相轮间塔刹木高7厘米、径11.2厘米。第五道相轮之上为宝盖,宝盖呈覆盘式,素面,最大径为51厘米,高15厘米。该塔通高420厘米,而塔顶高210厘米,占总高度的50%,因而使塔刹有高耸入云之感。这是古代匠師经过精心构思,运用对比手法,达到了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技艺堪称超绝。
4价值评估
4.1灵鹫寺石塔历史悠久,年代确定
灵鹫寺石塔为“搴堵坡”式石塔,四座石塔均为南宋嘉定年间建造,且有确切年代题记。“搴堵坡”式塔在两宋时期的浙江地区比较流行,往往布置在大型寺宇山门前,为一组七塔形制,喻示过去七佛,为禅宗法脉源头表征。灵鹫寺塔原来也是七塔制度,如一号塔题记有“当院徒弟、住持东山多福院比邱口,抽施长财,建造七佛宝塔一所”。七塔制度在浙江省内的遗存有天台国清寺、宁波七塔寺、苍南护法寺,国清寺与七塔寺尚有七塔遗制,护法寺仅留存有两座宋塔。而省内数量保存较多、形制保存比较完整的,可能就数丽水的灵鹫寺石塔了,因此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4.2灵鹫寺石塔具有较高的历史建筑艺术价值
灵鹫寺四座石塔全为石质仿木构造,形制规整,塔身雕刻斗拱、柱额、屋檐等。特别是斗拱,极大地反映了古代佛塔的建筑藝术,一号塔斗拱为双抄五铺作偷心造,二号塔为双杪五铺作偷心造,三号塔斗拱为单抄四铺作偷心造,四号塔斗拱为双杪五铺作偷心造。其中,保存最为完整的三号石塔,由台基、基座、塔身、塔顶四部分组成,造型精巧玲珑,结构严谨。基座为双重须弥座,其座自下而上收分,第一层须弥座收分不大,第二层须弥座收分明显。塔身由实心六面塔柱和中空椭圆行塔肚组成。塔顶由阑额、斗拱、塔檐、宝珠、相轮(五道)、宝盖等组成。该塔通高420厘米,而塔顶高210厘米,占总高度的50%,塔身造型略显修长,凸显了南宋佛塔的时代特征。
4.3灵鹫寺石塔具有很高的雕刻艺术价值
灵鹫寺石塔各部分均有繁复的雕刻,且以高浮雕为主,虽经风雨侵蚀,至今仍栩栩如生。有佛像、菩萨、四爪龙、男女供养人、金刚力士、荷花、牡丹、菊花、如意纹、祥云纹、波浪纹、卷草纹、大象和各种形态的狮子等等雕刻于上。特别是二号石塔上的文殊、普贤菩萨造像,其中普贤菩萨头戴宝冠,身着长裙,手持如意,其坐骑大象身披一精细鞍子作行走状,显得非常生动;文殊亦以同样装束,坐骑为狮子,亦披精美鞍子。菩萨雕刻精细,面容柔嫩,文静自若。三号石塔女供养人,头扎高髻,旁插金钗,身穿长裙,手捧圣果,体态均匀。其他佛像、金刚力士、四爪龙、花卉等雕刻均十分生动、粗犷,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4.4灵鹫寺石塔是塔文化和佛教研究的典型实例
佛塔形制多样,但像灵鹫寺石塔这种仿木结构如此精巧玲珑又通体精雕细刻的石塔为数不多。寺庙前七塔或多塔排列在古代比较流行,灵鹫寺石塔原在灵鹫寺大殿前排列,这对研究佛教建筑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灵鹫寺石塔上的佛教人物、经变故事是研究佛教文化的实物见证,也是佛教建筑的典型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