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女子田径优势项目近十年竞技水平研究*

2018-08-08陈最新胡宝萍

关键词:铅球顶级世锦赛

陈最新, 胡宝萍, 凌 凯

(1.浙江师范大学 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4;2.浙江师范大学 行知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4;3.中原工学院,河南 郑州 400057)

0 前 言

田径项目众多,自古有“奥运会得田径者得天下”之美称.竞技运动的所有训练及比赛,其目的都是为了争夺锦标、创造佳绩.虽然运动员的参赛能力水平(比赛发挥水准的高低)会影响到运动员夺牌的机会,但运动员如果没有很高的竞技实力作保证,夺牌也只是纸上谈兵.世界田径项目年度排名榜反映的是运动员当年的最高竞技水平,因此,笔者试图通过对中国女子军团在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的比赛成绩及世界年度单项成绩排名的研究来分析中国女子军团的竞技地位;通过对中外单项顶级运动员年度最佳成绩与参加当年重大比赛(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的成绩比较,探究其参赛的有效发挥率;通过分析世界顶级优秀运动员的成长(逐年比赛成绩)特征,来评估中国女子运动员、特别是年轻运动员的现状.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2007—2016年度女子田径世界排名榜前3及中国运动员为主要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在学校图书馆的中国知网(CNKI)上以“田径竞技”为关键词搜索到相关论文229篇;在国际田径联合会网站、中国田径协会官方网站上查找各年度田径竞技比赛的成绩数据,为本文的分析论述提供依据.

1.2.2 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对文献数据、“国际田联网站”获得运动员比赛的年度最好成绩、奥运会及世锦赛的成绩进行分析整理,并辅以图表进行分析与论述.

2 中国女子田径运动竞技水平的总体分析

2.1 中国女子田径运动员参加历届世界田径锦标赛的成绩分析

表1所示为前16届世界田径锦标赛上中国女子田径军团获得的奖牌情况.从表1可看出,在前16届中,中国女子田径队共获得12枚金牌、14枚银牌、13枚铜牌.进入前8名的包含1 500 m、3 000 m、5 000 m、10 000 m、10 km竞走、20 km竞走、三级跳远、撑杆跳高、铅球、铁饼、标枪、链球、马拉松13个项目.但随着“马家军”的消退,长跑项目已经退出历史舞台,只剩下竞走与投掷项目在支撑着中国田径队的夺牌重任.

表1 中国女子田径运动员在1~16届世界田径锦标赛上获前8名的人次一览表

从近3届中国女队在世锦赛获得的成绩来看,奖牌的总数及金牌的数量在持续提高,夺牌项目集中在竞走、铅球、标枪、链球这4个项目中,其中竞走、铅球这2个项目获得过金牌.投掷项目是中国女队的夺牌重点,是中国田径的传统优势项目.纵观近3届世锦赛的表现,2013年的第14届世界田径锦标赛上,中国女队共获得3铜(巩立姣的铅球、刘虹的20 km竞走、张文秀的链球)、5个前8 名(2个第4名:孙欢欢的20 km竞走与王峥的链球,李玲的铅球第5名,谭建的铁饼第6名,李玲蔚的标枪第8名)的成绩;2015年在北京举行的第15届世界田径锦标赛上,共取得1金(刘虹20 km竞走)4银(巩立姣的铅球、吕会会的标枪、张文秀的链球、吕秀芝的20 km竞走),4个前8 名(3个第5 名:高阳的铅球、王峥的链球、李玲蔚的铁饼;1个第8名:苏欣悦的铁饼)的好成绩.2017年在伦敦举行的第16届世界田径锦标赛上,中国女子军团共获2金(巩立姣的铅球、杨家玉的20 km竞走)、2银(李玲蔚的标枪、王峥的链球)、1铜(吕会会的标枪),6个前8名(张文秀的链球第4名、高阳的铅球第5名、苏欣悦的铁饼第7名;3个第8名:刘诗颖的标枪、冯彬的铁饼、王娜的20 km竞走) 的好成绩,是继1993年斯图加特(4金2银2铜)以来的最好成绩.

