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黄城际铁路供电电源工程对九峰国家森林公园林业环境影响评估

2018-08-08吴玉洁徐晓博

湖北林业科技 2018年3期
关键词:九峰沉井森林公园

吴玉洁 徐晓博

(1.咸宁市林业勘察设计院 咸宁 437100;2.湖北省林业勘察设计院 武汉 430079)

生物多样性保护是生态保护的核心内容之一,而环境影响评估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手段[1]。目前,在道路、输电线路、旅游开发等多个行业均开展了林业环境影响评估相关工作。鉴于此,以武黄城际铁路供电电源工程对九峰国家森林公园森林资源、景观资源、植物群落、动物多样性、生物安全、社会因素等影响分析为例,为行政主管部门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1 基本概况

1.1 森林公园概况

九峰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武汉市东郊,距武汉市中心20 km,地理中心位置为东经114°29′50″,北纬30°31′04″,整个森林公园东西长约5 km,南北宽约2 km,总面积328.4 hm2[2]。东、南与武昌豹澥乡相连,西、西南同洪山区九峰乡接壤;东北、西北与洪山区左岭镇、花山镇为邻。公园位于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葛店开发区、花山生态新城和庙山开发区之间,又紧靠东湖风景管理区、梁子湖风景区和汤逊湖风景区,构成一个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的靓丽风光整体。

1.2 工程概况

建设项目为武黄城际铁路何刘牵引站220 kV供电电源工程,该建设项目包括两个部分:光谷变~九峰变220 kV双回线路全长15.470 km,九峰变~何刘变220 kV单回线路全长8.706 km,公园范围内主要为架空线路和电缆顶管隧道穿越,架空线路全长672 m,电缆顶管隧道全长340 m,涉及4基杆塔和1个电缆沉井。

1.3 评估区范围

评估区位于森林公园西北部大门口附近(图1),包括建设项目沿线两侧直线距离各200 m范围所构成的区域,面积为23.665 7 hm2。

图1评估区范围图

2 评估区林业环境现状

2.1 植物群落

2.1.1 植物种类组成

经实地调查及查阅资料,并参考《湖北植物志》[3]和《中国植物志》[4]等资料进行植物分类,评估区内分布有维管植物68科154属190种(含变种及栽培种)。其中蕨类植物6科8属9种,种子植物62科146属181种。种子植物中,裸子植物3科5属6种,被子植物59科141属175种。据调查,评估区无国家珍稀濒危保护野生植物。

2.1.2 主要植被类型

根据《中国植被》的分类系统,结合园林生态学原理,评估区的植被类型大致划分为3个植被型组,5个植被型,7个群系。

(1)暖性针叶林。①马尾松林(Form.Pinusmassoniana):评估区内的马尾松林为人工林,林冠疏散,翠绿苍劲,层次分明,适宜温暖湿润的气候。马尾松林属于强阳性群落,能耐瘠薄,在薄层棕壤上仍能正常生长,是荒山造林的先锋树种。乔木层伴生种常见有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栓皮栎(Quercusvariabilis)、麻栎(Q.acutissima)、小叶栎(Q.chenii)等,林下灌木层不发达,常见灌木种类有牡荆(Vitexnegundovar.cannabifolia)、野鸦椿(Euscaphisjaponica)等,地被以蕨类植物为主,如井栏边草(Pterismultifida)、芒萁(Dicranopterisdichotoms)、狗脊蕨(Woodwardiajaponica)等。②杉木林(Form.C.lanceolata):评估区内的杉木林也为人工林,层次结构明显,外貌深绿,整齐划一,在缓坡或洼地,土层深厚且排水良好处,长势良好。乔木层伴生种主要有马尾松、苦槠(Castanopsissclerophylla)、栓皮栎等,由于杉木的他感作用,导致灌木层和草本层植被不发达,灌木层只有部分牡荆、山胡椒(Linderaglauca)等,草本层只有零星的狗脊蕨、美丽胡枝子(Lespedezaformosa)、鬼针草(Bidenspilosa)等。

(2)针阔叶混交林。③马尾松-栓皮栎林(Form.P.massoniana-Q.variabilis):评估区内的马尾松-麻栎林为马尾松林的一种特殊类型,多分布于山坡边缘处,与马尾松混交的栓皮栎多为中龄树种,灌木层常见的有野鸦椿、野花椒(Zanthoxylumsimulans)、盐肤木(Rhuschinensis)等,下层草本植物常有荩草(Arthraxonhispidus)、白茅(Imperatacylindrica)等。

