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园林组景手法在当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2018-08-08郭小文
郭小文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合肥,230011
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理念及其实践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秦汉以降,经历了三千余年直至当代。中国古典园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造园理念在世界园林中独树一帜。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居住环境、居住空间都发生了质的变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运用古典园林组景手法的室内设计受到越来越多的受众青睐。古典园林艺术引入当下居住空间设计,与当代设计符号或混搭、或凸显、或隐匿,已成为理论研究者和设计师共同探索的课题。古典园林组景手法在当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是实现人居环境的民族特色化,塑造具有文化归属感的室内设计的重要途径。
1 古典园林组景手法在室内设计中应用的依据
古典园林的组景手法以儒家和道家哲学思想为主体精神,以“天人合一”的境界为至高追求,在园林造景中占据重要部分。在高速工业化发展的今天,人们普遍追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期望在水泥方盒中营造一隅闲适空间,消费者的这种设计需求可以运用古典园林组景手法来解决。古典园林组景手法在室内设计中应用的依据和理由可以从思想动因和物质基础两个方面来探讨。
1.1 理念上以儒、道思想为设计依据
中国古典园林造园的哲学基础是儒家和道家思想。儒家思想讲究中正平和,入世有为,提倡修身齐家,受儒家影响较多的园林以北方皇家园林为代表,表现出轻自然重人文的倾向;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崇尚自然,逃避现实,主张无为避世,受道家思想影响的园林崇尚自然,追求无为顺应、浪漫飘逸之感,多见于江南园林营造。这两种哲学思想大相径庭,但在中国古典园林体系中却保持着巧妙的平衡。
古今中外,任何一个时期园林营造的目的都是服务于人,园林营造的风格也取决于时人的生活方式和经济水平,而在中国古典园林营造中还有一个独特的前提,“把自己当作自然的一个成员与自然界平等交往、和谐共处”[1]。中国古典园林强调“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天人合一”的造园理念,规避对称,力避人为造作的景象,这与当下人们渴望亲近自然的设计理念不谋而合。“自然的材质和形式所营造的室内环境达到了人们情感温度的熔点”[2]。中国古典园林在对建筑、山石、水体、植物进行空间组织和设计上,处处考虑人与环境的密切关系,追求“曲径通幽,移步换景的意境美、含蓄美,这在当代室内设计中都是值得借鉴应用的。”[3]
1.2 功能上以满足空间功能需求和可操作为设计依据
当代室内设计应用古典园林组景手法,除了思想理念基础的支持,必须有物质基础作为强大的后盾,也就是说,设计师有了创意后,可实施的客观因素是设计实施的必要条件。当代室内设计古典园林组景手法的物质基础可以从如下两点来展开分析。
1.2.1 满足空间环境的功能性需求
对于人的活动而言,“空间一旦固定,也就有了限定生活方式的能力”[4],人所处的空间位置与空间所具备的功能性或者空间内实体所具备的功能性有直接关系,所以当代建筑内部空间的具体划分不仅是建筑层面上的,而更多地取决于人在其中的活动以及空间利用效率。
1.2.2 体现当代技术上的可操作性
一切建筑活动必须在现有技术基础上进行,建筑活动进步的前提是建筑技术的不断进步。技术的提高给设计师提供了更多的新材料、新设备和新技术,而正是这些新技术的应用,突破了传统建筑的局限,在设计上有了更大的自由度。使用当代新技术条件下的材料和传统文化结合,才能使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有所创新和突破。
2 古典园林组景手法在室内设计中应用的形式
研究古典园林组景手法的特征和艺术风格,是对组景手法艺术的重新理解;研究组景手法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是对传统艺术的“新演绎”和“再设计”。在现代室内设计中,设计师可以从空间组合、界面装饰和意境营造三个方面进行思考,拓展新思路,把古典园林组景手法运用到室内设计中。