2.2 中国女子田径运动员参加历届奥运会的成绩分析

表2所示为中国女子田径军团在过去的9届奥运会上的比赛成绩,共获得5枚金牌(其中:竞走获得3枚)、4枚银牌(其中:铅球2枚、链球1枚)、10枚铜牌(其中:竞走4枚、铅球2枚、链球1枚),进入前8名的有15 000 m、5 000 m、10 000 m、10 km竞走、20 km竞走、三级跳远、跳高、铅球、铁饼、标枪、马拉松、4×100 m接力共12个项目.近2届奥运会上,20 km竞走获得1金2铜,链球获1银,铅球、铁饼各获1铜.这说明,中国传统的优势项目——竞走、链球、铅球依然强势.它们的强劲主要是国家、地方的大力投入;另外,有一批敬业的优秀教练员(内教、外教)忘我地执教,这批天才运动员默默地配合教练刻苦勤练;后备人才梯队建设、输送机制完善,集天时地利人和于一体,田径强势项目才会长盛不衰[1-4].

表2 23~31届奥运会中国女子田径运动员获前8名的项目一览表

3 中国女子田径优势项目分析

3.1 近十年中国女子20 km竞走运动的发展分析

中国女子竞走运动经历比较坎坷.经历了由初创到收获的喜悦期,从高峰下滑到无人可用的断档期及从突破到重新登上世界巅峰的蜜月期.中国女子竞走运动的初创到收获期,以非常适合中国运动员人体特征的小步幅、高步频作为项目的发展与突破方向,在短短几年中成绩提高迅速,在国际比赛中获得好名次、好成绩(1983年与1987年世界杯、1992年与2000年奥运会冠军);无人可用的断档期:首先是老将的退役,出现青黄不接,使竞技运动水平下降;其次是中国的小步幅、高频率技术不被国际裁判认可,比赛中经常被判罚,在国际大赛中很难争金夺银;突破蜜月期:2006年多哈亚运会之后,国家体育总局非常重视对竞走项目的大力投入与后备人才队伍的建设.为了准确把握竞走运动的特有规律,推行“走出去请进来”的策略,通过主动与国外教练积极交流、沟通,借鉴国外先进的训练理念,通过洋教练的积极引入,使竞走运动更快地与国际接轨.如2009年,中国竞走队聘请了意大利竞走之父达米拉诺,他让运动员在技术动作、训练理念上都“学到了不少知识”,更是开阔了运动员的眼界,激活了运动员对训练、比赛的思路.在他的带领下,不断出国训练、比赛,让国际裁判真正认可中国运动员的技术,提高了运动员的参赛能力与对比赛的驾驭能力,大赛成绩也取得了突破,重新奠定了中国女子竞走的国际地位[5-7].

3.1.1 近十年世界与中国女子20 km竞走顶级运动员的成绩比较

从图1可以发现,世界顶级运动员的年度最好成绩演进相对平稳,近几年有一定的波动幅度,2013年、2014年有一定的下滑,2015年达到高峰,2016年又出现下滑之势;中国女子20 km竞走年度最优成绩自2010年下滑到最低谷后,一直呈上升的趋势,并在2015年创造了世界最好成绩,近2年一直称霸世界竞走领域.

图1 2007—2016年女子20 km竞走世界前3与中国第1的成绩变化图

3.1.2 近十年中国女子20 km竞走运动的形势分析

1)优势分析

a)中国女子20 km竞走队有明显的集团优势.近十年共有471人次入榜,平均每年入榜47人次,最少是2007年的28人,最多是2013年的85人;从近3年的上榜人数及成绩来看,2015年以1∶40∶00为基线,共上榜211人,中国队上榜45人,占总数的21.3%;2016年以1∶39∶55为基线共上榜236人,中国队上榜51人,占总数的21.6%;2017年以1∶37∶00为基线,共上榜173人,中国队上榜56人,占总数的29.5%.从2015世锦赛、2016奥运会的报名标准1∶36∶00来看,中国竞走女队2015年达标29人,2016年达标26人,2017年达标52人,这说明中国竞走女队的整体实力雄厚,且进步明显,尤其是2017年占居了3成的世界竞走江山.

b)中国女子20 km竞走运动的领军人物突出,梯队建设合理.刘虹自2011年度后一直位列世界前3,在2015年更是排名世界第1;另外,切阳什姐2012年排第2,2016年度排第3;年轻运动员吕秀芝(1993年出生,在第30届奥运会获得第5名、第31届奥运会获铜牌、第15届世锦赛获银牌等)、杨家玉(2017伦敦世锦赛获金牌)、王娜(1995年出生,世界最好成绩第32位,第16届世界田径锦标赛第8名)有非常强势的表现,位列世界顶峰,成为中国女子竞走新的领军人物,征战世界田坛,再创不朽功勋.

