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上段骨折术后弹力带训练方案的设计与应用
2018-08-08周建,邓璐
周 建, 邓 璐
(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 骨科, 江苏 盐城, 224005)
内固定手术是目前肱骨上段骨折常用的治疗方法[1],固定术后需要长时间制动休息以促进骨痂形成,维持患肢关节稳定[2]。由于长时间制动对骨骼、关节的发育具有明显抑制作用,甚至造成畸形[3]。术后功能康复锻炼是促进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维护正常形态的首要条件[4]。因此,肱骨上段骨折内固定手术关节功能恢复需要更科学、更具操作性的康复方案以减少制动时间,加速骨折断端的愈合,恢复组织、关节正常的功能。本研究设计一套肱骨上段骨折内固定手术后弹力带训练方案,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3月骨科收治的肱骨上段骨折患者60例。纳入标准:X线、CT等诊断肱骨上段骨折,年龄20~65岁,均择期行内固定术;认知、理解能力正常,能够正常沟通交流;知情同意,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骨肿瘤,病理性、陈旧性骨折;精神、心理障碍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男21例,女9例;平均(42.55±6.41)岁;致伤原因:跌摔伤23例,车撞伤7例。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平均(43.20±6.89)岁;致伤原因:跌摔伤22例,车撞伤8例。2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后康复。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弹力带训练方案,包括如下。
1.2.1 康复处方训练模式: ⑴训练时间:参考相关文献结合临床实际,将康复训练时间设定为术后当天[4],康复时间控制在10~30 min/次。⑵个人康复进度跟踪手札的制作:建立个人康复进度跟踪手札,分为3部分:①基本资料,如姓名、年龄、性别、骨折类型、致伤原因;②康复进度,如练习时间、运动强度、完成动作、耐受程度、活动舒适度;③康复效果,如疼痛程度、肌张力强度、关节活动度、并发症(关节僵硬、肌痉挛、功能改变、深静脉血栓)。⑶弹力带选择:弹力带分为红(5 lb)、黄(10 lb)、蓝(15 lb)、绿(20 lb)、灰(25 lb)5种颜色5种拉力范围,在练习前根据练习者的初始肌力选择弹力带,即在给定负重下能够较轻松完成某一动作15次/组时,即为该患者的初始负荷,每训练1~2周更换弹力带,増加一次负荷。
1.2.2 实施方法: ①术后1~3 d在安放止痛泵的情况下,术后24 h在医护人员协助下进行弹力带被动牵拉练习。动作要领:患者取平卧或半卧位,弹力带套住患肢同侧单脚中部,患肢维持功能位不变,患肢握住弹力带另一端并缠绕一圈,单脚向下牵拉弹力带,患肢反向对抗用力,维持15~20 s,15次/组,3次/d,每次牵拉动作和缓,在肌肉弹性抵抗范围之内。②术后4~14 d进行弹力带屈肘练习。动作要领:患者取坐位或站立位,弹力带套住患肢同侧单脚中部,患肢前臂与上臂呈90°,患肢握住弹力带另一端并缠绕1圈,单脚踩住弹力带,吸气屈肘,每次尽量做到最大范围,维持15~20 s,呼气还原,15次/组。每次屈伸动作和缓,在关节弹性抵抗范围之内。③术后15~28 d,进行弹力带肩关节内收外展练习。动作要领:患者取站立位,双手平举与肩同宽,分别握住弹力带两端,健侧上肢带动患肢平移内收运动,每次尽量做到最大范围,维持15~20 s,呼气还原,15次/组;弹力带置于后背,健侧上肢反手握住弹力带一端,带动患肢平移外展运动,维持15~20 s,呼气还原,15次/组。每次动作和缓,在关节弹性抵抗范围之内。
1.3 观察指标
1.3.1 康复效果: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拟定的骨折功能康复标准,于出院前对患者进行评价。愈合:X线示骨折线对位理想,咬合关系良好,患肢无疼痛,无肌萎缩,功能正常;显效:X线示骨折线对位良好,咬合关系较好,患肢轻微疼痛,轻微肌萎缩,功能不受限;有效:X线示骨折线对位不齐,咬合关系不稳定,患肢疼痛明显,有萎缩,功能受限;无效:X线示骨折线对位差,咬合关系错位,疼痛萎缩明显,功能障碍。
1.3.2 肌力评价: 上肢握力通过握力测试仪测量,静息状态,双手各测试3次,取最大握力值。