(3)落叶阔叶林。④栓皮栎林(Form.Q.variabilis):评估区内的栓皮栎林分布较为广泛,为人工林,外貌整齐,错落有致。乔木层常见伴生树种有小叶栎、杉木、檫木(Sassafrastzumu)、枫香(Liquidambarformosana)、苦槠等;灌木层以短柄枹栎(Q.serrata)为主,其次还有盐肤木、次生的杉木苗、野鸦椿等;草本层以蕨类为主,还有零星的三脉紫菀(Asterageratoides)、一年蓬(Erigeronannuus)、白茅、美丽胡枝子等。⑤小叶栎林(Form.Q.chenii):小叶栎林为人工林,一般紧邻栓皮栎林分布,分布面积较小。乔木层常见伴生树种有栓皮栎、麻栎、苦槠等;灌木层和草本层类似于栓皮栎林。

(4)灌丛。灌丛主要包括以冬季落叶的阔叶灌木所组成的植物群落。评估区面积较小,以乔木为主,只在路缘有部分牡荆灌丛分布。⑥牡荆灌丛(Form.V.negundovar.cannabifolia):牡荆灌丛属于落叶阔叶灌丛,评估区分布面积不大。灌丛中有零星的乔木树种的幼龄林,灌木层主要组成种类除牡荆外,其它伴生种有山胡椒、野鸦椿、黄荆(V.negundo)、野花椒等;草本层以蕨类为主。

(5)灌草丛。⑦白茅草丛(Form.I.cylindrica):评估区植被以乔木层为主,白茅草丛一般分布于裸露的山坡地,具有耐干旱、耐瘠薄的能力。经常伴生少量阳性乔灌木种类,如杉木次生苗、盐肤木等;主要的草本植物有狗尾草、野菊、蒿类等。

2.2 野生动物

经调查,评估区内有脊椎动物7目17科22属25种。其中兽类1目1科2属2种;鸟类5目15科18属21种;爬行类1目1科2属2种。具体情况如下:

评估区内有兽类1目1科2属2种,无国家级和省级重点保护兽类。

评估区内有爬行类1目1科2属2种,均属于省级重点保护动物,分别为王锦蛇(Elaphecarinata)和乌梢蛇(Zaocysdhumnades)。

评估区内有鸟类5目15科18属21种,列于省级重点保护鸟类有12种,分别为四声杜鹃(Cuculusmicropterus)、大杜鹃(C.canorus)、珠颈斑鸠(Streptopeliachinensis)、普通夜鹰(Caprimulgusindicus)、戴胜(Upupaepops)、喜鹊(Picapica)、灰喜鹊(Cyanopicacyana)、乌鸫(Turdusmerula)、大山雀(Parusmajor)、家燕(Hirundorustica)、黑卷尾(Dicrurusmacrocercus)和八哥(Acridotherescristatellus)。

3 项目建设对林业环境影响评估

3.1 对森林资源的影响

(1)森林资源面积。评估区生态系统类型为森林生态系统,其植物群落较为常见,其中林地面积23.665 7 hm2,主要为人工林,常见的树种有湿地松、马尾松、枫香等。项目建设中仅有塔基和电缆沉井占用了林地,面积为0.039 6 hm2,占评估区林地面积的0.17%,对森林资源影响较小。项目建设需采伐树种为湿地松和枫香等常见树种,平均树高为8 m,平均胸径为12 cm,涉及蓄积为2 m3。

(2)自然植被覆盖。建设项目仅造成塔基和电缆沉井处林地面积减小,使用林地0.039 6 hm2,为乔木林地,占评估区总面积的0.17%,占森林公园面积的0.012%,对评估区和森林公园内植被覆盖影响较小。

3.2 对景观资源的影响

(1)景观类型面积。建设项目通过森林公园主要为架空线路和电缆顶管隧道,仅涉及塔基和电缆沉井的使用林地面积0.039 6 hm2,评估区内景观类型面积几乎无变化。

(2)景观类型斑块数量。同景观类型面积,评估区内斑块数量变化幅度较小。

(3)景观美学价值、景点资源。评估区位于森林公园西北部边缘,为景观斑块的边缘地带,对景观美学价值影响较小;评估区在春夏季以绿色系为主,秋冬季以黄褐色为主,架空线路的色彩较为单一,可能会对色彩视觉效果造成一定影响,但采用明度低的冷色系,可以尽量从视觉上造成后退、收缩的效果,以尽量减轻色彩视觉冲击;从特异性角度看,架空线路为常见物,属于普通视觉,不会有明显的视觉冲击。