2)劣势分析

a)顶级运动员的数量不多.由统计结果可知,中国女子20 km竞走上榜人数以排名101~榜末最多(平均每年22人),排名51~100名的次之(平均每年12人).虽然中国女子20 km竞走在竞走界具有巨大的集团优势,但大多数运动员位于排名榜的末流,根本参加不了国际重大比赛,对国外运动员也产生不了竞争威胁.年轻运动员应重视国内的赛事,提高自己的参赛能力,珍惜出国集训、比赛机会,增进与国外顶级运动员的交流、切磋机会,提高参赛的把控力与团队的战术配合意识与能力.

b)中国女子竞走运动员的身体形态有先天不足的现象.从身高、体重(刘虹1.61 m/48 kg、吕秀芝1.56 m/42 kg、切阳什姐1.59 m/47 kg、杨家玉1.63 m/48 kg)来比较,俄罗斯、意大利等国运动员要明显优于中国(亚洲)运动员.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中国运动员的步长要比外国运动员的步长小,中国运动员在提速时必然要提升步频,小步快频易给裁判产生错觉,从而出现判罚.体重轻也从侧面反映出中国女子竞走运动员肌肉的发达程度不足,力量会相对欠缺.

3.1.3 女子20 km竞走顶级运动员的参赛历程对中国年轻运动员的启示

1)顶级运动员在年轻时代就鹤立鸡群,表现突出.从对顶级运动员的比赛统计结果来看,世界顶级运动员在19—20岁就能在国际大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与名次,比同龄、同代运动员的起点要高.中国队的杨家玉(1996年)在2016年的国际竞走团体赛中获第7名(1∶28∶56),在2017年的伦敦世锦赛上,就以1∶26∶18获得冠军.1995年出生的王娜在伦敦世锦赛上获得第8名(1∶29∶26,但她2017年的最好成绩是1∶26∶29),她们的表现符合顶级运动员的成长之初,将成为中国竞走队新的领军人物.

2)顶级运动员的运动寿命较长,即其保持运动竞技峰值的年限长.例如中国女子20 km竞走运动员刘虹在28岁创造个人最好成绩,并位列女子20 km竞走历史上世界最好成绩首位,29岁勇夺奥运会金牌.中国年轻运动员要有默默奉献精神,不能轻言放弃,继续辉煌之路.

3)竞走(顶级)运动员的有效发挥率较低.从运动员年度最好成绩与当年参加重大比赛的成绩对比来看,运动员要在奥运会、世界田径锦标赛中夺冠,必须有相应的年度竞技实力作保障.女子竞走运动员在重大比赛(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中取得年度最好成绩的概率比较小,年度最佳成绩一般都在国内比赛中创造.刘虹共参加了3届奥运会、5届世锦赛、3届世界杯,共获得3金、2银、2铜,重大比赛成绩成为年度最好成绩的发挥率仅18%;俄罗斯的拉什马诺娃也仅在伦敦奥运会的成绩成为年度最佳成绩.纵观所有女子竞走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年度最好成绩比国际重大比赛成绩要好得多是众多运动员的普遍现象,这说明在国外比赛时,运动员受裁判的“判罚”、比赛时间、场地、环境等的影响较大,运动成绩的稳定性不如其他田径项目[8-9].

综上所述,中国女子竞走队集团优势明显,领军人物突出,梯队建设结构合理,人才储备庞大,年轻一代已经成长,能担负中国田径夺金的重任.对运动员训练过程的控制,宜根据运动员的特征提高科学训练与训练质量,以重复训练法、间歇训练法为主要训练方法手段,突出耐力训练的同时,紧抓速度、速度耐力的训练比例,以适应比赛中突然变速的需求;加强运动员的专项技术与力量训练,特别是躯干核心力量的训练,以提高躯干的稳定性与髋的稳定、快速转动所需的力量.充分利用赛事宣传与募集社会资金,增加年轻运动员出国集训与比赛的机会,让年轻运动员得到更多的锤炼,以期能更快速地成长.

