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系统聚类的我国城市轨道负荷强度分析
2018-08-08张俊锋
张俊锋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天津 300142)
伴随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与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近年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由于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投资大、费用高,自身经济效益差,建设运营存在一定风险,合理控制建设规模和发展速度极为重要。因此,在规划设计阶段合理把控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模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城轨线网规模计算方法主要包括因素分析法、服务水平法、出行需求法和回归分析法等。其中,需求分析法应用最广泛,其关键在于合理把控研究年度城轨网络负荷强度,结合城轨客运总量匡算网络规模。
现有研究对城轨负荷强度的确定多参照国外相关城市和我国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负荷强度。这样虽具备一定合理性,但国外城市的人口密度、机动化程度、城市布局等与我国差别很大,应用国外经验还需进一步研究。而北京、上海作为我国经济最发达、人口最稠密的城市,直接参考其城轨负荷强度显然也是不合适的。
截至2017年末,我国内地已有34个城市开通城轨交通,为研究我国不同类型城轨负荷模式提供了丰富的研究样本。因此,本文应用系统聚类法,结合城轨相关统计数据以及城市经济、人口、机动化水平等因素,对现状我国城轨负荷模式进行分类、分析影响其负荷强度的深层原因,为规划设计中确定城轨负荷强度、匡算城轨网络规模提供参考依据。
1 系统聚类法
1.1 系统聚类基本思想与步骤
系统聚类法是将性质相近的个体归为一类,使得类内个体具有较高同质性,类间个体具有较高异质性。设n个样品的p维观测数据组成一个观测矩阵X:
式(1)中:xij为第i个样本xi第j项指标的观测值。
聚类开始时将n个样本各自作为一类,并计算样本之间的距离和类之间的距离,将距离最近的两类合并为一个新类,计算新类与其他类之间的距离,重复进行两最近类的合并,直至所有样本合并为一类。
1.2 样本距离与类距离
记样本xi与样本xj间的距离为dij;聚类过程中,类GK与GL类间的距离为DKL.
选用欧氏距离表示样本间距离,第i个样本xi与第j个样本xj的欧氏距离定义为2,…,n;j=1,2,…,n.
类平均法很好地利用了所有样本之间的信息,被认为是一种较好的聚类方法。GK与GL之间的平方距离定义为,类间平均距离的递推公式为
1.3 聚类效果评价指标
聚类效果的好坏用Cophenetic相关系数来反映,其值越接近于 1,聚类效果越好,即 y=[y1,y2,…,yn(n-1)/2]为样本对距离向量,d=[d1,d2,…,dn(n-1)/2]为 cophenetic 距离,其中dn(n-1)/2为第n个样本与第n-1个样本初次并为一类时的并类距离。Cophenetic相关系数为:
2 样本与聚类指标选择
2.1 样本选择
城市轨道交通客运量发展与开通年限有关,为了避免居民出行惯性的影响,按2017年统计数据,选择城轨运营超过3年且数据完整城市作为研究样本: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深圳、武汉、南京、沈阳、大连、成都、西安、哈尔滨、苏州、昆明、杭州、长沙、宁波、无锡、南昌、青岛,共计21个城市。
2.2 聚类指标选择
城轨负荷强度是城市轨道供给与城市交通需求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选择客运总量(万人次)、客运周转量(万人·km)、客运强度(万人次/d·km)、乘客平均出行距离(km)描述城轨运营特点;选择运营线路长度(km)、城区线网密度(km/km2)、城区人均线网长度(km/万人)来描述城轨交通供给;选择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元)描述城市经济水平;选择城区人均汽车拥有量(辆/人)描述城市机动化水平,共计9个指标,记为Z1,Z2,…,Z9.相关数据来源于《城市轨道交通2017年度统计和分析报告》、城市建设统计年鉴和各地统计公报。各城市相关指标如表1所示。
表1 各城市相关聚类指标
2.3 数据预处理
对于多元数据,为消除其各项指标量纲和数量级的限制,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变换。设式(1)中的样本矩阵元素xij标准化变换后为,则有:
图1 各城市聚类谱系图
3 城轨开通城市系统聚类及结果分析
应用MATLAB,根据选定聚类指标使用系统聚类法对研究城市进行聚类,结果如图1所示。本次聚类Cophenetic相关系数为0.833 3,接近于1,聚类效果良好。
系统聚类后,现状开通城轨城市被分为三大类。第一类包括北京、上海;第二类包括南京、成都、武汉、西安、深圳、广州;第三类包括宁波、苏州、大连、重庆、昆明、天津、南昌、哈尔滨、青岛、无锡、杭州、长沙、沈阳。各类对应聚类指标均值如表2所示。从表2中可以看出,第一类城市的城轨负荷强度较高,客运规模最大,但其网络规模也最大。这类城市城区人口密集、经济活力强、出行需求旺盛。由于城市发展水平高,逆城市化现象明显,跨区域出行较多,平均出行距离较长,居民出行对城轨具有一定程度的依赖性。从城区线网密度和城区人均线路长度来看,属于典型低密度高负荷模式,负荷强度较高,在1.4~2.0.
第二类城市城区面积较小、城区人口较少,因此虽城轨规模较小,但其线网密度和人均线路长度都较大,属中密度供应。其平均出行距离较短,说明城市还未出现明显的功能聚集。结合其较高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城区人均汽车保有量,这类城市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居民出行对城轨已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偏好。
进一步分析,该类又可分为3个子类。第一子类以广州为代表,其经济活力强、出行需求大,但城市内部城轨供给充足,属于中密度高负荷模式,负荷强度在2.0左右;第二子类包括成都、武汉、西安、深圳,经济较为发达,城轨客运规模较大,属中密度中负荷运行模式,负荷强度在1.0~1.5,其中,西安由于运营里程较短、集中服务主城核心地区,因此其负荷强度大于同类城市;第三子类以南京为代表,城区城轨密度较低,但城区人均线路长度较高,因此,仍可算作中密度,其城区人均汽车拥有量较高,城轨分担率较低,属中密度低负荷模式,负荷强度小于1.0.
第三类城市各项指标都较低,但平均出行距离和城区人均汽车保有量水平较高。除城市自身经济活力影响,现状这类城市轨道交通主要解决主城区客流走廊上的交通需求,其城市化程度较弱,城市机动化还处于依赖道路交通阶段,城轨主要承担线路两端向中心城区客流,出行距离较长。其中,哈尔滨与西安相似,由于现阶段集中服务城市核心地区,客流强度较高。综合来看,第三类城市客流强度在0.4~1.0.
表2 三类城市聚类指标均值表
4 结论
应用系统聚类法对21个开通城轨城市进行聚类,结果表明:①我国城轨负荷模式可分为三大类,五小类,分别为发达城市低密度高负荷模式,其负荷强度在1.4~2.0之间;发达城市中密度高负荷模式,其负荷强度在2.0左右;较发达城市中密度中负荷模式,其负荷强度在1.0~1.5之间;较发达城市中密度低负荷模式,其负荷强度小于1.0;一般城市低密度低负荷模式,其负荷强度在0.4~1之间。②城轨沿城市客流主通道集中供应可显著提高负荷强度,其负荷水平往往超过同类型其他城市,有助于提高城轨利用效率。③城市发展和机动化进程所处阶段对城轨负荷强度影响显著,同等城轨供应水平下,城市经济越发达,机动化进程越高,城轨负荷强度越高。
由于我国城轨仍在不断建设中,供需关系还在不断动态演进,今后,随着城轨规模的进一步扩展以及市域轨道兴起,我国城轨负荷模式可能产生较大变化,有待于进一步研究。