评估区内仅有1处景点,即明清古驿道,距输电线路最近距离为90 m,由于建设项目以架空线路的形式经过该景点,对该景点影响较小。

3.3 对植物群落的影响

(1)工程施工、临时与永久占地对植物的直接破坏。

(2)项目施工期施工人员的野外活动以及基础建设、运输和工程建设引起的噪声、粉尘等对植物造成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3)施工期的油污排放,生产废水等对植物的直接和间接影响。

(4)施工期带来的外来物种的影响。

在工程不同的时期,对植物多样性影响的途径与强度不一样。

3.4 对动物多样性的影响

(1)工程建设在施工期会造成部分区域植被被砍伐,部分改变原来的景观和微气候,影响动物栖息地的环境。

(2)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使少量动物栖息地、觅食地及活动地面积缩小。

(3)项目施工期的野外施工人员的活动以及基础建设、运输和工程建设引起的噪声、粉尘等对动物造成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4)运营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噪声,对周围野生动物栖息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3.5 对生物安全的影响

项目建设所带来的对生物安全的影响主要有病虫害爆发、有害生物入侵、森林公园重要遗传资源流失和发生火灾、化学品泄露等突发事件。

(1)病虫害爆发。在施工期,塔基和电缆沉井的开挖,评估区的生境发生改变,特别是塔基和电缆沉井处植物生境发生改变,可能导致病虫害发生。

在运营期,评估区植物生境恢复稳定,输电线路下方植被会受到噪音、电磁干扰,可能导致病虫害发生。

(2)有害生物入侵。随着工程的建设,森林公园内的人流、物流急剧增加,由于工作人员和车辆多来源于本地,可能不会造成外来物种的入侵。但由于人口、车辆的携带作用,可能会使一些外来物种的分布范围扩大,特别是由于施工的原因,森林公园的生境受到干扰,更利于外来物种的散布。因此,可能导致有害生物入侵。

(3)森林公园重要遗传资源流失。建设项目对森林公园的影响主要为塔基和电缆沉井处动植物,由于塔基和电缆沉井位于森林公园北部边缘,没有珍稀动植物资源分布,不会导致重要遗传资源流失。

(4)发生火灾、化学品泄露等突发事件。工程区周边绝大部分为林地和灌草丛,引发森林火灾的风险较大。对于森林公园来说,火灾常常是一个可怕的毁灭性的因素,项目建设使森林公园内使用火的频率明显上升,增加了发生火灾的隐患,一旦发生山火,有可能造成较大的生态损失[5]。因此应加强对施工人员的防火安全教育,增强防火意识,加强施工管理,保持与林业和消防部门的联络畅通,建立完善的防火预警和应急系统,把风险防范纳入环境管理中。

本项目环境风险主要为暂存的废油泄漏和火灾。废油泄漏和火灾会对森林公园的动植物造成直接的破坏,使得森林公园内的生物多样性降低,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的破坏。

3.6 对社会因素的影响

(1)当地群众支持程度。根据调查问卷,当地群众对建设项目支持。

(2)对森林公园管理投入。建设项目环评规划有部分资金用于环境保护与植被恢复。

(3)对促进当地社会经济贡献。建设项目能为东湖高新区(科技新城)东部提供电源支撑,提高供电可靠性,满足供区内的负荷增长需求,对促进东湖高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对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环境的危害程度。建设项目对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有一定的影响,如输电线路产生的噪声、电磁场影响等,须采取有效措施治理。

4 影响评估结论

建设项目对九峰国家森林公园景观、生态系统影响较小;对动植物群落的影响表现为生境的破坏及改变,如噪音、粉尘、水污染、水土流失等方面,主要影响范围在塔基和电缆沉井周边;评估区内人类活动较为频繁,野生动物已经适应较为繁杂的环境,建设项目对野生动物影响不大;对森林公园的自然资源、自然生态系统影响相对较小,可通过采取积极的保护和恢复措施,有效降低工程对森林公园所造成的不利影响;对生物安全、社会因素有一定风险因素。总体分析,对森林公园林业环境影响不大。只要采取积极、合理的施工措施和林业环境保护措施,建设项目不会对九峰国家森林公园的景观、动植物资源、生物安全、社会影响及生态环境造成较大影响。

猜你喜欢

九峰沉井森林公园
五峰山长江大桥北锚碇沉井基础首次下沉方法研究
沉井压沉工法施工技术
超大沉井施工质量控制研究
家乡的九峰索桥
家乡的九峰索桥
森林公园游记
游温州森林公园 享自然山水美景
《福建省森林公园管理办法》颁布
关于九峰茗茶未来战略的几个小问题
沉井基础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