3. 2 近十年中国女子铅球竞技运动的发展分析

3.2.1 近十年世界与中国女子铅球顶级水平的成绩比较

图2所示为2007—2016年女子铅球世界前3、中国第1的成绩变化情况.

图2 2007—2016年女子铅球世界前3与中国第1的成绩变化图

由图2可知,世界顶级运动员的年度最好成绩存在着一定的波动性,自2012年度后成绩下滑明显(2012年度21.58 m,世界最好成绩是法国运动员纳塔利亚利索夫斯卡娅在1987年创造的22.63 m),滑落至21 m以下至今仍未突破.中国女子铅球运动员近十年也有波动,但波动相对较小,且成绩呈上升之势,但与老一辈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李梅素21.76 m,世界最好成绩第7位;隋新梅21.66 m,世界最好成绩第10位;黄志红21.52 m,世界最好成绩第16位).中国女子铅球运动成绩与世界顶尖水平成绩的差距越来越越小,从2012年度的相差1 m多,到2016年度相差0.20 m,2017年巩立姣排名世界第1(20.11 m),已在罗马、上海二站钻石联赛、第16届世界田径锦标赛中获得冠军(19.94 m),但与近几年世锦赛、奥运会冠军的平均成绩(20.40 m/20.63 m)还有些差距.

3.2.2 近十年中国女子铅球运动的形势分析

1)优势分析

女子铅球有一定的集团优势,领军人物实力强劲.统计中发现,中国女子铅球运动员10 a中进入世界年度排名榜的共有137人次,平均每年上榜14人次;世界顶尖水平(前3名)的运动员人数相对稀少,基本维持在0~1人;排第4~10名的运动员每年仅1~2人;排第21~100名的每年在10人上下波动,其中2015年3人,2013年5人;排第101名~榜末的运动员每年为5人左右;从总体上看,高水平的年轻运动员在逐年增多,如2015年达到世锦赛报名标准的有4人,2016年有7人达标,2017年有6人达标.巩立姣(第29届奥运会获第5名,第30届奥运会获银牌,第31届奥运会获第4名,第12届、15届世锦赛获银牌,第13届世锦赛获第4名,第14届世锦赛获铜牌,2017年获2个分站赛冠军,第16届世锦赛获金牌)是继李梅素、隋新梅、黃志红后的领军人物.

青少年在女子铅球比赛中成绩突出.从中国年轻运动员的比赛数据来分析,青少年女子铅球运动员呈现相对较高的水平.如在U20世界田径锦标赛上,2014年郭甜茜以17.71 m获冠军,2016年宋佳媛以16.36 m获银牌;在U18的世界田径锦标赛上,2015年董雨获以16.51 m获第8名,2017年于天笑以17.62 m获银牌,孙悦以17.59 m获铜牌.在国内的U17少年田径锦标赛上,女子铅球运动员有相当不错的表现,如2015年的陈夏蓉(17.27 m)、董雨(16.58 m)、焦亚萍(16.28 m)、任淑银(16.15 m);2016年的张林茹(17.47 m)、闵安妮(17.33 m)、柳子悦(16.25 m)、乔梦雨(16.10 m)、孙悦(U18:17.22 m).

2)劣势分析

顶级选手缺乏,上榜人员竞技实力一般.因极大多数运动员排位于第21~榜末,前10名的人数很少,说明她们还未进入世界顶尖水平,缺乏重大比赛的竞争力.U20以下的国内外比赛中,运动员的表现不俗,但到成年后,运动员的进步速度比不上国外运动员的发展速度,这说明基层训练工作中,存在急功近利、拔苗助长的现象.

教练员对铅球运动员体重的认知存在误区,影响训练效率.综观国内外顶级运动员的身体形态,国外运动员以壮实、桶状为主,呈现的是肌肉块与流畅的肌肉线条,展示的是肌肉力量感;中国运动员过分追求“体重”,以“多吃长肉”为主,最明显的是运动员有个“大肚子”.从能量守恒原理来分析,铅球运动员确实需要一个较大的M(体重+铅球),理想状况下,体重越大对球做功越大.运动员对铅球做功时,肌肉通过骨关节把“力”顺利地传导出去,并作用于球,铅球运动员最需要的是肌肉力量,应该是瘦体重越大肌力越强大.首先,脂肪能增加体重,但在推铅球的“预加速”过程中也会产生不小的能耗,这些“能元”的消耗在极短时间内是得不到及时补充的,在总体重相差不多的情况下,其效率还不如瘦体重大的运动员;其次,皮下脂肪层越厚,会降低血液与肌细胞间物质的交换速度,特别是带走细胞中“废物”的时间会延长,因而影响每次负荷后的有效恢复,不利于训练负荷的系统实施[10-11].