2.1 空间组合方面
2.1.1 “欲扬先抑”
古典园林组景非常注重空间变化给人带来的心理感受的变化,欲扬先抑是组景时常用的一种营造高潮的方法。人们在感受相差较大的两种类型的空间时,设计师应在心理上夸大这种差异,使小的更小、大的更大。如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写到:“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这种手法应引起园林设计者重视,亦可将它应用到住宅空间设计中,例如,将玄关设计的较为狭窄低矮,色调上也可以以暗色为主,通过对玄关的“抑”,来衬托客厅的“扬”,经过玄关到达客厅时,便会给人豁然开朗的感觉。
2.1.2 “无中生有”
“无中生有”在此处不是指哲学观念,而是指由此衍生的一种空间处理方式。“无”是空间上的空无而不是虚无,它有存在的意义和作用,同样是空间组成的一部分。在室内设计中,利用镂空的屏风或者大尺寸的玻璃门窗等装饰构件,以减弱空间与空间之间的限定,让两个空间之间的景观互相渗透,从而形成无中生有的效果。这种设计,可以增加空间层次深度,如悦榕庄BarvanTree的设计使用“无中生有”将自然景观结合的非常成功,以上海外滩店为例,临江一面的客房将室内环境与黄浦江和外滩结合在一起,采用覆盖整面墙的玻璃窗,室内外界限被最大限度的弱化。
2.1.3 “曲径通幽”
曲径通幽在空间设计时需要分成两个层次来处理,首先是动线要曲折;其次是在路线变换的同时,人的视线被导向不同的功能空间。贝聿铭设计香山饭店时,在客房区就采用了曲径通幽的手法。客房区围绕庭院布置,走道曲折蜿蜒,移步换景,随着行进可以看到不同的景致。这样不仅使客人不因路途长而乏味,而且客人可以通过景色的不同来判断自己客房的大体位置。
2.2 空间界面方面
国内城市现阶段的装修设计很注重界面的装饰,这也是装修设计的基础,界面装修需要做到既能够满足功能的需要,又能满足美观的需求。室内界面从上至下依次是顶棚、墙面和地面。
顶棚被视作“中国建筑中最为重视的设计,在古代就有以它来概括整座房屋的意思”[5],其作用主要在于和地面呼应,和地面有相得益彰之功效。
在墙面的处理上,可采用“嘉则收之,俗则蔽之”的原则,借室外美景置于室内。这种处理在景观房的设计中比较多见。
地面的处理主要通过不同的材质来表现,如现代家装中,业主比较喜欢光滑的木地板或瓷砖,地面若隐若现地反射室内陈设,丰富了视觉层次。
2.3 意境营造方面
在环境设计中,意境是比气氛更高一层次的追求。古典园林组景手法的灵魂在于意境营造。古典园林的十余种组景手法,在当代室内设计中运用较多的有对景、借景、框景、藏景、露景等几种。
2.3.1 藏与露
古典园林的造园者追求顺其自然,在传统设计中十分善于利用自然,将优点彰显强调,将不足巧妙掩藏起来。藏,不能遮的严严实实;露,也不能坦荡荡一览无余,可以利用隔断、开窗等来引导人的视线,达到景有限而意无穷的境界,丰富视觉感官上的空间变化。设计时可以使用一些不同的材料作为点睛之处,在玄关处用竹的材质做成隔断就是比较新颖的,给人新颖、清新的感觉。图1是一处新中式风格的玄关设计,采用左右对称的布局,以明亮的米白色作为主色调,设计线条简洁明快。点睛处在于摆放在玄关走廊正中的隔断,用矩形和圆形的几何线条组成的隔断,寥寥数笔描述出了影壁和花窗的韵味,搭配中国风的小摆件,整个设计就有了浓浓的中国意境。正如安藤忠雄所说,设计师对传统的继承,“不应该是继承传统的具体形态,而是继承其根本的精神性的东西,将其传承到下一个时代”[6]。
图1 新中式风格的玄关设计
2.3.2 内与外
从江南古典园林围墙的结构方式可以看到古代的园林设计师对内与外的处理方式,对外封闭而高挺,对内开阔而通透,自成一个小世界。在当代室内设计中,设计师可以在室内设计画框似的花窗借景,让内外空间似连非连。如图2中,客厅的一面墙原本是落地玻璃窗,在建筑结构上最大限度地利用了自然光,室内外关系非常模糊,私密性弱,安全感低,但经过设计处理,设计师用月亮拱门搭配冰裂纹窗格作为落地窗的窗套使用,区分了内外空间,使窗外景观更具装饰性,当业主需要私密空间时,将窗帘拉上后可以将内外空间隔绝,提高安全感。
图2 月亮拱门搭配冰裂纹窗格的落地窗
2.3.3 疏与密
中国画讲究疏密关系,“疏可走马、密不透风”,在室内设计中同样如此,要注意张弛有度,视觉中心如果紧,那附属的布置就要放松一些,要巧于结构的布局,善于借景。室内环境设计尤其是居室环境往往面积有限,借景就成为扩大心理空间和营造意境的常用手法。借景时要注意使借用的景物与室内的景物浑然一体。借景可以借室内景也可以借室外景。在对立的两面墙体上,一面墙作为重点的装饰对象,作为密,另外一面墙体上用镜面简单处理,作为疏,就是对室内景的借景,可以让小空间有扩张感。在贝聿铭设计的香山饭店中,游憩区三面都被客房区和公共区所包围,但是另一面却是敞开的,而开放的一面就是后花园,三面的客房都能在室内借室外后花园之景。
3 应用案例研究与分析——以苏州“苏荷天地”为例
