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课后习题教出语文味
2018-08-08徐鑫
徐鑫
【摘要】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每篇课文后都有几道习题。课后的习题是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材编者根据文本特点精心设计的,它渗透了课程目标对教学的基本要求,承载着文本的重难点和教学要点,因此是我们文本研读的方向。语文教师不仅要利用这些练习题引导学生预习和巩固知识,培养概括能力、独立思维能力,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还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價值观,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课后;习题;语文味
怎样将习题教出语文味呢?笔者结合四年级下册的语文教材,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一、利用习题培养整理归纳能力
阅读能力有一个重要的表现是读完一篇文章,能快速地抓住脉络和重点,能很好地总结归纳、总结分析。运用书后的习题就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整理归纳能力。以《第一朵杏花》为例谈谈我的做法。
《第一朵杏花》课后的最后一题是,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为什么以“第一朵杏花”为题?
这道题目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默读课文训练了学生抓住文脉归纳总结提取对自己有用的信息的能力。理解了文题之妙,就感受到了作者抓住人物对话写人物品质的方法。所以教学这个问题,我们要浓墨重彩,要让学生获得多方面的能力。
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学习完两段对话,我故意卖了个关子:“同学们,如果让你给这篇文章取个题目,你会取个什么题目呢?”一下子小手如林。我继续鼓励:“取个好题目老师有奖励。”“奖励是什么呢?就是请你把想出来的题目写在黑板上。”这下子,群情激动,争着到黑板前写下自己的思考。在课堂上一共有十几名学生写下了自己想出的题目。板书完,全班学生一起讨论这些题目的优劣。我们把相似的题目归为一类,如“竺可桢和小男孩”“精确的竺可桢”,这类拟题的方法,我们称为“点明主角法”。如“两次对话”“观察杏花”“一朵杏花”,我们称这种方法为“概括内容法”。再如“精确再精确”“精确与马虎”“科学需要精确”,我们称这种方法为“揭示道理法”。
学生在主动参与、对比分析中弄懂了拟题的方法。教学到这儿还没有完,我最后再用这所有的题目与课文题目“第一朵杏花”比较,为什么用这个题目?学生们说:“这个题目最能表现竺可桢爷爷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作者最想告诉我们的是竺可桢爷爷对待科研的态度,所以特别强调第一朵杏花。”
通过研究最后一题,学生获得拟题方法,学会比较分析,总结归纳,感受到主人公的精神,获得了语文素养。这样教,才能教出语文味。
二、利用习题培养写作运用能力
《沙漠中的绿洲》最后一题,观察课文插图,以“迪拜风光”为题写一段话。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们就要有意识地渗透作者的写法。初读课文让学生读懂第二段写的是作者听到的,也就是“耳闻”,第三段写的是自己亲眼所见,也就是“目睹”。这就是间接叙述与直接描写相结合。接着我和学生聊了聊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弄懂“访问体”文章的特点,有的学生还搬出了俗语“百闻不如一见”“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就证明了学生真正感受到了文体的特点。薛雪诗说:“‘文体意识是沟通学生语感和境感的唯一枢纽。所谓‘学诗读诗,学文读文,此古今一定法也。”有了这个意识,学生会受用一生。
在写“迪拜风光”时,很多学生都自觉运用了作者的写作方法,先写自己听说的迪拜风光,再写自己在照片上所看到的景色。在写作之前,我并没有强调要按照作者的方法来写,但学生在课堂上亲身参与阅读过程,感受到了这种方法的魅力,他们自然就会运用起来。这就是获得了语文的能力。
像这样的练习题,苏教版教材中还有很多,如《三顾茅庐》的最后一题,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物。我们在教学课文中“景色秀丽宜人”的语句时,就要让学生多读,在反复读中体会到景物描写要符合地方的特点。卧龙冈的景色秀丽宜人,为什么只写山冈、竹林、小溪?写这些景物是为人服务的,这些景物要符合环境的特点,最终的目的是衬托诸葛亮高洁的品格。所以诸葛亮住的地方只能是草堂,不能是琼楼玉宇。学生在运用句式写景时,就会注意写的景物要符合环境的特点,写校园就会活泼一点,写公园就会秀丽一点,写森林就要静谧一点,写街道就要热闹一点。这些千万不能在学生做习题时再去教,没有亲历的过程,教了学生也很难运用。
认真研读教材后面习题的要求,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着眼,与教材、编辑、课标对话,把教学的每一题都当成是发展学生素养的一个契机,这样的教学才是语文的教学,才是学语文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