3.2.3 中外女子铅球顶级运动员比赛历程对中国年轻运动员的启示

1)顶级运动员都具有高起点.从统计中可以发现,世界顶级运动员在17岁、18岁就开始参加国际大赛,并载露头角,比赛成绩、名次要比同龄人高出一个层次,运动成绩在20岁就突破19 m,接近或超过20 m大关,以此可判别年轻运动员的竞技高度与发展潜力.

2)顶级运动员保持竞技峰值的年限也较长,参赛能力强.世界女子铅球运动员的运动寿命可保持到32岁以上.如法国的纳塔利亚5利索夫斯卡娅在25岁创造世界最好成绩22.63 m,40岁还在参加比赛;白俄罗斯的奥斯塔普丘克在32岁创造个人最好成绩21.58 m,位列世界最好成绩第12;亚当斯32岁获31届奥运会铅球银牌.中国女子铅球运动员:李梅素29岁达最好成绩21.76 m,世界最好成绩排位第7,隋新梅在25岁达最好成绩21.66 m,世界最好成绩排位第10,但她俩竞技高峰的保持都是昙花一现,20 m以上的成绩只保持2 a;黄志红25岁达最好成绩21.52 m,世界最好成绩排位第16,在20 m以上的成绩共保持了5 a,而且呈逐年下滑之状;况且她们在21 m以上的成绩保持都比较短(隋新梅在1990年,黄志红1989年、1990年),与国外顶级女子铅球运动员竞技高峰的保持年限有很大的差距.如法国运动员纳塔利亚利索夫斯卡娅(1962年)21岁突破20 m大关,25岁创造世界最好成绩,其中20~21 m保持2 a,21~22 m也保持2 a,22 m以上保持3 a;新西兰的维莉5亚当斯(1984年出生)2000年就突破19 m,从2007年到2016年间,只有2015年未挤入世界前3,其中5 a世界排名第1,2 a世界排名第2.河北籍女子铅球运动员巩立姣18岁就推出了19 m的好成绩,在20岁突破20 m大关,说明她起点非常高,衬托出她的潜力巨大.事实上,巩立姣逐年成绩一直呈上升之势,竞技水平保持比较稳定,位列于世界顶级水平,成为中国女子铅球的领军人物.由于她的年度最好成绩大多不是在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上创造的,从另一侧面也说明(理想化),对其竞技峰值的规划性有所欠缺,训练计划的科学性仍有上升空间,对其进行针对性的科学攻关,在2020年的第32届奥运会上争夺奖牌依然可期.

3)顶级运动员参加世界重大比赛时的掌控力较强,成绩发挥稳定.参赛能力(当年世界重大比赛成绩与年度最好成绩的比较,比赛获得的名次)分析,法国女子铅球运动员纳塔利亚5利索夫斯卡娅(保持着世界最好成绩22.63 m),她的重大比赛占当年度最好成绩的发挥率为50.0%;亚当斯在14 a的重大比赛中,达年度最好成绩的发挥率为35.7%(在第11,13届世界田径锦标赛达年度最好成绩,共参加6届,发挥率为33.3%;在第29,31届奥运会上达年度最好成绩,共参加4届,发挥率为50.0%);奥斯塔普丘克在第7届世界青年锦标赛中,第9,11届世界田径锦标赛中达当年度最好成绩,发挥率为18.8%;巩立姣(共参加10 a比赛)在第9届田径世界杯、30届奥运会上达当年度最好成绩,发挥率为20%;黄志红(共参加5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其中第2,3,4届达当年度最好成绩,发挥率达60%,共参加3届奥运会,其中第23,24届达当年度最好成绩,发挥率达66.7%,第2届世界室内田径锦标赛中达当年度最好成绩)的参赛能力非常惊人,在11 a比赛中,重大比赛成绩为当年度最好成绩的发挥率为54.5%,说明教练员及她自己对竞技能力峰值的把控非常精准,比赛中心理素质过硬,敢于发挥,勇创佳绩.