中国台湾建筑设计师登琨艳先生为“苏荷天地”KTV苏州店做了全套的室内设计,业内称这是他最出色的设计作品。KTV作为现代气息浓郁的娱乐商业环境,在大众的理解中往往与中式、古典、园林等关键字格格不入,它应该是时尚的、现代的,有丰富变换的灯光色彩和躁动的音乐。登琨艳先生打破了人们对KTV的固有印象,将中国古典园林元素融入设计,用造景手法来构成空间,这是将古典园林组景手法与当代室内设计结合的成功案例,由于KTV的设计性质与园林的差距迥异,显得这种成功尤为难得。
“苏荷天地”的设计重点在于介于“似与不似”之间的意境营造,机械的拷贝古典园林的符号和形式只是对传统拙劣的模仿,意境营造可以使园林元素与当代设计理念更好地找到契合点。
在空间组合上,设计师使用了圆形月门作为空间的连接,这种月门没有完全采用传统月门形制,形状上做成了一个完整圆形,门内地面会略有抬升。为了搭配月门,在墙面上间或安装圆形镜子,做成窗洞的效果,空间亦真亦假,颇具神韵。
在空间界面上,登先生做了很多特殊的处理,如用园林建材作为墙壁贴面,走道墙面使用了青瓦,包间墙面使用了地砖。瓦片和地砖经过切薄后一片片地堆砌在墙面上,看似简单的材质异位重构的手法,让老物件变成了现代室内空间中崭新的装饰元素,让整个空间充满园林的氛围。
“苏荷天地”在地面的处理上也别具特色,各种花卉纹样的拼花地面是将各色瓷碗摔碎后,按照设计师设计的图案一点点拼出来的,这个处理方法不但用在了地面上,也用在了大厅灯柱的底座上,用瓷片拼出的花纹,色彩斑斓,层次丰富,具有不确定性,比普通的花纹地砖更加耐看。
前文说到在顶棚设计中,关键点在于和地面要相呼应,有对景的作用,在“苏荷天地”的顶棚设计中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在地面的处理上用冷色调的瓷片拼贴出不规则面作为池塘的水,内中填充有盛开的花朵,两侧林立的灯柱底座同样是花朵图案(图3、4),为了与其对景,设计师在顶棚上吊了一艘船,这一大胆的设计让整个环境变成了意象中的水景。
图3 吊起的船与拼花纹的灯柱
图4 地面用碎瓷拼出的水与花
“苏荷天地”设计的成功告诉我们,传统文化与当代设计的结合绝不是简单地生搬硬套,如何运用现代的设计手法,将传统符号和形式重新演绎和定位,与现代空间环境契合到一起,是设计的重中之重。本案例牢牢把握住“似与不似”的意境营造的关键点,设计中大量使用了园林的元素符号,但都通过异位重构将其改头换面,让观者既感到熟悉舒适,又充满新鲜感。一个看似简单的重构手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设计更好地结合以及更深层次地展现出来。
4 古典园林组景手法在室内设计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中国古典园林组景手法创造出的意趣可以在室内设计中彰显传统文化之美,这种观念得到设计师和消费者的普遍认可,但是在具体实施中,确实存在一些问题。
4.1 存在的问题
中国古典园林组景手法自古以来就和人们的起居广泛地融为一体,古典园林的“天人合一”和“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哲学思想得到人们的向往和追捧。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理念也在发生变化,组景手法在室内设计的应用中遇到了挑战,虽然设计者已在尽力解决问题,但现在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首先,只重视表面装修。建筑与室内设计的发展有着紧密联系,现代室内设计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之后作为一门单独的专业发展起来的。在进行室内设计时,设计师虽然有意识地继承一些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想使传统与现代之间达成共鸣,但是设计师们大多限于对传统符号、色彩、样式的临摹,使室内空间模式化、呆板化,没有生机活力,缺乏灵魂、流于表面的刻板表述会使消费者对设计产生厌烦感。其次,受限于风格与受众。中国古典园林组景手法是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产物,从中提取的元素语言更适合在中式风格中运用,设计师缺乏在其它设计风格中的探索经验,这是设计师们面临的又一个严峻挑战。在受众上,追求中式风格的人群一般是年纪比较高,有一定的文化修养,有一定的经济收入的人群,客户群较窄。
4.2 解决的方法
从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层面上来说,设计界愿意接受一些挑战和做一些努力。首先,“环境意象是观察者与所处环境双向作用的结果”[7],设计师不仅要提高自身素质,加大创新能力,来创造有意境美的环境设计,社会也要培养人们对传统艺术的欣赏水平。其次,古典园林组景手法的运用给人带来视觉享受的同时,体现着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和思想内涵,设计师在室内设计时不仅要重视对元素语言的运用和形式美的构成,更要注重意境趣味和文化内涵的体现。再次,面对中式风格的限制,设计师可以在新的材料、新的技术等领域发挥想象,提出新的理念,尝试把古典园林组景手法的语言运用到其它设计风格中,使古典园林组景手法的内涵及艺术趣味也能在简约风、田园风等其它风格中体现出来。