1.3.3 训练舒适度: 参考相关文献,自行设计《弹力带康复训练舒适度测评表》,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标尺,等距取10个点,左端为起始点(计为0分),右端为终点(计为10分),10分说明无不适,7~9分说明略有不适,4~6分说明明显不适,可以忍受,1~3分说明极度不适,无法忍受。上述指标均于术后4周进行评定。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康复疗效比较
患者均按规定完成术后护理和康复训练。观察组康复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Z=5.226,P<0.01)。见表1。
表1 2组康复疗效比较[n(%)]
2.2 2组肌力恢复比较
观察组平均握力(20.25±4.62)kg,高于对照组的(16.83±5.59)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83,P<0.01)。
2.3 2组康复训练舒适度比较
观察组康复训练舒适度高于对照组(Z=6.883,P<0.01)。见表2。
表2 2组康复训练舒适度比较[n(%)]
3 讨论
肱骨骨折通常采取骨折复位内外固定的治疗方法以纠正错位、固定断端、加快骨痂增长,促进愈合[5]。因此,术后需要患者长时间采用被迫体位卧床休息,而活动受限时间越长,造成肌肉废用性萎缩越严重,使得关节的稳定性和灵活性减弱,进一步加重关节僵硬。多项研究[6-7]发现,机体制动4 d即可出现组织学关节挛缩征象,机体制动28 d即可降低正常关节的活动度,甚至使其丧失功能。对于损伤关节,机体制动14 d以上即可出现明显关节活动度下降。骨折固定有利于加快骨痂的形成,但是骨痂形成的速度远低于制动促发的骨质吸收速度[8],从而延缓骨折的愈合速度。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康复效果更好,说明弹力带训练方案更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在充分考虑骨折术后制动所致组织粘连、肌肉挛缩病理进程的基础上,护理人员遵循骨骼生长特点,制定符合骨及软组织愈合规律的弹力带训练,指导患者术后肢体功能锻炼。弹力带训练以促进骨痂生长、减轻关节僵硬为目标,以适度为限,严格控制肢体功能活动在安全范围内。对于肱骨上段骨折固定的术后康复,以早期锻炼为起点,肱骨上段骨折患者术后当天功能锻炼重点放在肌肉等长练习上,利用弹力带弹性进行静态牵张训练,由责任护士辅助指导患者实施床上被动训练,在有效促进全身血液循环的同时,避免早期制动引起肌肉关节僵硬,也避免了过早移动患肢引起剪切力对骨折稳定性的影响,有效预防固定处移位,保证康复训练的安全性。术后4~14 d进行动态主动屈肘练习,又可进一步放松肌肉、关节,为关节中、大幅活动打下良好基础。术后15 d,在屈肘练习之后增加肩关节内收外展练习大关节活动,使患肢关节及周边肌肉得到调动,使周边组织能够充分发挥对关节的牵拉带动作用,改善肢体血液循环,预防关节粘连、肌肉挛缩的发生,加速组织再生,从而达到弹力带训练方案促进患肢功能康复的效果,取得最佳的疗效。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康复训练总体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认为康复训练非常不舒适仅4例(13.33%)。主要原因在于,弹力带训练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早期减轻活动受限所致肌肉僵硬带来的不适,中后期从静态运动过渡到动态运动,为肌肉关节的大幅度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9]。同时在运动强度、动作幅度上,均以患者个人感觉为首要考虑,减少患者因疼痛而对训练产生的抗拒,既不增加患者患肢负担,又减轻长时间制动给机体带来的疼痛及不适感。此外,患者的参与有效分散了其对肢体疼痛的关注度,提高了耐受性。弹力带训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自我康复的动力,改善患者训练中舒适度。
综上所述,采用弹力带训练制定术后不同时间的锻炼方案可有效促进肱骨上段骨折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适应度,发挥康复训练的最佳效应,是一项适合肱骨上段骨折患者功能锻炼的康复技术,可在临床中广泛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