4)中国年轻女子铅球运动员的竞技状况不容乐观.从统计数据中可以发现:中国的几名年轻女子铅球运动员最早从16岁、17岁就在世界大赛上拼搏,并挤入世界年度排名榜.虽然她们逐年成绩稳步提高,但提高速度缓慢,这么多年轻运动员中,只有高阳1人突破了19 m,她在2017年伦敦世锦赛上以18.25 m获第5名,其他的年轻运动员都在18 m上下波动(卞卡在第16届世锦赛上获第12名,成绩17.60 m).这种缓慢的发展速度,与世界顶级运动员的成长初期相比有非常大的差距,若要她们挑起中国女子铅球项目的重任,还有相当大的距离,仍需更加刻苦地科学训练,产生飞跃式的突破.

3.3 近十年中国女子链球发展分析

3.3.1 近十年世界与中国女子链球顶级成绩的演变分析

图3为2007—2016年女子链球世界前3与中国第1的变化情况.从图3可看出,世界女子链球年度排名第1的成绩呈逐年稳步提高之势,排名第2、第3的成绩发展相对比较平稳,但近3年与第1名的成绩间距越来越大.从趋势上分析,世界前3的差距可分为2个阶段:从2007年度的0.47~0.94 m到2011年度扩大到2.29~3.77 m;从2012年度的0.18~0.62 m到2016年度扩大到6.23~7.21 m.这说明世界第1已遥遥领先于其他选手,且到望尘莫及的地步.中国女子链球成绩也几乎呈逐年上升之势,在2014年出现相对高点,王峥77.68 m,张文秀77.33 m.她俩多次排入世界前3的位次,但与世界第1的成绩相比有拉大的趋势(从2012年的差值1.70 m到2016的的差值6.23 m).

图3 2007—2016年女子链球世界前3与中国第1的变化情况

3.3.2 近十年中国女子链球运动的形势分析

从总体上看,中国女子链球运动员10 a间进入世界年度排名榜的共有92人次,平均每年入榜9人次.进入前3的仅4人次,其中张文秀2015,2016年度都位列世界第2,2011年度位列世界第3,王峥2014年度排第3;排名进入4~10名的共7人次,都是由张文秀、王峥2人获得.女子链球的优势完全靠张文秀、王峥2人的强劲实力.如张文秀连续2 a占据世界排名第2位,在重大比赛(在第29届、31届奥运会上获银牌、30届奥运会获第5名,第13届、14届世界田径锦标赛获铜牌,第15届世界田径锦标赛获银牌等)中也取得优异的成绩.

中国运动员的竞技年龄特征,一般在25岁达最高峰.世界顶级链球运动员竞技高峰的保持相对较长,可达到35~40岁.31岁的老将张文秀2017年全运会后就退役,30岁的王峥只能独自支撑,而年轻的女子链球运动员大多排名于50以外,甚至徘徊于100名以外.众多年轻女子链球运动员中,只有刘婷婷(1990年出生)在2014年度的成绩达到过70 m以上(73.06 m),其他的都未上70 m关口.2017年,仅罗娜掷出72.27 m的好成绩,刘婷婷也有所上升(71.68 m),这说明中国年轻的链球运动员,仍难当大任,不具备在奥运会、世锦赛上夺牌的实力.

3.3.3 中外女子链球顶级运动员的参赛历程对中国年轻运动员的启示

1)世界顶级运动员的参赛能力强,运动员寿命长.由统计可知,世界历史最好成绩前3名的运动员都属于大器晚成型人才.如世界冠军、奥运金牌得主的波兰猛将沃达尔奇克在31岁才创造出个人最好成绩及世界纪录82.98 m.2017年7月在波兰举行的卡米拉-斯克利莫夫斯卡纪念赛上,32岁的她以82.87 m的成绩夺冠,在创造本赛季世界最好成绩的同时,也创造了历史第2的好成绩.在2017年8月举行的伦敦世锦赛上,尽管她发挥失常,只掷出了77.90 m,但仍无人憾动她的霸主地位,我国王峥勇夺银牌,张文秀获第4名.这说明,只要训练攻关方向准确,中国年轻运动员想要立足世界巅峰,仍然有很大的希望.