在具体应用中,设计师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不同角度的设计方法:
4.2.1 元素共生法
艺术设计的过程是一个将多种元素符号组合、融合、契合的过程,设计者的设计思想和理念要使用元素符号作为设计语言表述出来,一个设计作品是否成功,设计语言的表达能力是关键一环。室内设计中包含诸多元素,其基本组成可以概括成点、线、面,它们在室内空间中呈现不同形态,在具备功能性的同时,还承担着承载信息与文化,为观者传递美的视觉感受的重任。
古典园林中的建筑符号、山石小品,无论哪一种都成为了传统文化具有代表性的元素符号,将这些经典符号,通过打散、拼贴、嫁接等方式移植在一起重新组合,是对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在形式上的共生。这个过程中要注意,移植共生不是拿来主义,要合理抽象的演变发展,将其提炼改造,或提取其造型上的典型特征或内在精神,然后再应用到现代室内设计中去。例如“苏荷天地”中就多次使用了异位移植共生的方法,将园林的经典元素根据现代室内设计的需要,调整其原有的功能和位置,用到了别的系统中。
4.2.2 色彩提炼法
“在室内色彩设计中,运用有效手段将色彩理论知识与室内设计衔接,对营造室内的气氛和传达给使用者心理感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8]。从古典园林组景中提炼经典色彩,来渲染室内环境的气氛,同样可以传递传统文化的底蕴。
中国的传统色彩观“融和了自然、宇宙、伦理、哲学等观念,形成了独特的色彩文化和配色审美”[9]。《红楼梦》第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中,贾母一行行至林黛玉的潇湘馆,贾母评说潇湘馆用的翠绿色窗纱与馆中满种的青竹颜色不搭配,命凤姐找来银红色的霞影纱来糊窗子。这种朦朦胧胧的浅红泛白的颜色是一种低饱和色,从现代设计的色彩观来看,搭配翠竹也是既明亮又具有高级感的配色。
从古典园林设计中将经典色彩提取出来,形成有传统味道的配色,在现代室内设计中运用到硬装、软装以及家具陈列上,通过色彩传递出背后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这种设计手法没有使用具体的装饰元素来的那么直观,但是更加易于与任意风格的设计相融合。
4.2.3 现代材料演绎法
随着国内房地产市场持续走高,小户型的房子成为年轻人刚需的首选,由此带来的,就是目前室内设计市场上将较小的室内空间,通过室内设计达到小中见大效果的设计方案成为年轻人家装的主流需求。以苏州园林为代表的江南园林造景组景尤为擅长小中见大的空间手法,藏与露、内与外、疏与密等手法在营造意境的同时,能够巧妙地对空间进行合理的组织布局,将空间利用率最大化。
在古典园林建筑及造景中很多元素使用木料,甚至是贵重木料,如果原样重现在当代室内设计中,一方面造价太高,受众面窄,另一方面也不符合当下打造绿色设计,节能环保的宗旨,所以目前的发展趋势应是注重思想的继承和意境的塑造,采用现代的材料来表现传统的元素。这不但可以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还可以更好地把传统理念和现代设计的时尚感契合起来。譬如采用玻璃和铁取代木料,简化繁复的手工雕饰,重神而非重形,不仅省工省料省钱,而且装饰效果良好。
5 结 语
综上所述,古典园林组景手法在当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是我国古典园林体系在新时期的延续和发展。在观念形态上,儒、道文化在当代人居环境中得到了延续,呈现的空间为水泥丛林中的人们平添了许多清幽、舒缓的生活情趣;从技术层面而言,其贵在如何组景。首先,设计师的专业素养和工作经历决定了组景的文化品位,业主的经济实力和审美趣味影响了设计的高度。其次,组景的过程是运用新材料、新工艺等适度地、恰当地体现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文化杂糅的过程。总之,古典园林组景手法所呈现的是“形”,是新材料、新技术在传统陈设中展示的形式美感;所表达的意境营造是“神”,是设计师潜心追求的从材料语言到空间形态所蕴含的文化传统和人文情怀。因此,就设计而言,组景手法是“表”,意境营造是“里”,相互映衬、锦上添花,在未来的人居环境建设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