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个体,关注需要,臂助聋生主动发展

2018-08-08郁冬英

教育界·中旬 2018年5期
关键词:聋生

郁冬英

【摘要】在以学习、发展为基点的聋校语文课堂里,教师应是一个发现者,发现每一位聋生的个体差异,感受他们不同的需求;同时,教师还是一个引领着,为每一位聋生提供适合的教学,臂助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与提高。

【关键词】关注个体;关注需要;聋生;主动发展

一个人的知识积累和心理成长是一个漫长、渐进的过程,而聋生由于听力残疾、语言障碍、个性特点等因素,导致他们的发展更加隐秘而缓慢。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忽视、无视这些存在,要善于发现,发现每一位聋生的个体差异,感受他们不同的需求;要善于引领,为每一位聋生提供适合的教学,臂助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与提高。

一、课堂应是“学堂”

课堂是“学堂”,那么聋生学的过程,是有很多情况可能发生的。有时学得快而轻松,预设生成相辅相成,教学进程顺风顺水;而有时学得艰难而缓慢,导致教学进程“受堵”。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怎样来“疏通”受堵的地方呢?下面结合一则教学案例来谈一谈。

学完《蜜蜂引路》一课的生字词后,进入对课文句段的分析与理解。在阅读第二自然段时,聋生对“别人都不知道他住在哪里,列宁就亲自去找”一句中“别人”一词的理解出现偏差,有的聋生认为这是指“找养蜂人的人”,有的聋生认为是指“养蜂人”,有的聋生干脆回答不知道。聋生们各执一词,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都将目光投向我。

教学进程没有朝着既定的方向走,看来需作调整。于是,我当机立断,对聋生说道:“我们一起来研究研究这个‘别人 究竟指谁。”我随即用彩色粉笔在黑板上写下大大的“别人”二字,并要求聋生带着问题认真阅读全文,我也迅速调整了教学思路。

我分了三个步骤来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读一读,联系上下文,找出文中出现的人。

其次,议一议,文中指示代词所指代的是谁。

通过梳理,聋生回答:就是列宁常常派去的那个人。接着我又问:“别人”是这三个人中的一个吗?有了上面的基础,聋生很快说出:“不是。”那么“别人”究竟指谁呢?生答:“其他人。”而这个答案仍然不对。

看到聋生带着犹豫回答,说明心中还存在疑惑。这时,我是直接告诉聋生答案呢,还是做进一步探究?如果想继续,又该怎样进行呢?看着处于“愤”“悱”之际的聋生,我灵机一动,又有了接下来的举措。

再次,演一演,在具体情境中找出“别人”。

我把文中的人物一一分配让聋生扮演,在老师的提示和帮助下,聋生们的表演开始了。列宁说,他不知道养蜂人住哪儿,请人帮他去找。接着常去找的那个人站出来,他帮列宁找到了养蜂人,而且经常受列宁的委托去找养蜂人。这一天,列宁又想找养蜂人谈话,就去找那人,那人去莫斯科了(扮演的聋生离开)。列宁又问其他人,你们认识路吗?一连问了好几个,都说不知道。至此,聋生们终于明白了,“别人”指的是列宁常派去找养蜂人之外的其他人。

本节课,我放弃了既定的教学思路,紧扣难点,依据学情顺学而导,通过读一读、议一议、演一演等手段来攻破难点。所以说,真正的课堂是“学堂”,学生会怎么学,遇到什么问题,不是全部可以由教师预测的。教师必须跟着学情走,做相机诱导才成。

二、让他自己来

接着上面的话题,学得轻松与艰难是因人而异的。这个“异”决定了我们的课堂不是整齐划一的产品加工厂,而是百花待放的小花园。花期的不同、冷暖的喜好、湿度的把控,需要我们用心去琢磨、去拿捏。关注个体的差异性,就是关注每一位聋生的个性特点、知识经验和兴趣爱好等等。但关注不是终极目标,而是一种教育手段,需要我们在关注的基础上采取合适的方法进行引导。

前几日,我看到聋生的一则日记,总体感觉还不错,只是题目略显啰嗦。于是我把他叫到跟前,让他把文章题目写在黑板上。接下来,是我跟他的一番对话。

师:徐伟,你把题目读一遍。

生:人生中要走很多路。

师:读了之后,你觉得跟你平时看到的一些文章题目有什么不同?

生:好像长了点。

师:是呀,能不能短一点呢?

生:支支吾吾,不知所云。

师:做过缩句练习吧,会做吗?

生:会。

师:好,老师信你。你自己来,试一试把句子缩短。

生:(犹豫着,约思考了一分钟,在原先的题目下面写下“人生中要走路”。读后又在“走”字后面加上了“的”。)

师:你把两个题目再比较一下,觉得怎样?

生:还是长了点。

师:我觉得你还能自己来。

生:(这次较快地写出)人生中的路。

师:不错。是不是还可以再简洁些?

生:可以,人生的路。

师:再读一下,可不可以再精炼些?

生:人生路。

出现了有趣的一幕!黑板上的五个句子,一个比一个短。

师:(竖起大拇指)徐伟,这些都是你自己想出来的,老师什么也没做,了不起呀!

生:(腼腆地笑了,回座位时步履轻盈,心里定是美滋滋的。)

在老师一步步的诱导之下,学生借助缩句的方法将日记题目变得简练。从原先的八个字到最后的三个字,我们能清晰地看到学生思维的变化、知识的运用和能力的提高。由此带来的启示就是,面对一个个鲜活的个体,要用心地去发现他们内在的需求,找到他们的最近发展区,不着痕迹地鼓励和引导。

讓他自己来,不是纯粹的放手,而是一种“让学”。这种巧妙的“让”,使“教”的味儿不再那么浓了,学的被动性也大大减弱。这带来的效果很明显,长此以往,聋生有了自信,有了成就感,就有了不断生发的内驱力。

三、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

上个月去别校听课,其中一节四年级的沟通与交往课《找春天》,让人印象深刻。让人难忘的既不是课的设计有多么精彩,也不是教者有多么出色,而是孩子们的一张张笑脸,一种发自内心的那份开心。整堂课孩子们表现出的轻松自如和主动参与,感染了上课略显拘谨的那位男老师,也感染了在座的听课老师。

课后我一直在想,这是什么原因呢?

1.学习内容是聋生们熟悉的人和事,教者用照片、录像回放、动手操作等手段,真实地记录了聋生们在校园里、公园里、田野里寻找春天、亲近春天、感受春天的印迹。当教学向聋生的生活世界回归,当课堂真正关注聋生的现实需求,那么一切就顺了、通了。

2.李吉林老师说过,一切知识产生于情境,最终又运用到情境。本节课中设置的开放的情境,让课堂与思维的源泉、语言的源泉相通,聋生的经验得到充分利用。所以,熟悉的场景,特定的情境,点燃了聋生们的学习热情,也必然成为课堂上最亮丽的风景。

猜你喜欢

聋生
小学中学段聋生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策略
浅谈低年级聋生数学课堂提问能力的培养
论聋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培养低年级聋生看图写话能力的策略
美术,让聋生就业多一些可能
聋生写作心理障碍分析及对策
在数学课堂中对聋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探究
做聋生的良师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