2)年度最佳成绩是重大赛事取得好名次的保证.从参赛有效率(世界大赛成绩/当年度最好成绩)来看,波兰猛将沃达尔奇克的有效发挥率为33.3%(第12、14届世锦赛,第30届奥运会达当年度最佳成绩);德国的海德勒,有效发挥率为15.4%(第28届奥运会、第12届世界田径锦标赛中达当年度最好成绩);俄罗斯的塔季扬娜5莱森科共参加8 a重大国际比赛,其发挥率为25.0%(第13届、14届世界田径锦标赛中达当年度最好成绩).这说明世界顶级女子链球运动员年度内成绩波动性较大,有效发挥率一般,最好成绩大多产生于每年8月、9月.中国的张文秀15岁就参加了第8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并获得第11名,虽然她出道早,在青少年时期成绩就非常优秀,但进步速度有些慢,一直在74~75 m间徘徊,仅在28岁达最好成绩77.33 m,显然飞跃速度不如上述3位选手来得突然、激情.王峥仅在27岁那年突然爆发,创造了绝无仅有的77.68 m的好成绩.

3)中国年轻选手单从目前的成绩来分析,显然与国内外顶级运动员年轻时代有巨大的差距,如无爆发式突破,将难负夺牌的重担[12-13].

综上所述,中国女子铅球与女子链球的现状不容乐观,虽然有巩立姣、王峥在各自支撑着中国投掷的领地,但年轻一代难以挑起夺金夺牌的重任.投掷运动员要改善训练观念,要积极主动与教练沟通配合,提高对外教的信任度及彼此间信息反馈的力度,共同完成好训练工作.加强省级教练员的训练理论学习,提供与顶尖外教交流的机会,提升训练技艺水平,减少基层训练时“耗时”“耗能”的训练理念.完善梯队建设,增多各梯队的集训机会,让天才接受项目最优秀教练的雕琢.专项训练要强化“速度力量是基础、专项技术是关键”的训练理念.适当增加有氧运动训练,以提高训练负荷刺激后的恢复能力.加强各梯队重点人员的培育,投入科研攻关力度,以期在专项技术、技能上的快速突破.投掷项目可借鉴跳跃类项目的商业运作模式,让更多的人欣赏到投掷的魅力,募集社会资源(资金与体育人才),让年轻运动员参加更多的国际比赛,在大赛的洗礼下快速成长.

4 结 论

1)中国女子20 km竞走军团集团优势明显,尖子选手强势依然,年轻运动员已经成长,新一代的领人物能担负夺金、夺牌重任.

2中国女子铅球有一定的集团优势,顶尖选手强势明显,但年轻一代不容乐观,需共同努力突破才能保持本项目的国际地位.

3)中国女子链球与世界顶级水平有明显的差距,对金牌只能望而兴叹;目前年轻运动员的成长较慢,除非出现一些大器晚成的顶级选手,否则竞技地位不保.

5 建 议

1)积极引进高水平外教,增强国内教练员的学习机会,提高国内教练员的整体执教水平.

2)竞走运动技术需紧跟国际潮流,适应裁判的判罚尺度,加强腿部、躯干核心力量、心理稳定性训练,提高参赛能力.投掷类项目应以发展“速度力量为核心、专项技术是关键”的训练理念;加强投掷类运动员身体形态的把控(减脂增肌),加强有氧运动训练比例,提高恢复能力.

3)加强对运动员日常的心理训练,做好赛前、赛后的心理辅导,建立教练员与运动员信息准确传递与反馈的途径、方式,使运动员在比赛中得以精准领会,顺利完成比赛任务.

4)加强田径项目的商业化运作,多渠道募集资金,增加高水平年轻运动员出国比赛的机会,增强年轻运动员的参赛能力.

5)完善运动员的退役机制,解决其退役的后顾之忧,发挥老将的光和热.

猜你喜欢

铅球顶级世锦赛
爵士啦啦操“跳跃类难度”动作运用分析——以2019年啦啦操世锦赛前六名为例
星问答
当今投掷铅球旋转技术的特点及优越性
LOVE, XO
薮猫:沼泽里的顶级猎手
会弹的铅球
以顶级专业的眼光选择顶级品质的产区
全球十大顶级美人排名中国一人上榜
最多观众的世锦赛伦敦田径世锦赛10天卖票70.5万张
可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