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与贫血
2018-08-08山东省济南医院糖尿病诊疗中心主任医师王建华
山东省济南医院糖尿病诊疗中心 主任医师 王建华
临床上,糖尿病合并贫血的情况并不少见,其中有些是伴发的疾病所致,有些则与糖尿病本身及应用降糖药相关。下面,谈谈糖尿病与贫血的那些事。
贫血的概念
贫血是指单位容积血液中红细胞计数或血红蛋白(Hb)浓度低于同龄或同性别健康人的正常值下限。成年男性的血红蛋白低于120克/升,成年女性的血红蛋白低于110克/升,即为贫血。血红蛋白低于30克/升属极重度贫血,血红蛋白为30~60克/升属重度贫血,血红蛋白为60~90克/升属中度贫血,血红蛋白大于90克/升低于110克/升为轻度贫血。
贫血症状的轻重及有无主要取决于贫血的程度及其发生速度,同时也与患者的年龄、有无其他疾病以及心血管系统的代偿功能有关。贫血发生缓慢,如患者无其他疾病、机体代偿能力较强,即使血红蛋白低于80克/升,也可无症状,有时血红蛋白在60克/升以下,才引起患者注意。反之,急性溶血,虽然有时候贫血不是很严重,但由于发展较快,身体来不及代偿,症状就很明显。贫血常见的临床表现有疲乏无力,头晕耳鸣,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皮肤、睑结膜、口唇及甲床苍白,同时可有头晕、心慌、气短、食欲不振、腹胀、性欲减退、闭经等。
糖尿病患者贫血的原因有哪些?
贫血并非是一个具体疾病的名称,而是由多种疾病或不同病因所致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换句话说,贫血只是一种临床现象,临床还需要做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贫血的病因及类型。
贫血的发病机制无外乎红细胞生成减少或红细胞破坏增加及失血。前者如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后者如溶血性贫血、失血性贫血等。导致贫血的病因有长期营养不良、各种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结核、各种感染等)、恶性肿瘤、肾衰竭、某些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女性月经过多、慢性消化道疾病(如消化性溃疡)等。
糖尿病患者出现贫血的原因有很多,与糖尿病本身或糖尿病治疗直接相关的原因主要有:
1.饮食不当
糖尿病患者由于过度节食及偏食,特别是富含叶酸、维生素B12及铁质的瘦肉、鸡蛋、牛奶及新鲜蔬菜、水果摄入不足,导致营养不良,从而发生贫血。
2.降糖药物
长期服用某些降糖药物,也可引发贫血。尽管这种情况临床上不是特别常见,但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磺脲类药物:服用甲苯磺丁脲(D860)、格列苯脲等降糖药物的患者偶可发生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极个别患者可产生骨髓抑制,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
双胍类药物:此类药物可以影响维生素B12和叶酸在肠道的吸收,导致DNA合成障碍,引起巨幼细胞贫血。
α-糖苷酶抑制剂:个别患者服用后会发生体重下降、缺铁性贫血,这可能与该药影响铁在肠道的吸收有关。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常用药物有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一般认为此类药物使体液潴留,导致血液稀释而发生盆血(稀释性贫血)。
3.慢性肾病
糖尿病肾病患者由于肾脏病变,导致体内无法生成足够的促红细胞生成素,致使红细胞缺乏,引发贫血。
糖尿病患者贫血的治疗
糖尿病患者发生贫血时,首先要明确导致贫血的病因,是合并其他系统疾病,还是糖尿病本身抑或降糖药物?然后针对原发病因及贫血类型给予相应的治疗。
1.积极治疗引起贫血的原发疾病,如抗感染、抗结核、治疗消化性溃疡等。
2.调整饮食结构及降糖药物,适当增加蛋白质及新鲜蔬菜的摄入。如能确定贫血与服用某种降糖药物有关,则应及时换用其他降糖药物。
3.根据贫血的不同类型给予针对性治疗。
缺铁性贫血 可以补充铁剂,如硫酸亚铁,还可以食用动物肝脏、鸡蛋、牛奶、黑木耳、海带、紫菜、香菇等食物进行补铁。
巨幼细胞贫血 可以补充维生素B12及叶酸,饮食中适当增加富含叶酸及维生素B12的食品,如蛋黄、绿叶菜等。
肾性贫血 采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每周80~120单位/千克,分2~3次皮下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